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安阳的婚事
作者:冬月末   【穿书】老祖宗她只想长命百岁最新章节     
    他跟着笑了笑,说:“母后难得跟我开口,现在却为了安阳帮顺安侯府说话,可见是真心稀罕安阳那丫头。我瞧着安阳也不错。您说,我把她许给您孙子,给您做孙媳妇儿可好?”
    王太后闻言,笑得眉眼弯弯,“那感情好啊!不过,你那几个儿子,怕是没人愿意娶安阳吧。”
    王太后遗憾的摇摇头,“安阳是个孤女,身后没有可用的势力。虽说西北的杨定远是她养父,可人家杨定远还有亲儿子,亲女儿,又是守关大将,不可能为了一个养女,就轻易站队。”
    “母后,您如此说,那儿子就该反省反省,自己是不是没把您孙子给教好了。”太和帝难得的调笑了一句,心里那根弦也彻底松了下来。
    “行啦,说正事吧。”王太后微微正色,“你说顺安侯府要人的事,准还是不准?”
    太和帝也收敛笑容,微微思索了片刻,这才似笑非笑的说:“自然是准了。她们不是想要人们?那就给她们送个厉害些的婆子去,顺便再附赠一个武艺高强的宫女给荣氏做贴身丫鬟。正好,听说宋氏极为欣赏安阳身边那几个会武艺的丫鬟。”
    太和帝笑得有些意味深长。侯府什么意思,他看明白了。但是,到底是真心投诚还是假意糊弄,试试就知道了。
    ***
    不出三日,顺安侯府就收到了宫里赐下来的婆子和丫鬟。
    那婆子四十岁左右,个子很高,身材精瘦,长了一张一看就十分严肃的脸。尤其是一双眼睛,跟鹰眼似的,利得很。
    那丫鬟十四、五岁的年纪,五官平凡,模样普通,看上去倒是寻常,只是那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也不由让人打怵。
    人是直接从内务府送到侯府来的,并没有送去县主府,再经由县主府送来。
    那意思不言而喻。
    既然侯府想要谋求生路,那就要做好彻底背离云奕的准备,同时也打上了太和帝的标签。
    不明就里的人或许或觉得这是恩赐,知道内情的人,私下里都对顺安侯府投来了异样的眼光。
    “两位怎么称呼?”
    荣恩清笑眯眯的看着两人,跟看活宝贝似的。
    不管别人怎么看侯府,反正她是看到了希望。
    太和帝肯往侯府送人,说明他即便没有接受顺安侯府的投诚,至少也是乐见其成的。
    很好,顺安侯府暂时安全了。
    因为有了这样的揣测,荣恩清见到宫里送来的两人,心情是真的好。
    婆子恭恭敬敬的福身行礼,回应道:“回太夫人的话,老奴姓宫,旁人都称呼老奴宫嬷嬷。”
    那丫鬟紧随其后,也行礼回复道:“回太夫人的话,奴婢名叫绣彰。还请太夫人重新赐名。”
    荣恩清笑着摆摆手:“不用了,我觉得绣彰这名字挺好的,就不用改了。”
    “奴婢遵命。”丫鬟恭恭敬敬的应声。
    荣恩清摩拳擦掌的看着宫嬷嬷,说:“不怕你们笑话,我这人不是个心细的,也不是管家理事的料子。这侯府以前没少被我祸祸。现在,全府上下都没个规矩。尤其是府里新来的小厮丫鬟,更是不成个样子。
    “以后,府里的下人就交给宫嬷嬷了,劳烦你帮我调教调教。不管是哪个院子的小厮丫鬟,宫嬷嬷尽可按照你的标准来调教。”
    这就是放权,让宫嬷嬷借着调教的机会,将府里所有下人的底都摸一遍了。
    能被太和帝派来,宫嬷嬷自然是个极聪明的人,荣恩清一说,她就懂了。
    当即点头答应道:“太夫人请放心,老奴一定竭尽全力,教好府里所有人的规矩。”
    “那就有劳宫嬷嬷了。”荣恩清点点头,目光落在绣彰的身上,“绣彰姑娘。”
    绣彰连忙福身,神色刻板的说:“奴婢不敢当。还请太夫人直接叫奴婢的名字。”
    荣恩清恍然,不管绣彰以前是什么身份,从今以后都是她的贴身丫鬟了。她是主,绣彰是仆,她这样的称呼确实太客气了。
    于是转换了心态,收起那份小心翼翼,笑着吩咐道:“我身边的贴身大丫鬟梅香,再过半个多月就要嫁人了。以后就由绣彰顶上她的位置吧。”
    “奴婢遵命。”绣彰恭敬应声,可脸上看不出喜怒,古井无波。
    “今天就先这样吧,你们刚来,我让二月带你们下去休息。”说着吩咐身旁的二月将两人领去事先给她们准备的房间。
    荣恩清本来是让两人先休息一天的。结果,一个时辰后,两人又到了荣恩清跟前来。
    “太夫人,老奴和绣彰都是闲不住的性子,今天想先认识认识百寿堂的人。”宫嬷嬷神色淡定,语气真诚。
    见一旁的绣彰也是等着上岗就业的认真态度,荣恩清对于两人的认知又多了一分。
    一看就是认真干实事的人!估计不会偷奸耍滑,躲懒摸鱼。这样就意味着,顺安侯府包括她在内的所有人以后都要紧紧皮子了。否则,要是被抓到了把柄,怕是不好蒙混过关了。
    对于宫嬷嬷的请求,荣恩清自然不会拒绝。当即吩咐二月去叫人,让所有人都到院子里集合。
    宫嬷嬷跟荣恩清请示了一下,便走到廊檐下,看着园中四处的动静,右手手指还有节奏的在左手手背上一下一下的敲击着。
    等到二月来禀报所有人到齐,荣恩清这才在绣彰的搀扶下走出正厅。
    二月慢了一步,在看到绣彰搀扶着荣恩清胳膊的手时,眉头微不可察的蹙了一下。
    “太夫人,百寿堂不过方寸之地,十几个人集合,竟然用了将近两刻钟时间!毫无效率可言。”
    荣恩清刚走出门,宫嬷嬷就神情严肃的指责百寿堂丫鬟的不是。
    荣恩清尴尬的笑了笑,“宫嬷嬷说的是。”
    宫嬷嬷神情愈发严肃,沉声道:“百寿堂的丫鬟尚且如此,侯府其他地方的下人可想而知。”
    荣恩清尴尬的脚趾扣地,还没想好要说点什么来缓解尴尬,就见一个小小的身影拨开人群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