第193章 要开会了1
作者:清茶淡语   老祖宗她不好惹最新章节     
    仅仅几个月,老湖镇与他离开的时候的样子,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当初的一百多户人家 如今 扩展了一倍不止,再加上临时短工和部分的流民, 小小的集镇已经变的热闹非凡,早已不复往日萧瑟。
    道路两边的门店里 已经开满了各种铺子,这里面很大一部分的房子都是乔欣当初购买后翻新的。
    一个地区在 即将飞速发展,最先反映的就是衣食住行开始变得值钱了。房子自古以来就是盛世百姓心里最大的执念。
    乔欣也不例外,她在所有人都还嫌弃老湖镇是个荒废的镇子的时候,陆陆续续 买下了 老湖镇近六成的的废弃房屋。
    在开村闲暇之际,又统一进行了翻新改造,如今所有的契书上 都写着她一个人的名字。这是她最基本的经济保障。
    乔欣在出远门之前,交代过 秦嬷嬷和徐氏, 陆续把铺子都租借了出去。
    时间虽早,老湖镇的商业街上却人潮涌动,两边的商铺早已打开了大门, 做起了生意。 乔欣走在平稳的石板路上,提着一篮新鲜的鸡枞菌,往回走。
    李忠一大清早的就 找上门来,说的是蜂场上和镇上的事。
    “老夫人,这段时间 没啥花期,蜂蜜的收割少了了一大半,可求上门来想买的的人却越来越多。不少人家知道你老回来了,早早的都派人过来了等咱的消息。”
    “蜜源受天气影响太大了,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暂时都不卖了, 我有用处。”
    李忠有些意外,“都留着?”
    乔欣想了想,“都留着,估计还不够自己用!圣上那边不知道何时还要, 咱们得预备点。”
    “那行,回头我还大伙说一声,都搬过来。”
    李忠如今跟着乔家做事,见过更多的人和事,知道那些该问,哪些不该问。,见乔欣不再问 ,也就自动跳过这个话题。
    这这会主动说起 稻田除草和果蔬采摘预订的问题,:“咱如今几公分高的稻秧里长了不少杂草,咱该咋整,你老给个主意?”
    不是她他拿这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反乔欣。以前镇上大部分都没种过稻子,这地里咋操作, 懂得也不多,可不敢胡乱插手, 乔欣 有多宝贵这些稻秧,大伙哭成有目共睹的。
    他也是偶尔听从江南逃过来的难民说,这地里该除草了。这才过来问问!
    “咱不是在湖里养了一千只鸭子吗?从明儿起,全部赶到稻田里,剩下的就不用管了。”
    李忠:.....
    就这样?光靠鸭子就成了?
    乔欣见他一脸懵,只好解释道:“可别小瞧咱家养的麻鸭,它啥都吃, 杂草,害虫,泥螺。就没有他啃不动的。如今稻子还没养花,将游子赶进去,就不用担心鸭子在田里偷吃谷子, 又可以省一笔饲料,这买卖划算着呢!
    就是多派几个人看着, 这麻鸭也有两个多月了, 差不多到了下蛋的时候了,每次出门多带几个篮子,遇到那下的鸭蛋也好带回来。”
    李忠听得由衷佩服,老夫人真是啥都考虑好了的, 这一番操作下来,乔决策既省了工钱和饲料,又得了不少鸭蛋,当初可谓是一举三得。
    乔欣留李忠 在府里吃个早饭,顺便在饭桌上就把该办的事都捋了一个遍。
    这首先就是老湖镇乔家打算和老湖镇所有的村民商量一下 成立一个草台班子,多选出几个村民代表。 乔家 一会不再一力单挑老湖镇大小的事务。
    如今大伙不比刚来的时候一穷二白,这半年下来,新搬来的,原来的流民,猎户,和后到的长工 下人,那个兜里没有三五两银子? 上有片瓦遮身,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若这个时候乔家还是一家独大。必然会招人记恨。
    乔欣本人并无太大的权利欲望,当初之所以担起责任也是能者多劳,智者多忧。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能让周边少点人间悲剧,自己这日子过得也舒心一些。
    她从未想过在明面把老湖镇变成乔家的私人底盘。 只要老湖镇如今大部分的人都依赖乔家的产业而活, 那他们要不要抓这个明面上的权利已经不重要性了。
    乔家三子都是官身,随便排出一个往那儿一坐,谁都不敢忽视,她又何必行事高调张扬?
    “里正,趁着我现在有空,咱们再开一次集体会议, 主要还是以前的那一批人,这后来的你也过去问一下,看他们愿不愿意过来看看。 我有重要的事情跟大家说一下。”
    “那中, 我这就去通知, 其实大伙早就等着呢!”
    不大一会,乔欣就听见外面“铛铛铛”锣擦声。
    “开会了,开会了, 老少爷们,小媳妇老婆子们, 赶紧的 都去麦场集合。”
    梁盛明意犹未尽的吞下最后一口三鲜馄饨准备再来一碗的时候,却发现摊主手忙脚乱的开始收拾摊位。居然看都不看他们这些食客一眼。
    她环顾一下四周,发现街上半数以上的铺子 都开始上板子打算歇业了。他抬头看看刚刚升起的太阳,这天正好,咋都这样急色匆匆呢?
    摊主见他已经吃完了馄饨,立马上前收起碗筷,嘴里还陪着不是:“客官实在不好意思哈, 今儿个这叹是没时间再摆下去,客官若是还想尝尝 ,可明儿再来!”
    “店家,你们这急色匆匆的 准备去哪儿了?为何好好的生意说不做就不做了?”
    “哎呦你是外地的吧,没听见咱们里正已经敲锣打鼓的通知大伙开会了吗?乔家老夫人 昨儿个回来了, 今儿肯定是又好事跟大家说。 咱要是去晚了,可就占不到好地方了。
    哎,不说了,客官你 自便,咱得走了, 孩儿她娘, 你快点!”
    “来了,来了,急啥呢,我我早已经让娃儿带着小凳子去占地方了........”
    梁盛明,目之所及,这样的场景处处可见,小孩子 边跑边嚷着,拖家带口往那儿赶得亦不在少数,就连上年纪的老叟也杵着拐杖往人群汇集的地方赶去。
    而东张西望的, 多半是跟他们一样的外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