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培训
作者:墨法重生   程序员和他的女人最新章节     
    王老师,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你的新同事,这位是陈博士,这位是高博士。他们俩明天将和你一起前往A市接受培训。
    听到“两位博士”这个称呼,我瞬间有些懵。学校什么时候招了这么优秀的人才?我怎么一点消息都没听说,也没见有人来面试啊。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正当我还在琢磨这个问题时,高老师又开口了:“王老师,明天的行程就拜托你听从这两位老师的安排了。你们先商量一下,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说完,高老师便离开了。
    陈博士见状,微笑着向我伸出手:“王老师,很高兴认识你。明天我们去A市参加教师培训的事,高老师应该已经和你说过了吧?”
    “啊,是的,是的。”我回过神来,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陈博士,抱歉,我刚才在想事情,有点走神了。您能再说一遍吗?”
    “当然没问题。”陈博士耐心地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我们后天早上八点钟要到A市总部报到,但考虑到时间比较赶,我和高老师商量了一下,决定明天下午就坐火车去A市,先在附近找个宾馆住一晚,这样转天一早我们就可以直接从宾馆过去了。”
    “哦,这样啊,那很好,没问题。”我点了点头,“那您二位都是我同事了?还都是博士?”
    “是的,我们都是博士。”陈博士微笑着回答,“我毕业于A大学,高博士毕业于b大学。”
    “天哪!竟然是市顶级高校的两位博士!”我惊呼道,“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陈博士似乎被我的反应逗笑了:“小王老师,别这么惊讶。我们以后就是同事了,要一起努力哦。”
    “是的,是的。”我连连点头,“那我们后天见。哦对了,陈博士,您给我留个您的手机号吧,方便我们明天联系。”
    “好的,没问题。”陈博士拿出手机,我们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
    明天即将踏上出差的旅程,今天特意与莹莹道别。我们彼此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是简单地互道保重。而孙伶伶则显得特别关心,不停地叮嘱我多喝水、吃好饭,那种婆婆妈妈的关怀让我有些哭笑不得,感觉她似乎把她爸妈对她的嘱咐都转述给了我。
    转天,我准时到达车站,见到了陈博士和高博士两位老师。我们乘坐的是城际列车,非常方便,随时有车,随到随走。经过四十分钟的车程,我们便抵达了首都A市。
    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也是第一次出远门到别的城市,内心充满了新鲜感。这里的火车与电视中展示的不太一样,不是传统的绿色车身,而是设计得相当时尚。车厢内也没有刺耳的汽笛声,座位柔软舒适,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在车上,我试图与两位老师聊天,询问他们何时入职并在此地成为老师。然而,他们似乎不太愿意聊这个话题,我便没有继续追问。陈博士大约三十岁左右,戴着一副眼镜,中等身材,身上散发着一股浓厚的书生气息。他的言谈举止非常文雅,每一句话都透露出他渊博的知识。
    高博士则是一位女士,看起来比陈博士年轻两三岁的样子。她也戴着眼镜,一路上不太爱讲话。据了解,她是学文科专业的。虽然话不多,但我能感受到她人很好,性格随和。
    火车快速地驶过,我们顺利到达了预定好的宾馆并办理了入住手续。房间看起来还不错,只是价格让我感到有些意外,似乎有些贵。我犹豫了一下,向陈博士提出了我的疑问。
    “陈博士,这是我第一次出差,房间价格似乎都不便宜。我们在这里住这么多天,学校会报销这些费用吗?”
    陈博士微笑着回答:“王老师,你也别总是‘博士博士’的叫了,听着也挺别扭的,咱们都是同事,就互称‘老师’吧。出差在外的费用你不用担心,都是学校给报销的,我们只需要留好票据就可以了。”
    我松了一口气,感激地点了点头。这时,陈博士提议:“王老师,我看现在还早,要不要我带你去A市第一门转转?那里是A市的一个着名景点,很值得一看。”
    “好啊,这主意不错!”我高兴地答应了。
    我转头问高博士:“高老师,你要不要和我们一起转转?”
