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武英殿夜宴
作者:云陵一梦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最新章节     
    沈万三也知道自己的女儿没打算计较,冷哼了一句:“行了,你们小两口的事我们这些做老的就不跟着掺和了,小子,我沈家并不是不明事理的老顽固,你陪我女儿好好说说话,我们先走了。”
    说罢,便起身离去,剩下的子侄见到家主都走了,自然也不会再留下来,也跟在身后默默的离开了。
    片刻之后,就只剩下了沈灵儿与孔雪儿两人。
    朱雄英单膝跪地,趴在沈灵儿的腿上,腻歪道:“灵儿,我都想死你了,我爹说成亲之前不让见面,再不见面我都要思念成疾了。”
    孔雪儿下意识的堵住自己的耳朵,嘴里念叨着:“我听不见,我听不见。”
    沈灵儿俏脸微红,轻轻推开赖在自己腿上的朱雄英,关心的问道:“这次去朝鲜危险吗?”
    朱雄英自信的摇摇头,安慰道:“放心吧,不危险,朝鲜的战力与北元相差太远,我这次去用不了多久就能平定朝鲜,回来与你完婚。”
    虽然听到不危险,沈灵儿还是有些不放心,叮嘱道:“好,那你记住,到了战场一定要加倍的小心,不许受伤。”
    听着沈灵儿无微不至的叮嘱,朱雄英的心里像喝了蜜一样。
    又说了会话之后,朱雄英才离开了沈府。
    原本他还想多待一会,但是皇上晚上设宴,为所有即将出征的壮士饯行,他怎么说也该回去准备一下。
    刚回了吴王府,就看到徐子卿那张清冷的脸。
    朱雄英哈哈笑道:“我就知道你会回来。”
    徐子卿有些歉意的道:“殿下,抱歉哈,天枢在辽东的眼线都布置在奴儿干都司一带,没能提前发现朝鲜的异动,让大明牺牲了数万将士,实在是不该。”
    朱雄英漠然,拍了拍徐子卿的肩膀,沉声道:“这不能怪你,谁能想到朝鲜会突然发难呢?辽王的伤势如何?”
    徐子卿还是有些内疚,声音有些低沉:“辽王的是左腹中了一刀,但是万幸,经过救治已经没有大碍了。”
    听到辽王没事,朱雄英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虽然朝廷有邸报,但是还是听过了天枢的汇报,他才能放下心。
    “如今辽东是什么情况?”
    徐子卿有些担忧的道:“武东军损失大半,只剩下将近两万人,要不是靠山军赶到,只怕后果不堪设想,如今辽东在长兴侯的指挥下,已经站稳了脚跟,朝鲜军队已经撤退,不过朝鲜军的战力确实不高,损失远比武东军多,差不多折损了五万多人,这还是占着偷袭的便宜,要不然会损失的更多。”
    朱雄英点了点头,这个结果和他自己推算的差不多。
    既然朝鲜军的战力这么差,那就好办了,放下了心里的大石头。
    朱雄英打趣道:“行了,既然你回来了,那今晚皇爷爷设的宴会,你就跟我一起参加吧,皇祖母也在,总是念叨着你。”
    原本徐子卿是想要拒绝的,毕竟他生性淡泊,不怎么愿意与人交流。
    但是听到马皇后的名字,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对于这位仁慈的贤后,他内心也是十分憧憬的。
    简单交代了一下王怡雯自己走后,吴王府需要注意的地方,朱雄英便带着徐子卿进宫了。
    紫禁城,武英殿。
    武英殿原本是天子犒赏得胜归来将士的地方,但是朱元璋嫌麻烦,吃个饭哪来的这么多讲究,所以每次设宴,地址都在武英殿。
    殿内,朱元璋与马皇后端庄的坐在主位,下首的两个位置是朱标与朱雄英的,毕竟他们两个一个是太子,一个是大明最尊贵的亲王。
    再向下才是一众国公与内阁大臣。
    在徐子卿跟在朱雄英的身后走进大殿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其实徐子卿是朱雄英的幕僚这件事,从来就没有掩饰过。
    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没有人知道徐子卿真实的身份,大家都比较好奇这个青衣道人,直到那天陛下在河南喊了徐子卿一句徐先生后,大家才知道徐子卿不是一个普通的道人,大家都比较客气的向他打着招呼:“徐先生好。”
    徐子卿也有些尴尬的挨个回复,马皇后知道他的性格,便挥了挥手,让他过来。
    徐子卿这才如释重负的来到马皇后身边。
    “怎么样?不太习惯这种场合吧?”
