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的开始
作者:墨法重生   程序员和他的女人最新章节     
    在繁忙的一天结束后,我回到了家中,立刻投身于一个神秘而又充满挑战的项目,我决心在一个月内将其完成,并期待它能为生产活动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夜深人静,我独自坐在电脑前,脑海中构建起系统的蓝图。首先,我需要设计一个员工维护功能,这个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生产线线长的肩上。他们将负责将每个员工的信息录入系统,系统自动分配编号并打印出独特的工牌。这工牌不仅是员工身份的标识,更承载着方便员工记忆工号和选择性佩戴工作证的双重使命。
    随着工厂新订单的投放,车间主任或线长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需要将订单的总件数拆分成不同的工序和数量,并一丝不苟地录入系统。一旦录入完毕,线长们就能轻松地为员工分配各自的任务了。任务分配完成后,系统会生成详细的任务表单,这些表单将被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位员工。员工们拿到表单后,就能清晰地知道自己需要完成哪个工序以及数量了。
    生产线上,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每当他们完成一个工序后,都会走到电脑前进行核销。如果指派的数量全部完成,系统便会自动将信息传递给会计部门,进行工资结算。如果部分完成,生产线的线长们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员工继续完成剩余的任务。
    然而,在这个看似完美的系统中,却隐藏着一个潜在的挑战——如何防止员工在核销时乱填数量?我微微一笑,心中早已有了答案。首先,填入的数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应生产总量之内,任何超出范围的数据都会被系统拒绝。其次,如果员工在没有完成分配数量的情况下就填入了完成状态,系统会立即锁定该员工的账户,并发出警报。这样一来,即使有心作弊的员工也无处遁形。
    在车间的一角,新添置的电脑如同一个神秘的宝盒,引起了员工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兴奋地围拢过来,纷纷猜测着这台电脑将带给他们怎样的新奇体验。然而,当他们兴奋地尝试操作时,却发现窗口已经被牢牢锁定,唯一的用途就是运行那个新上线的工分统计系统。
    一时间,员工们从满怀期待变得有些失望,仿佛是从高山上跌落到了谷底。他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不解和懊恼。原来,这台电脑并非是他们想象中的娱乐工具,而是用来辅助他们工作的高效系统。
    自从系统上线以来,我变得更加忙碌了。我不仅要指导大家如何操作这个系统,确保他们能够快速上手并熟练掌握,还要从部长那里借来相机,不停地拍摄现场的使用情况,以便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准备演示素材。
    时光荏苒,转眼就到了提交作品的日子。我紧张而兴奋地将作品交给了主办方的工作人员。他们仔细地浏览着每一个细节,脸上不时露出赞许的表情。最终,一个戴着金丝边框眼镜、长相斯文的工作人员微笑着对我说:“你这个作品进前三问题不大,回去好好准备一下,明天上台演说争取成功。”
    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回到家后,我立刻投入到准备讲演稿和整理现场使用画面的工作中。我反复推敲着每一个细节,确保自己的演讲能够准确、生动地传达出这个系统的优点和潜力。
    当夜幕降临,我望着窗外闪烁的星光,心中充满了期待。明天的比赛将是对我这些天努力的最好检验,也是这个系统能否得到更多人认可的关键时刻。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已经尽力了。此刻的我,只能静静地等待着明天的到来。
    现场参赛的人潮涌动,展示的程序如百花争艳,各显神通。有自制的播放器、浏览器、操作系统工具箱,也有几位参赛者像我一样带来了这种管理系统。在这激烈的竞争中,我心中不禁忐忑起来,担心自己的作品是否能如那位工作人员所言,跻身前三。
    正当我内心忐忑时,主持人叫到了我的名字,轮到我上台进行展示演说了。我深吸一口气,走上台去。刚开始的时候,我详细讲述了业务逻辑和开发目的,但台下的评委们似乎对此并不太感兴趣。这时,一位工作人员轻轻提醒我要直接进入主题。
    我立即调整思路,点开软件并展示出现场使用的画面。当这些画面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台下的评委们开始交头接耳,讨论起来。一位评委好奇地问道:“同学,我打断你一下,你这系统已经投入使用了?”
    我自信地回答道:“是的,在一家制衣厂正在使用,目前使用效果反馈很好。”
    另一位评委接着说道:“小小年纪就可以独立设计出针对生产环节所遇到问题而提供的解决方案,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你能打开代码,讲一下代码中核心逻辑吗?”