    高博士摇了摇头,微笑着说:“我就不去了,你们去吧。”
    于是,我和陈博士决定一起去A市第一门。陈博士告诉我,我们可以坐地铁过去,既方便又快捷。
    “地铁是什么?”我好奇地问。
    陈博士笑着说:“哈哈哈哈,哎呀走吧,去了就知道了。”
    我跟随陈博士走出宾馆,前往地铁站。这是我第一次坐地铁,感觉既新鲜又好奇。
    我们走进了一个地铁站。楼梯通往地下,初入其中,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见过的防空洞。陈老师帮我买了车票,我们走进候车区,只见两边都有像火车轨道一样的铁轨。
    陈老师指着站牌上的信息,向我解释:“小王老师,你看,这是地铁的站牌。我们坐的这条2号线是环路,意味着你可以坐这辆车转一圈回到原点。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怎么坐才能到A市第一门。”
    “什么是环路呢?”我好奇地问。
    “环路就是车辆按照一个固定的圆形路线行驶,你可以选择两个方向中的任何一个到达你的目的地,只是其中一个方向需要坐更多的站。”陈老师耐心地解释。
    我仔细看了看站牌,发现A市第一门确实在路线上。“那我们是不是要换乘另一辆车呢?”我问。
    “对,你看这个旋转的标志,这就是换乘标志。你坐到有这个标志的站下车,然后换乘另一号线就可以到了。”陈老师指着站牌上的标志说。
    我仔细研究了一会儿,但还是有点困惑应该坐哪个方向。就在这时,地铁列车进站了。我惊讶地发现,这种列车和我之前见过的轻轨很像,只是我从来没有在A市坐过。
    上车后,我发现车内也有和站台一样的路线图。我一边观察路线图,一边研究着站名,试图找到最佳的换乘点。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看明白了整个地铁线路的运作方式。原来,A市的地铁系统非常便捷,换乘线路有两条,中间由环线贯通,几乎可以到达城市的任何角落。
    正当我沉浸在地铁的便捷中时,陈老师提醒我:“小王老师,到站了,我们该换乘1号线了。”我跟着陈老师走出车厢,换乘了1号线。没过多久,我们就到达了A市第一门站。我不禁感叹:“真快啊!”
    当我走出地铁的地下通道,抬头看见A市第一门的红墙青瓦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我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竟然真的来到了这里。
    “小王老师,咱要是早来会儿,还可以进A市第一门里面转转。”陈老师的话语让我更加遗憾,没想到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
    “进去?进哪去?这里面还让进?”我好奇地问。
    “是啊,现在这里是博物馆,可以进去参观的。”陈老师解释道。
    我不禁感到有些尴尬,又一次因为自己的无知而丢人现眼。我苦笑着对陈老师说:“陈老师,今天是我集中丢人现眼的一天,今天的事回去还请您给我保密啊。”
    陈老师哈哈大笑起来,说:“小王老师,和你在一起还挺开心的,感觉自己都变年轻了。”
    我感激地笑了笑,说:“你们这有学问的人说话就是不一样啊,说我幼稚,听着都像在夸我一样。”
    随后,我们决定去吃饭,陈老师提议叫上高老师一起。我们点了三个菜,但是高老师和陈老师的饭量都很小,菜几乎没动多少。
    我看着剩下的菜,有些犹豫地问:“陈老师、高老师,剩这么多菜怎么办,打包带走吗?”
