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留的青山 黎明前夕
作者:逸云飘雪   我穿越了,开局两亩田一条狗最新章节     
    “我们城里还有那些队伍”?岳镇林有些不好预感,突然复官。
    “除了武林卫,没有上阵地,就只剩下街区各个关口的一些治安队员,没有预备队了,昨天到今天已经战亡了300多人”,副官回答。
    “好,你快去准备吧”,岳镇林叫退副官,立即见让武林卫头领进来。
    “二弟,你悄悄派人将你嫂子他们,转移到花溪一带,派人守好东变各个关口,以防不测”,岳镇林开始安排家眷后事了,他感觉有些不公平,上天给他时间太短,要是在有三个月,他都能将现有队伍扩大一倍,现在为时已晚,不得未雨绸缪。
    武林卫退出去后,家中一切事务安排妥当,他决定亲临前线,阻挡进攻。
    “来人,备马,我要亲自指挥,打败侵略者,守护我们巴城”,岳镇林全身戎装,腰挎两把盒子炮,带着20多人骑兵随从,一路绝尘而去。
    其实骑马督战有两层用意,越是艰难关头,他在阵地更加容易稳住阵脚,还有他骑兵随从容易撤退,能够干净利落逃跑,反正家眷和财物已经运出城去。
    一路奔袭到西山阵地前沿,正好看见城防军埋伏在山腰的两座迫击炮开始发威,几发炮弹掉在杜家军进攻几个机枪火力点,但是对方的进攻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阻止,第二波人马又像蚂蚁一样爬上来。
    看着杜家军悍不畏死的进攻势头,岳镇林知道自己输的不冤,也不是自己士兵战斗力不强,完全是对方战斗力强大,他自己也是参加多次战斗,辛亥革命时期他带着一队人马,亲自登上巴州区城墙,冒着枪林弹雨,后期也参加一些对外战争,但是与杜家军顽强战斗差距甚大。
    杜家军6门迫击炮齐发,压制的城防队伍直接无法抬头,岳镇林见到一群穿着土黄色衣服杜家军居然从西山主峰的背面爬上悬崖,然后从后边冲向自己炮兵阵地。
    “天要亡我”,岳镇林自己这三门炮,这里分配两门,北路还有1门,这是他的心头肉,现在被对方突袭,只能发出仰天长叹。
    “传令立即让3营立即堵住炮兵阵地缺口,1、2营留下阻击人员分批次撤退,大军准备向花溪一带撤离”,岳镇林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不能再继续将自己一手打造岳家军葬送,因此明智选择逐级撤退。
    薛晨在指挥部看见侦察队攻下敌人的炮兵阵地,将手中望远镜放在前面土坎,揉揉眼睛。
    “全军压上”,这时已经没有顾虑,开始出动所有预备队,一击而下。
    半小时后,第一波突击人员,开始占领西山山脊阵地,但是,敌人明显在有序后退,“来人,我们也冲上去”,薛晨一直在指挥防空洞指挥战斗,没有参加战斗,这会儿他的作用也不大,终于可以自己下场干仗。
    薛晨提起枪就向一线阵地冲了上去,“弟兄们给我活捉岳镇林,谁第一个登上城墙,我给他请功”,在山岗一声大喊,瞬间士气高昂,这边主战场都是2营弟兄,没有谁不认识薛老虎,薛晨训练队伍一直都是一副沉稳脸,很少有笑。
    沿着西山山脉开始向下冲锋,只是这里灌木茂盛,大军只能分散前进,一些主要关口还设有埋伏人员阻击,这样导致前锋队员连续损失几人,冲锋队伍也就慢了下来。
    5点时间胡海生的南边的防线也突破,三路大军开始围困巴州城区,雷剑琴与罗峰则带着一支本部队伍去北线接应杜辰宇。刚冲到大溪沟刚好遇到一队从北线撤退的人马,对方见前后被夹击,只能举枪投降,收编了这一多人后,雷剑琴继续向北。
    杜辰宇眼睁睁地看着敌人一步步撤出阵地,但他并未下达强攻的命令,仅仅是进行了一番试探性攻击。终于,在下午四点半的时候,他们成功夺取了灵山关口。紧接着,大部队开始南下,朝着巴州城进军。
    杜辰宇和雷剑琴顺利会师之后,雷剑琴迅速向他简要报告了当前的情况。此时,赵瑞已经率领着他的部队在巴河浅水区成功渡河,并带着他的人马去围剿那些企图向东逃窜的城防军。
    “传我命令!务必在天黑之前攻占城区!”杜辰宇果断地下达指令。随后,他亲自将营地安置在城区入口处的一片空地上,旁边矗立着一座古朴的古塔。从这里到主城区大约还有 4 公里的路程,而前方龙湖的三道防线依旧处于激烈的交火状态之中,枪炮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
    在天快黑的时候,杜家军攻破巴州城防的第三道防线,对方开始大面积集中撤退,杜辰宇在一处高地看着大军如潮水般向城区冲向城区,杜家军第一座成建制县城正式到手,百丈属于县佐置、集州属于风县,巴州属于正式的县级建制,有完备城防系统和民政管理体制。
    杜家军翻过有些破旧的围墙向城里冲进去,这个时候就是维护治安,抓捕俘虏为主。
    两天的激烈战斗将攻取巴州,当然得益于巴州守备城防团陈门礼将驻军和本地城防精锐全部带到川中、川南阻击护国军,让杜辰宇有机可趁,留下的这些老弱病残战斗依然不弱,这次没有任何取巧,全程强攻,这也是杜辰宇有意识培养军队敢于攻打阵地攻防战,也是第一次投入3000人的大战,考验各个环节的协作处置能力。
    战役表现总体是合格的,缺点依然存在,杜家军精锐尽出,也没有打出一边倒顺风仗,每一次阵地夺取都是血流成河,根本因素还是装备太差,弹药不充足,6门迫击炮总计才30多发炮弹,重机枪仅仅使用两次支援,原因是子弹不充足。
    杜辰宇望着夜幕下巴河,思考这次关键一战利弊得失,现在县区人口差不多超过100万,也算是一方军阀,只要安稳渡过两年,杜辰宇相信能够在四川军阀混战站稳脚跟,记得民国时期这一带属于刘存厚的防区,他29军总部都设置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