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飞来横财 平定西关
作者:逸云飘雪   我穿越了,开局两亩田一条狗最新章节     
    这是出兵剿匪的第5天,杜辰宇新提拔刘华、史宗伟为负责西关地区行政事务,他们都是警卫队成员,也是西关本地人。特勤队和侦查队暂时也留下来驻守,还从油坊坝、板桥调了50名预备队,协助防守,舞英、邻水、西关一带马上进入春耕,为了尽快恢复西关生气,他提出原西关堡地区土地全部人均分配,外来人口迁入当年免税,提供种子,这里几乎没有大地主,被红灯教清理完了,平分土地没得任何阻扰。
    安排完毕,他带着警卫队回邻水,这里余跃东残余势力全部清理干净,再次回去参观一下雕龙画栋的余府。
    当天,回到邻水,余家人口已经被软禁在油坊坝,薛晨带队抄的家,虽然战报他已经提前收到,但是再次看到一箱子大洋金银首饰,有珍珠、金镯子、玉石等,价值估计过3万大洋。
    经过询问王守义才知道,他也这么多年从侧面探听,余跃东从一个普通地主家庭十几年时间称霸一方,主要就是靠财力支撑,他听说余跃东在十年前杀了一个从北方过来背老二,这是个盗墓贼,背篼里面有价值几万大洋文物,然后他就靠这个背篼发家。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这句至理名言一直正确。
    余跃东也是他们目前打倒的最富有的土豪,这横财终于落到他们身上。
    有了这笔笔钱,很多项目可以提前推进,也能让他们扩军一倍以上。
    在王守义带领下,再次参观水帘湾余家府邸,上次是才几个月大,在父亲背上,匆匆而过,没有仔细观摩。
    外面两米高青石围墙,要是强攻,也要不起那么容易,这对紫红色柏木大门都重上千斤,两层木头,厚20厘米,进来是拴马桩,院内二道门,门口一对麒麟,青石台阶直上,屋檐上两根两人合抱柏木柱子,上面川梁雕着一玄武和貔貅。
    窗户都是雕花镂空,屋内是木板铺地,下面还有水管道缠绕,这是原始状态的地热设备,夏季是放凉水,冬季放热水,这建筑和与百丈县里瘟祖庙也不遑多让。
    据王守义说四合院总共28间房,院子内占地两亩多,最后他还带他参观了余跃东卧室,这张金丝楠木床,楠木树是他从权家湾强取豪夺过来的。
    故事还权家湾权仕龙母亲60大寿开始:权家湾权仕龙的一片柏树林。逢权母生日,余跃东对权说:“你母亲60大寿,当儿子的要尽一份孝心,办得热热闹闹才像样。”权说:“我们穷家小户,哪里办得起,不像你们当官的,唱几天大戏都没问题。”余跃东说:“那我就请一堂木脑壳(木偶戏)到你家唱三天大戏。”余跃东还说:“没得肉吃,去我家杀头肥猪;没得酒喝,到我店里抬两缸。”权感激涕零,按余的吩咐,操办母亲寿宴。三天大戏唱完,余上门算账,权家大片柏树林就到了余跃东手中,里面有一株两人合抱的楠木,最终陈成就了这张床。
    然后就有了这张,床头雕有双龙戏珠,床身是百鸟朝凤,四角雕着鸳鸯戏水图案,挂着红色轻纱,长3米,宽2米多合欢宝床。
    参观一圈,感觉余跃东把钱财都花费在这座府上,难怪只给他们留下几万大洋,这座房子都价值4万大洋以上。
    知足常乐,杜辰宇也不再纠结他花钱给自己房子,毕竟还有那么几仓库粮食,他在在舞英、大坪保、邻水都有粮仓,估计有4万斤存粮,烟土500两、还有马匹10多匹,猪、牛几十头,瞬间让他们资产翻倍。
    有钱、有粮现在也开始有点飘飘然,但是想到辖区上万人,还有近半百姓在挨饿,受冻,没办法只能继续开仓放粮,加快组织春耕进度,去年干旱,不知道今年是旱还是涝,反正这是逃不过去灾难总是在轮回。
    回到家,他身边只留下警卫队,王守义就在他身边做参谋,其余人全部加入为期两月的春耕队伍,今年春季要“广积粮”贯彻到底。
