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荣老太太上门
作者:冬月末   【穿书】老祖宗她只想长命百岁最新章节     
    荣家进京后的第五天,荣家老太太带着大儿媳妇张氏和孙女小荣氏,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了顺安侯府。
    按理说,荣恩清是荣老太太的女儿,应该是她去荣家才对。
    可惜,除了送上几车粮食之外,她丝毫没有要亲自过去的打算。就连荣家派人来请,她也给婉拒了。
    只说,云英受伤未愈,她在为云英寻找到名医,治好耳疾之前,她都分身乏术,无法过去探望二老,还请见谅云云。
    听到荣恩清的说辞,荣家二老便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他们刚来京城,用了两天时间安顿,休整。剩下三天时间都用来了解京城的情况了。
    之前张氏登门,在侯府耀武扬威,开罪荣恩清,最后被人撵出去。以及,张氏拿云海撒气,结果却误伤了云英。
    这些事,荣家二老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所以,对于荣恩清不肯上门的态度,二老虽然心中有气,却也无从反驳。
    老太太当即就夺了张氏的管家权,让老二媳妇暂时管家,当做惩戒。
    又让人准备了一些从老家崇州带来的特产,带着张氏和小荣氏便登门了。
    这一次,荣老太太亲自带着张氏母女上门,荣恩清没再将人拒之门外。
    荣老太太到底是原身的亲娘,荣恩清不好做得太过分,而且也暂时不知道荣老太太的来意,所以她还是恭恭敬敬的亲自出门迎接。
    “拜见母亲!”
    在大门口见到人,荣恩清连忙上前行礼。多年不见,本该跪下磕个头的,可惜荣恩清不想跪。便只是福了福身。
    荣老太太七十多岁的人了,看着却是精神矍铄,很有点老当益壮的意思。
    荣恩清刚屈膝,荣老太太便一把抓住她的手,用力地拍了拍,神情激动的说:“快别多礼!多年未见,快让母亲瞧瞧!”
    荣老太太拉着荣恩清的手,将人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两遍,这才红着眼眶说:“好好,我儿是个有福气的,多年不见,瞧着竟是富态了许多。”
    荣恩清哭笑不得,富态……是说她胖了吧?
    “母亲,这儿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进府再叙吧。”
    “对,对,瞧我,见到你太激动了,竟是忘了这还在大门口呢。”
    荣恩清感受到荣老太太握住自己的手,丝毫没有松开的意思,心情有些复杂。
    她感觉得出来,荣老太太的激动都是发自内心的,并没有做戏的成分。
    荣恩清直接将人领到了百寿堂。
    进了屋,荣恩清将荣老太太请到了上座,自己则是坐在与荣老太太茶几相隔的邻座。
    张氏和小荣氏也各自在两人下首的位置坐下。
    等小丫鬟进来上了茶水,荣老太太这才神色疑惑的看着荣恩清问:“怎么没见到侯府的孩子们?”
    荣恩清神色遗憾的说:“母亲来的不巧。年初的时候,我就给他们几兄弟分了家。现在侯府里就住着云晔母子,从二房过继过来的云落,以及……”
    荣恩清故意顿了顿,看了张氏和小荣氏一眼,这才接着说道:“云海和云英父女。”
    “我那个大儿媳妇是个闷葫芦,平日里足不出户,不常见外人。怕礼数不周,冲撞了母亲,我便没让她过来。
    “至于云晔和云落,本来是准备让他们来见见母亲的,可又不好耽搁了孩子的学业。我想着,母亲现在进京了,以后有的是时间见面。便没让他们特意留下来等母亲。
    “剩下云海和云英……
    说到这儿,荣恩清拿帕子擦了擦眼睛,眼泪瞬间滚落下来。
    “云英伤了耳朵,怕是再也好不了了。云海又是伤心,又是自责,现在是片刻也不肯让云英离开他的视线了。
    “每每看到云英因为听不清人说话,只能侧着头呆呆的看着人,请求人家再说一遍的可怜的模样,我这心啊,就跟针扎似的。
    “我尚且伤心不能自已,又如何敢将人叫到母亲跟前来?不过是徒惹母亲伤心罢了。”
    说到最后,荣恩清忍不住捂着嘴呜呜痛哭起来。
    每次想到云英,她就忍不住想哭。
    才四岁的小姑娘,那么小一丁点,明明该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纪,却偏偏遭逢大难,伤了耳朵。
    每次看到她下意识的偏头,用另一只完好的耳朵对着她时,她就忍不住泪湿眼眶。
    可偏偏,每次看到她哭,云英都会咧开嘴冲她笑,还会亲腻的搂着她的脖子,和她贴贴脸,安慰她说没关系,说她还有一只耳朵能听到呢。
    每当这个时候,荣恩清就恨不得将张氏千刀万剐。
    见荣恩清哭得伤心,荣老太太隔着茶几拍了拍荣恩清的肩膀,安抚道:“你也别太难过了,事情已然发生了,我们就该多为孩子的将来打算打算。”
    荣恩清擦了擦眼泪,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点头道:“母亲说的是。”
    荣老太太暗暗瞪了张氏一眼,这才语气平和的对荣恩清说:“这事,错在你大嫂。我今天带着她过来,也是有让她给你认个错的意思。顺便再跟你商量一下云英的将来。”
    荣恩清眉头紧皱,还没说话,就听荣老太太接着说:“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更何况,我们都是一家人,能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呢。
    “现在,咱们荣家刚刚入京,你大哥昨儿个也才刚刚去礼部报到。咱们荣家现在还没有在京城站稳脚跟,你们顺安侯府在京城的处境也算不上多好。
    “这个时候,咱们就该相互扶持、携手与共。切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内讧,失了分寸,乱了荣家扎根京城的大计。
    “我的儿,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听完荣老太太的话,荣恩清突然就明白了荣老太太今天的来意。也理解了,为什么荣家在出了原身、张氏、小荣氏这些极品之后,还能屹立至今了。
    原来是家里有荣老太太这根定海神针!如果原身的记忆没出错的话,荣老太爷是一位比荣老太太更加睿智的老人!
    不可否认,荣老太太说的话,任谁听来都在理。
    可惜,荣恩清她不按常理出牌,顺安侯府的情况,也不是一般情况可以概括的。
    所以,荣恩清并不准备接下荣老太太递过来的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