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人人都得干
作者:清茶淡语   老祖宗她不好惹最新章节     
    再说院子里,乔欣一走,其他人也纷纷行动起来了。莫老头独自一人去了药铺子抓药。
    秦嬷嬷拿着一百两巨款,深感责任巨大。她不知道乔欣到底是真的信任她,还是心大,第一次让她办事,就直接放手不管,全权由她处理。
    哪怕她在侯府生活了大半辈子,也从来没有几个主子会这么待她! 而作为儿媳妇的徐氏张氏也全听她的安排!
    秦嬷嬷恐怕不知,乔欣一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于人才,她你历来尊重,人心这玩意,别一开始就考验不考验的,时间久了 自然看的出来!
    挑家仆这样的事情,乔欣从没遇到过,徐氏和张氏更是外行,这个时候只有让秦嬷嬷上了。既想马儿跑,就别不给马儿吃好草。她总不能给几十个铜板让人家买十个八个仆人回来吧?哪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等乔云清牵着一头牛进门的时候,发现自家大门敞开,有几个脸生的伙计,正往里面搬搬抬抬,院子里早就堆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
    乔伊瑞小朋友正在低头奋笔疾书,乔欣临走时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登记好别人送来的物品。然后分类整理好,每人奖励十文工钱。
    这个好的一个赚零花钱的机会,小家伙们自然不肯放弃。
    写字,心算最好的乔三郎被推出来记账,乔大郎,乔二郎则负责带着弟弟妹妹和伙计们交接。莫家全在一边掌控全局,哪里需要往哪儿去!
    乔三郎,看到他爹进门,立马从凳子上跳了起来:“爹,你回来了?”
    乔云清身穿灰色短褐,头上带着蓑笠,右手牵着牛,左手扛着木犁,一副老农的打扮。见了儿子问道:“你做什么,你奶呢?”
    “阿奶出门了,我在帮阿奶记账,这院子里都是阿奶和啊娘还有大伯娘买的东西!”
    乔云清放下东西,摸摸他的头道:“那你可得仔细了,记错了 ,你那点工钱可不够扣?”
    乔三郎一下子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他爹说的是真的,不免叫屈道:“啊奶没说扣钱呀!十文的工钱还咋扣?”
    “原来你阿奶给你开十文的工钱呀!”
    乔欣三郎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上当了,他爹根本就不知道阿奶给自己多少钱!
    想起哥哥姐姐都有自己的零花钱,唯独他和三娘苦逼的很,赚一分 他娘就收走一分!平时大伙集资买点啥好吃的,他都没法参与,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主动分给自己,可次数多了,好羞耻呀!
    乔三郎还不知道自家妹子,已经开始反抗了,一大早就找乔欣告了状。
    小家伙此时满脑子都是:天要亡他呀,这钱又要保不住了!
    乔云清看着儿子就这么一会 脸色几变,心里好笑的很:\&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没有,爹,这事 能不能别告诉娘,儿子就这么一点零花钱了,大伙买东西的时候 就儿子和妹妹拿不出钱,我总不能每次都占他们的便宜吧!”乔伊瑞苦着脸,祈求道。
    乔云清脸色一顿,问道,“零花钱你娘都收走了?”
    乔三郎耷拉个脑袋点头道:“嗯,儿子不是不给啊娘,只是........”乔三郎年纪小 ,明明意识到母亲这么做不太合适, 但是真让他说,他又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
    乔云清摸摸他的小脑袋,将人搂到腿边,掏出一把铜钱递给他,安慰道:“这不是你的错,等会,我和你阿娘谈谈,这些你先拿着和妹妹分一下。以后有事只管跟我说!”
    惊喜来的太突然,乔三郎没想到第一次跟他爹诉苦,居然是这么结果,她爹不仅没有责怪他不知礼数,反而赞同的她的想法,小家伙不由的抿抿嘴,露出嘴边的小梨涡。
    \&谢谢爹,这钱我不要,我可以自己赚!”
    “嗯?自己赚?”乔云清有些意外,他离家一个多月 家里就穷的让孩子出门赚钱养家的地步了吗?
    “阿奶已经制定了一个表格,背书 算术,写字好的 每个月都有奖励, 在家里主动帮忙干活的也有奖励。我都看过了,我可以努力背书,脸大字,也帮家里打猪草,放牛。这样一个月最少可以赚三十文,一年差不多能存半钱银子。”
    好家伙,原来是这么个赚钱法,她养母的心也真大,也不怕把小孩子养成唯利是图的性子?
    “那你觉得咱该要这个钱吗?”
    乔三郎也是纠结的很:“我不知道,村里有好多小伙伴整天干活还被他们爹娘骂是吃闲饭的。可啊奶说他养我小 我养他老,等价交换而已。小孩子才不是吃闲饭的。咱们自己干活换零花钱不丢人。
    爹,你要那月钱是不是也要干活?”乔三郎说着说着,脑子里一下子冒出了这么一个荒谬的想法。
    再一看他爹一副你才知道的神情,一下子反应过来了!
    乔欣主打一个干活人人有份,多劳多得的原则!
    平等的对待乔家每一个人。他这个做儿子的如果赚了钱还得掏一半交给家里,剩下的才能自由支配。如果每个月想从家里支取月钱,那就要完成乔欣安排的劳动。
    时间不限,地点不限,方式也不限制,重点是你得干!
    好吃懒做在乔欣手下是活不过三天的!就连三岁的乔三娘,每天还得擦几遍桌子,喂几次鸡
    他一个马上就要春闱的童生,还要随时下地犁田,体会劳动之美。
    儿子这点工作又算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