    陈老师摇了摇头说:“这带走明天就没办法吃了,咱又没地方热菜,不要了,明天再点新的。”
    我觉得有些浪费,于是说:“别啊,这么多菜扔了多可惜,你们等我一会儿,我把菜吃完。”
    “哈哈,小王老师,看来你真是个实诚人啊。不过,这报销的饭菜虽然好吃,但也不必吃到撑啊。”陈老师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下次咱们点两个菜应该就够了。”
    我尴尬地笑了笑,摸了摸撑得鼓鼓的肚子,又低头看了看裤子上那因为吃得过饱而崩开的扣子,无奈地叹了口气:“哎,这扣子……”
    陈老师和高老师都笑了:“回去别说,给你保密。小王老师啊,咱先回去把这扣子订上吧,明天不能这样敞着去总部报到啊。”
    我点点头,回到房间一问,还真有针线。但当我接过针线时,我又犯了难:“这……我不会缝啊。”
    陈老师摇摇头:“这个我也不会,要不你问问高老师吧。”
    我拿着针线去找高老师,她果然会缝扣子。高老师看了看我的裤子,笑道:“王老师,你这样怎么缝啊,要不脱了?”
    我赶紧摆手:“不行不行,我里面没穿别的。”
    “那你过来点,就这样穿着缝吧。”高老师说着,便俯下身开始缝扣子。她的手很巧,三两针就缝好了,只是那线太结实,她揪了半天没揪断。
    “王老师,你带剪刀了吗?”高老师问。
    我摇摇头:“没有。”
    “算了,我用牙咬断吧。”说着,高老师俯身去咬线头。就在这时,陈老师推门进来了,一边走一边说道:“我说小王老师啊,高老师要是不会的话我帮你问问……”见状赶紧说:“哎哟,抱歉,我可什么也没看到。”说完这话转头就要离开。
    我赶紧解释:“陈老师,你别走,你走了可就真说不清楚了。高老师是在帮我缝扣子,刚才只是帮我咬断线呢。”
    陈老师哈哈大笑:“哈哈,我知道,我知道,逗你们呢。”
    缝完扣子后,我回到房间,和陈老师聊起了天。
    “陈老师,你是学软件专业的吗?”我好奇地问。
    “是啊。”陈老师点头。
    “那学校也学游戏课程吗?”我追问。
    “没有这门课程。”陈老师回答。
    “那你会做游戏吗?”我更加好奇了。
    “会一点。”陈老师谦虚地说。
    “有什么作品吗,可以给我学习一下吗?”我迫不及待地问。
    说着,陈老师点开了一个应用程序,不是源代码,是已经打包好的可执行文件,显示出来的是一个伪三维场景的粒子效果展示,并不是 一个完整的游戏。
    我这里只有这个,说着他给我讲起了画面中一个狼人Npc的故事,果然是做学问的人,讲起历史故事来真是一套一套的,一会儿就给我讲困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了总部报到。这里的规模之大让我叹为观止,与其说它是一个学校,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个大型的公司。长长的走廊仿佛没有尽头,每个房间都是大间套小间,不同部门的标识让人眼花缭乱。我们跟随着同样前来报到的人群往前走,试图找到报到的地点。
    经过一番寻找,我们终于找到了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他们把我们分到了几个不同的休息室,让我们先稍作休息,等待一会儿去大教室一起上课。
    在教室的交谈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周围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口音各异,显然是从不同城市过来的。我好奇地和他们聊起天来,试图了解他们的背景和经历。
    我首先问了一位离我很近的老师,他告诉我他来自w市,是来参加这次教师培训的。当我问他是否也是为了考取游戏教师证而来时,他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然而,当我进一步询问他是否之前有过游戏开发的经验时,他却告诉我他主要是做网站开发的,从未涉足过游戏行业。
    这个回答让我有些意外,于是我转而询问了旁边的另一位老师。他来自x市,同样表示自己是来参加游戏教师培训的。但当我问他是否从事游戏开发时,他也告诉我他是做网站开发的。
    我接连问了好几个人,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有过游戏开发的经验。这让我感到有些困惑,因为这次培训的目的似乎是为了培养专业的游戏教师,但眼前的这些人却大多没有游戏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