    虽然心中有些紧张,但我深知自己的程序经得起考验。我微微一笑,打开程序并一段一段地讲解着代码的实现步骤。台下的评委们听得聚精会神,仿佛被我的解说所吸引。
    突然,一位评委高声喊道:“这位同学可以了,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评委心里已经有答案了。你的演说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
    我心头一惊,心想这正是我阐述系统亮点的关键时候,怎么就被叫停了呢?是不是他觉得我说得太冗长了?或者是他对我的展示不感兴趣,想提前淘汰我?各种不安的念头在我心中盘旋。然而,就在我忐忑不安的时候,工作人员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今天参赛人员的参赛作品都已展示完毕,下面到了各位评委老师打分的环节,请我们耐心等待一下评委老师们的打分。”
    听到这里,我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毕竟,比赛的结果还没有出来,我还有机会。
    ……
    评委老师打分完毕,下面我来公布一下比赛结果。
    这一刻,我的心跳加速到了极点,仿佛要从胸口跳出来一样。我紧紧地攥着拳头,眼睛紧紧地盯着工作人员。
    “第三名,图书管理系统。”工作人员的声音传来,我微微叹了口气,心中有些失落,但同时也释然了一些。至少我的作品没有被完全否定。
    “下面是并列第二名,有两位同学。”
    我重新打起了精神,心里想:“第二名有两个人,被选上的机率会大一些吧,但愿会有我吧。”听说第二名的奖金也很丰厚,我再次紧张起来。
    然而,随着工作人员念出的名字一个个地过去,我的希望也逐渐破灭。两个名字都不是我,我的心沉到了谷底。难道我真的被淘汰了吗?但就在这时,一丝希望重新在我心中燃起。
    “第一名,王东,工分统计系统!”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真的吗?我狠狠地掐了自己一下,哎哟,疼!不是在做梦,这是真的!我真的得了第一名!
    现场工作人员热情地向我打招呼:“不错啊同学,得了第一名,明天记得过来参加颁奖仪式。”
    我心中一喜,随即问道:“还有颁奖仪式啊,那第一名给颁什么奖啊?”
    工作人员笑着回答:“啊?你连什么奖都不知道?报名时都有写啊,你没看吗?”
    我挠了挠头,尴尬地笑道:“我根本没想过自己能得第一,所以就没看。”
    “第一名是电脑一台。”工作人员揭晓了答案。
    “我的天,幸福来得太快了吧,真的吗?太好了!”我兴奋地跳了起来,终于可以告别家里那台总是出问题的旧电脑了。
    第二日清晨,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我怀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按照约定准时抵达了那个梦寐以求的颁奖典礼现场。
    刚一踏进会场大门,我便被眼前热闹非凡的景象所震撼:华丽的舞台布置、璀璨夺目的灯光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群,无不让人感受到这场盛会的庄重与热烈。更让我感到惊喜万分的是,居然在这里偶遇了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要知道,以前我只能通过电视屏幕欣赏她的风采,如今却能亲眼目睹其庐山真面目,这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
    放眼望去,台下座无虚席,不仅有各路媒体记者蜂拥而至,还有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老总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个荣耀时刻,整个场面可谓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在经过漫长而紧张的等待之后,终于迎来了颁发二等奖和三等奖的环节。当获奖者们一个个登台领奖时,我的内心也愈发激动起来——因为下一个上台领奖的人就是我啦!
    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声响起,我深吸一口气,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向舞台中央。站定后,我微笑着向观众们挥手致意,并从那位陪伴我度过无数美好童年时光的主持人手中郑重地接过那张象征着荣誉与肯定的奖状。
    然而,近距离接触这位儿时偶像后,我却惊讶地发现她本人与电视荧幕中的形象略有差异。或许是由于工作繁忙导致休息不足吧,她的真实肤色似乎并没有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样白皙透亮,甚至还比不上我们厂里那位保养得当的林部长呢。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她的尊敬之情,毕竟在我心中,她永远都是那么优秀且值得学习的榜样。
    我满心欢喜、昂首挺胸地举着那张象征着荣誉与肯定的奖状站在台上,聚光灯打在身上,让人有些睁不开眼,但我仍能清晰看见台下那些手持长枪短炮的记者们正对着我一通猛按快门,仿佛要把这一刻永远定格下来。
    走下讲台时,我还沉浸在获奖的喜悦当中,冷不丁被一位记者拦住去路。原来这位记者想对我做一个专访,面对突如其来的请求,我受宠若惊却又不知所措。在和记者的交谈中,当他得知我竟是完全靠自学取得今天这般成就的时候,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赞赏。
    随着我们之间话题的不断深入,原本紧张局促的气氛也逐渐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最后,根据这次访谈内容整理而成的稿件新鲜出炉:“一名出身贫寒的少年,被迫辍学后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凭借着顽强不屈的毅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实现了自我超越!他成功研发出一款极具实用性的工分统计系统,一举夺得本次大赛头筹!”
    这份报道一经刊发便引起轩然大波,我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许多知名企业的老总更是亲自找上门来,有的希望能够跟我合作共同开发新系统;有的则开出丰厚条件力邀我加盟他们的精英团队。面对这些诱人的机会和橄榄枝,我一时之间也有些茫然无措。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牵手其中一家颇具规模和实力的软件公司,并许诺会在自己年满十八周岁之际立刻前往该司报到上班。这个选择不仅意味着崭新的开始,同时也是我人生旅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如今,一份更为诱人的工作正在向我招手,这份统计系统相关的工作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待到软件项目完成尾款结算之后,便是我离开之时。
    然而,与社长协商结款之事却进展不顺,他竟然提出了分期结算的方案:首先支付百分之十款项,一年后若无异常则再结算百分之五十,而剩余的百分之四十需等到提供三年售后服务后方能结清。
    对于如此苛刻的结算方式,我实难接受,心中暗自盘算着要给这件事来点“特别关照”,在系统中植入一个定时关闭程序,待满一年便让其彻底罢工!平心而论,或许是因为自幼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熏陶之故吧,我对这家日企的观感极差。不仅如此,他们对待厂里员工的态度亦不尽人意,更遑论那位品行不端、生活作风有失检点的社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