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平安军大将军,平安
作者:云陵一梦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最新章节     
    在朝鲜大局安定之际,朱雄英也没闲着,要知道,这次东征朝鲜,所动用的兵力达到十二万,粮草辎重也不在少数,特别是动用的火器,那可都是实打实的银子,足足花费了四千万两左右。
    如今将朝鲜全境搜刮一遍也只弄到了五千万两,但是这钱拿不走啊,如今朝鲜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
    以前朝鲜的皇室坐在百姓的头上,无情的压榨着他们的一切。
    各种苛捐杂税就不说了,就算是赶上大丰收,绝大部分收益也都归了上层权贵,底层的百姓依然吃不饱,穿不暖。
    如果有的地主心黑,甚至还会饿死人。
    所以朝鲜的百姓现在已经麻木了,对他们来说,不管是朝鲜国还是黄海行省,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
    如今大明主政了,想要消除朝鲜百姓心中抵抗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就是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所以朱雄英与韩巨儒两个人一天一个政策,两天一个条程。
    将压在朝鲜百姓身上的大山一座一座的搬了下去。
    朝鲜的绝大部分权贵都在汉城被攻破的那晚,死在了大明水师的刀下。
    所以朱雄英干脆将原来属于地主的土地,全数发给了百姓。
    一开始百姓是不信的,他们被欺压了几辈子,根本不相信这种好事会落在自己身上,但是有韩巨儒的保证,又有顾修这种在民间官声极好的官员带头推行。
    百姓们慢慢也就选择了相信。
    拿到了切身实际的好处之后,百姓们开始接受了大明的统治,一项项改革的措施也都有条不紊的进行。
    如今整个黄海行省都沉浸在生机勃勃的发展当中。
    就在这个时候,从京城来的特使也到了汉城。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元璋的义子,大将军平安。
    自从朱雄英到了汉城之后,就将原来的皇宫暂时封存,搬到了临时的布政司衙门居住,毕竟每天忙的脚不沾地,也没时间享受。
    平安在走进布政司衙门的时候,看到所有人都在忙碌的奔波也有些感慨,这吴王还真是到哪里都不闲着。
    要是别人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早就开始到处宣扬了,但是吴王却一刻都没闲着,打下朝鲜之后就开始着手于治理黄海行省的政务。
    与京城的往来信件之中,提及的都是在黄海行省推行的新政,对自己的功劳那是绝口不提,就连请功表上也没有自己的名字。
    想到这点,平安对这位吴王殿下还是很钦佩的。
    这时,平安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赶忙急步走了过去,恭敬的道:“属下平安,见过汤老公爷。”
    汤和刚刚从吴王殿下那里出来,正撞上了迎面而来的平安。
    汤和诧异的道:“平安?你怎么在这?是陛下让你来的?”
    平安早期从军一直在汤和麾下做事,所以自称属下也习惯了,汤和也没反驳。
    “是的,属下奉陛下旨意,前来接任平安军大将军之职,顺带着宣读圣旨。”
    说完便从怀中拿出圣旨。
    见到圣旨汤和也不敢耽搁,带着平安就走进了吴王坐在的议政处。
    还没进道殿内,就听到朱雄英的声音:“我说韩大人,现在朝鲜的百姓都已经穷成什么样子了?以前种地的工具和耕牛都是地主的,现在朝廷如果不提供这些,那百姓们怎么种地?”
    韩巨儒苍老的声音响起,据理力争道:“殿下,就为了保障百姓的生活,现在库银都快花光了,但是修水泥路需要银子,构造沿海的防卫工事需要银子,如果连工具都由朝廷发放,那布政司就没钱了,新城还建不建?您还想刺激生育,每家多生一个孩子,就给一两银子,按您这么个花法,再有四千万两也不够啊。”
    朱雄英揉了揉脑袋,这韩巨儒是被杨思义附身了吗?怎么干啥都说没钱,他无语的呵斥道:“韩巨儒,那可是你们朝鲜的百姓。”
    韩巨儒昂首挺胸的道:“现在已经没有朝鲜了,我们都是大明的臣民!”
    朱雄英实在是拿这个老头没有办法,只能商量着道:“那你说,应该怎么办?”
    韩巨儒略微思索一番,想出了一个办法:“殿下,您看这样如何?每十户人家为一个单元,共享耕牛和工具,协助他们耕种,但是等到秋收的时候,要根据收成向当地官府缴纳一定的粮食作为使用耕牛和工具的交换。”
    闻言朱雄英的眼睛一亮,这不是前世的联合供销社嘛?自己怎么没想到,这韩巨儒真是个人才。
    但是他还是有些担忧道:“可以是可以,但是现在黄海行省的经济还没复苏,现在就让百姓交粮会不会引起他们的抵触?”
