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围三阙一 决战岐山
作者:逸云飘雪   我穿越了,开局两亩田一条狗最新章节     
    大军分两路,杜辰宇带着彭辉宇沿河而上,这一路地势平坦,关口较多,很多需要强攻,所以他们带着大部队;何超武带着特情队和侦查队从黑土沟出发翻越黑龙山,直取福安,万家一带,这一路均是高山密林,悬崖峭壁,所以派出特勤队突袭巧取,将红灯教匪向北驱赶。
    话分两头,单表一支。
    他把警卫队一分为二,让雷剑琴挑选精锐的1个小队人数,作为先锋,开路取关。由于这两天基本莫清,这一带红灯教的布置情况,守护最严就是朱家沟一带,这里是作为红灯教进攻,李子坝地区的桥头堡,有三十多人守护。面对他们近150人,5倍的力量进攻,装备也不是敌人那种火统、猎枪、老套筒可以比拟的。
    “哒哒……哒哒……”,没有喊话,没有提前预警,上来就是两路抢夺谷口两边山梁火力阵地,雷剑琴带队攻左坡、彭辉宇攻打右坡,本来他是不让彭辉宇上,但是看着他都快哭的表情,就让他上。彭辉宇作为正规军事人才出身,很少反对上级,也不会据理力争,要是雷剑琴不让上,只是闷闷不乐。
    “兄弟们,给我冲,一鼓作气拿下”,雷剑琴总是在队伍前面,一副佛挡杀佛,猛虎出山冲上去。
    彭辉宇则不同,他带的队伍纪律严明,进退有据,轻躲侧闪,一枪一个敌人,进攻速度并不比雷剑琴慢,这一点也看出两人不同作战风格。
    “轰……轰……”,炸雷开始在敌人阵地爆炸,看样子敌人要开始撤退,敌人开始全力还击,几个炸药包还扔出来,阻挡进攻,这一波还击,让他们第一波进攻受挫,不得退回寻找掩体。
    “火力掩护,继续进攻”,彭辉宇在下令。
    “罗峰,你带队从谷底进攻,三路齐进,争取一举拿下,不要让敌人逃跑了”,杜辰宇吩咐。
    “是,辰宇公子”,罗峰带着50人开始发起总攻。
    果然没有猜错,敌人在强力反击后,看到他们战斗力太强,无法抵御,开始撤退,但是由于他们开始全线进攻,逃跑也不是那么容易脱身,只能派人掩护,十几个人掩护只能抵挡不到10分钟,就占领敌人阵地,三路人马开始追击,全程取下朱家沟不到一小时。
    杜辰宇就只能吩咐后勤队清扫战场,他骑着毛驴继续前进,这一仗最后清点人数,剿灭匪徒21人,俘虏7个,还有部分逃走,他们也有8人牺牲。
    大军一路走走停停,清扫各保、各村残余教匪,基本都是零星存在,最多一个保不超过10多枪,在他们一路清剿下,没有发生大规模战斗。
    在第五天时候,他派雷剑琴带着50人去往福安一带,协助何超武,尽快扫平盐井河以东地区残余匪徒。
    随着几支队伍一路向北,对敌人的压缩、包围圈越来越小。
    秦岭山系以南,大巴山脉,米仓山南麓,那里的山特别多,一圈绕一圈,绵延不绝,像年轻的人们手挽手跳舞,就在那绵延的群山之间有个独立高耸的山峰,位于盐井河滩头的北岸,就是当地有名“岐山”。岐,通“歧”,意指岔路,从山脚往上,岔路一条又一条,很容易误入岐途而迷路,故名岐山。
    这里也是他们这次战斗的终点地方,红灯教的老巢就在这里,马大嫂的圣女宫和张祯先的莲花殿就建设在半山腰。
    他们两路大军在6月28日,汇合后在山脚按下营寨,周边地区红灯教匪已经基本清剿完毕,这十来天总计消灭的有150多人,俘虏了60多人,收拢了各类枪支100多支,根据俘虏口中得知,岐山大本营他们还有100来人,50来支枪,其中红衣教士有10多名,所以这总攻一仗还是有些难度。