    杜辰宇在邻水家里,召集各地军事、行政负责人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各地春耕计划准备情况。目前板桥辖区属于高山地带,还处于冰冻期,大量劳动力调往西关、舞阴、邻水一带协助开荒生产。
    在次就对农业上对各保今年春耕任务,做了基本安排,要求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一是熟地一半以上采用育苗移栽方式,二是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三是西关地区地广人少,可以扩大罂粟种植面积,今年预计种植600亩以上。四是推广在低海拔地区减少种冷水稻谷,种植矮株品种。
    军事上,一是计划继续扩军3个小队以上,在抓生产同时,不得放弃基本军事训练,公历5月份,正式队员从预备队和改造的俘虏人员中选择。
    二是侦察骑兵通讯队建立36人满员,目前有马15匹。
    三是后勤队扩大规模100人左右,设立畜力运输队,水力运输队,目前东河上游均属于他们辖区,有必要逐步建立水运队伍,额外拨款1000大洋,用于购买工具。
    四是扩充警卫队至24人。
    工商业,额外投入3000大洋,购买设备机器,在百丈治城基地建立土法炼钢厂,焦炭厂,造船厂,逐一落实。
    还准备奖励一批,粮食生产能手、工业技术能手、军事技能能手,请大家推荐人选,部分代表由父亲亲自颁发勋章和奖金
    各项任务安排下去后,杜辰宇也决定亲自发展一批油桐树、桑树、杜仲苗圃培育基地,北山地区经过土地改造,收回山林所有权,由于地广人稀,大量荒山、林地闲置,山坡地大量种地经济作物,是最优选择。
    油桐树种子到是充足,两年前在马家租种的地里他让爷爷在播种大量油桐树,现在都有一米高,再有两年都要挂果。
    他带着几个的经验丰富,基地里农业生产队员,教他们嫁接桑树,找那种树叶宽大的桑树作为种子枝条,取下一小段小枝,嫁接在本地野桑树,岩桑树、还有小叶面桑树上枝干上,他亲自指导操作嫁接,最后用油纸包好。
    种下去年收集的种子,育成桑树苗圃、杜仲树苗圃。以后每年计划每保培育几十万株树苗,实现家家种植,户户养蚕,还随着他们辖区面积扩大,对树苗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邻水待到3月几号,又是一年花开季节,他带着警卫队来到西关地区,这里战争的痕迹也差不多完全消除,只有墙壁上弹孔、被火烧过青冈树林光秃秃一片,好像在诉说曾经的故事。
    当地老百姓回来80%以上,大多数土地都被耕完毕,来到余家坪还有几十个精壮男女劳动力在开展大生产运动,平整荒地,才被火烧后,前面一个人插着会旗,在敲鼓,后面几十人排成一排挖地,随鼓声响起,下面随着节奏挥舞锄头,“嘿哟喂、嘿哟喂”,还喊着口号,一副生机勃勃景象。
    翻过关口垭,来到白河坝地区,这里四五头牛,在地里耕地,还有十几人在平整土地,随后又在庙坪湾,这里靠近大山,周围还有士兵站岗放哨,枪也放在附近,人在开荒、砍树。
    在这里听取何超武的剿匪情况,他说:“目前,红灯教依然守住花桥岩,盘踞在青木洞一带,据打探情报,山里还有教匪2、3百人,也在开荒种地,在铁佛寺一带还有大片罂粟种植,铁佛寺已经成为他们的据点”。
    “你暂时代理在这里守备任务,我过几天把何存义调部分队伍过来,月底你就做好防御交接,你要准备接受新任务”,我说道,何朝武作为我的特勤队、侦察队队长,注定没有一天停下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