    韩巨儒摇了摇头,坚定的道:“不会的,殿下,现在百姓们过的日子,已经比之前好的太多了,如果还有人因此事产生不满的情绪,老臣自然会解决。”
    朱雄英只能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好吧,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听了这段对话的平安都懵了,到底谁是明人,谁是朝鲜人啊?
    一路走来,所见到的景象实在是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原本以为黄海行省刚刚建立,自己过来会面临各种威胁与挑战,自己要不停的带着军队到处镇压。
    可是现在看来根本没人想反抗啊,甚至大家都很享受。
    一旁的汤和推了平安一把,不解的道:“进来吧,还等什么?”
    平安缓了下自己的心神,老老实实的跟在汤和身后走了进去。
    朱雄英抬头见到平安的一瞬间,就知道这位爷是来宣旨的,当即放下了手中的奏折,迎了上去。
    作为朱元璋得意的义子,朱雄英自然是认识的,上来就亲昵的喊道:“平叔,你怎么亲自来了?”
    平安笑了笑,指着圣旨道:“先宣旨,再叙旧。”
    朱元璋点了点头,殿内所有的官员齐齐跪下,准备迎接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你个臭小子联合汤和故意算计咱是吧,把那朝鲜国主穿过的破龙袍直接赐给汤和,让那老家伙拿回家玩去吧,让汤和带着水师就驻扎在黄海吧,咱现在不想看见他,还有你这个臭小子,处理完黄海行省的事情后,马上滚回来完婚。 钦此。”
    朱元璋与汤和都是朱元璋身边最亲近的人,对他的脾气都有些了解,知道朱元璋这么说就是没事了,所以都舒了一口气。
    但是韩巨儒和顾修等朝鲜旧臣都懵了,这是圣旨吗?这大明皇帝也太随意了吧?
    朱雄英起身接过圣旨,随意的放在桌子上。
    这个动作顿时又让众人捏了把冷汗,这也太不敬重了吧.....
    “平叔,皇爷爷这是让您过来接管平安军了?”
    平安点了点头,看着朱雄英比上次见面瘦了很多的模样,有些心疼的道:“殿下平时还是要注意身体,切记不可过分操劳啊。”
    朱雄英哈哈笑道:“没办法啊,能者多劳嘛,平叔你先在一旁休息一下,等我处理完政务,晚上我们好好说会话。”
    “好,殿下先忙。”
    这一路奔波,平安夜是累了,自顾自的找了个地方,躺下就睡了起来。
    一直到太阳落山,朱雄英才忙完手中的事情,将平安唤醒。
    来到了汉城最大的酒楼。
    掌柜的知道吴王要在这里设宴后,顿时紧张了起来,每道菜都自己亲自盯着做完。
    虽然现在明君在黄海行省的名声很好,吴王也推行了很多仁政,老百姓的日子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他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万一哪道菜不合吴王的口味,因此触怒了殿下,那才真是得不偿失。
    很快,朱雄英带着平安,就走了进来。
    掌柜的马上谄媚的迎了上去:“草民见过殿下,见过这位将军,您二位能来小店,实在是...”
    朱雄英摆了摆手,挥手打趣道:“行了,掌柜的,去做菜吧,不用管我们,只要你的菜好吃,比你拍一百句马屁都管用。”
    见到传说中的吴王殿下如此随和,掌柜的也放松了下来。
    “殿下,已经有几位大人先到了,在雅间等候,您楼上请。”
    朱雄英点了点头,示意掌柜的带路。
    楼上的房间内,已经坐了几个人,都是平安相熟的,信国公汤和,汤和的儿子,现任水师将军的汤醴,曹国公李景隆,还有一直淡然出尘的徐子卿。
    见到平安进来,大家都熟络的打着招呼。
    朱雄英作为晚宴的发起者,率先举杯道:“平叔远道而来,实在是辛苦,黄海不比咱们大明腹地,菜品少了些,就将就一下吧。”
    平安则是随意的摆了摆手:“在座的都是自己人,说这些就见外了,讲实话,在来的路上我还一直担心,黄海行省的局势会不安定,但是万万没想到在殿下的治理下,黄海行省的局面如此稳定,实在是佩服啊。”
    其实对于这点,大家在最开始的时候也都没想到,朝鲜百姓之前被荼毒的实在是太严重,对朝鲜皇室没有一点归属感,只要大明对他们释放一点善意,他们就会自然的倒在大明这边。
    朱雄英笑了笑,对着平安道:“平叔,你刚来道黄海,对很多事情不太了解,平安军主要的防范目标是努尔干都司,我已经掌握了可靠的线报,蒙古族与女真族已经和北元秘密联合,这次朝鲜之所以敢偷袭锦州,就是得到了他们的授意,所以您绝对不能大意。”
    平安闻言大怒:“什么?那些蛮子竟然敢和北元勾结,这如何能忍?我现在就上报朝廷,起兵征讨他们。”
    朱雄英顿时一抚额头,心道:“得,又是个一点就着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