    他提前向父亲通信,让他在调50人来,毕竟这段时间,他们损失20多人,准备充足弹药,让后勤队都上,总计准备250人全线进攻。即使他们后勤队战斗力也超过普通红衣教匪。
    岐山高1500米左右,山上巨树林立,怪石嶙峋,主打一个崎岖,迷乱感觉。但是唯一好处不是特别陡峭,没得多少悬崖峭壁,红灯教大本营位于半山平坦处,那里有几处洞穴,还有人家,后面是峭壁山峰。
    大军为了不被迷路,他实行三路纵队齐行,周边派出侦查,防止埋伏,主力部队既开路,又修路,保证稳扎稳打,归彭辉宇统一指挥,杜辰宇在山脚等候。
    山脚所有据点已经被清除,大军开始攻山,为了最后一战尽快完结,他也是下血本,让大家枪支弹药敞开了用。
    “轰……轰……轰”,这是他们唯一迫击炮被他调来第一次投入战斗使用,三弹连射,全部命中敌人守护在石头堆砌的防御工事里面的机枪火力点。
    “冲啊,我们大炮发威了,”进攻冲锋号响起,当然这还是部分进攻,更多在试探火力点。
    迫击炮带来士气效应是肉眼可见的,6个分队交替掩护进攻,很快就冲到对方阻击阵地前100米内。
    “滋滋......”,对方点燃了桐油隔火带,阻挡前进。
    “通知张阳,首次炮击,弹无虚发,给他嘉奖一次,通报表扬,并节约弹药”,杜辰宇让传令兵去通信。
    几番攻击下来,敌人也是阻击手段多样,为了尽量摸清火力点,减少伤亡,目前也没有发起总攻,让部队轮番上去,积累经验,磨合战斗力。
    快到中午时分,30多度高温烧烤的着大地,这已经连续6、7天没有下雨,气温骤然升高,这几天河谷地带达到34、35度。时而急促激烈、时而零星的枪声,地面到处都是烟雾火焰,交火地方高温超过40度,四周没有任何鸟叫和蝉鸣,只有浓烟滚滚从树林里面冒出。
    看到今天半天攻击还是成效显着,目前对方阵地外围火力点全部扫除,在前方200处他们也建立火力点和掩体阵地,只要一个冲锋就能攻下对方第一道防线。
    12点整,后勤队已经做好饭菜,送到阵地,并每人准备一壶山泉水,他把总功时间定在1点30分,根据现在的一般都是一天两顿饭,下午在2-3点才得吃饭,所以在靠近2点这个时节是人体力最差、饥饿感最强烈时候。
    为了让对方有饥饿感,他让后勤队在山岗风口处炖了几锅腊肉,肉香在树林飘荡、即使夹杂着浓烟味也是很明显。
    战场突然陷入安静,“嘟嘟......嘟嘟.....”总攻冲锋号响起,安静时间仅仅半小时,大军开始在岐山南边这半边山坡,呈200多米宽的扇形,全力总攻。当然迫击炮也还有几发炮弹,准备随时支援。
    密集的枪声传林而出,几处快要熄灭着火点又继续燃起熊熊大火。“哒哒.....哒哒.....”在中路突击队攻到不到50米距离内,对方突然一挺轻机枪爆发出火蛇,瞬间让几名精英突击队员发出一声声惨叫“火力压制,做好掩护”,一线雷剑琴不得不暂时躲避突击,三挺机枪集中输出,也无法快速消灭对方藏在石头墙里面机枪火力点。
    “瞄准,射击”,张阳沉着冷静操作迫击炮发威,最后几发炮弹在对方机枪堡附近炸开,瞬间扫开进攻的一些障碍。
    “缴枪不杀、投降就吃肉”,大军喊着他教给他们新口号,开始冲锋。
    在几番攻击后,对方确实失去抵抗勇气,在一句吃肉的劝降中,全部举手投降了。这一仗是成军以来打的最激烈的,没有采用任何巧攻智取,一律中规中矩采用强攻手段,拿下关口,这也是他有意开始锻炼强军,敢打硬仗。
    前方突击队员继续前进追击,后边队伍将30来个俘虏从战壕里清理出来,收拾战场、扑灭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