    马皇后笑吟吟的问道。
    徐子卿叹了口气,低声道:“贫道确实不太适应,皇后娘娘最近身体可好?”
    马皇后如今面色红润,丝毫看不到曾经病怏怏的样子,很有精气神的道:“本宫的身体很好,倒是你和英儿,你们两个都是有大志向的人,这么多年为大明做了不少事情,你又不喜入朝做官,也不喜欢金银俗物,本宫也不知道该给你些什么。”
    徐子卿洒脱的道:“皇后娘娘言重了,子卿一生所求不过是国泰民安而已,见到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贫道就已经心满意足,娘娘不必为贫道费心。”
    马皇后笑了笑,她就知道徐子卿会这么回答,也不勉强,命人搬来一张椅子:“你这孩子总也不进宫,今天就坐在本宫身边吧,明日你与英儿就要一同赶往辽东,一定要注意安全。”
    徐子卿本是方外之人,七情六欲本就淡泊,但是听着马皇后的唠叨,他的内心也是涌入一股暖流,认真的听着。
    在场的众人见到皇后对传说中的徐先生这么友善,不由得都对他好奇起来。
    蓝玉拨开其他人,凑到李景隆的身边,一把搂住他的肩膀,低声问道:“李小子,你跟在殿下的身边最长,你可知道这徐先生是什么来头?他是吴王的幕僚吗?”
    蓝玉的力气本来就大,这一巴掌疼得李景隆龇牙咧嘴,连忙叫痛道:“唉唉唉,蓝帅,咱有事说事,别动手。”
    蓝玉叫他是真疼,不满意的松开了他,嘟囔道:“你小子身子骨怎么这么单薄?就这么喊疼?”
    李景隆撇了撇嘴,盯着蓝玉那蒲扇般的大手不敢还嘴,只能低声道:“蓝帅,这徐先生可不是幕僚那么简单,他可是殿下的左膀右臂,堪称手足兄弟啊。”
    听到李景隆这么说,在场的人都对徐子卿刮目相看。不管怎么说,这个道人绝对得罪不起。
    酒过三巡后,朱元璋提起酒杯,轻咳了两声。大殿之内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纷纷举起酒杯,等待朱元璋接下来的话。
    “这杯酒,咱敬徐辉祖这小子,你不日即将远行倭国,那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你爹为了大明冲锋陷阵一辈子了,到老也还在漠北那种苦寒之地为国尽忠,你呢,年纪轻轻也要为国家远行,咱心里不好受啊,你从小就没有李景隆那小子机灵,周正不知变通,这次去啊,你也学的机灵点,不管倭国那边怎么样,有危险就直接回来,你能活着回来,比什么都强。”
    说完,就将面前的酒水一饮而尽,殿上众人同饮。
    所有人都能体会到朱元璋现在的心境,他没有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将自己当成了一个长辈,在对后辈进行叮嘱。
    徐辉祖跪在地上,语气哽咽道:“陛下放心,我魏家世世代代守护大明,绝不会让陛下失望。”
    朱元璋接着倒了第二杯酒。
    “这杯酒,咱敬你蓝小二,别看你现在身强力壮的,但是从小就跟在咱身边,你身上有多少伤,你自己心里知道,咱心里也有数。以前咱总是骂你,现在也骂不动了,你现在是这些孩子的靠山了,此去漠北,你就是咱大孙儿最坚实的后盾,你一定要顶住了。”
    蓝玉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掷地有声的道:“回陛下,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托,定保吴王殿下安全!”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这杯酒,咱敬咱大孙儿,你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咱都看在眼里,你的心里有着百姓,你愿意为了大明付出,你也有能力给大明的百姓更好的生活,此去东征朝鲜,一定要注意安全,等你得胜归来,咱有一份大礼等着你。”
    朱雄英也郑重的起身,恭敬的道:“皇爷爷,孙儿定当踏平朝鲜,犯大明者,虽远必诛!”
    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引起一众大臣的共鸣。
    紧接着,朱元璋倒了最后一杯酒,目光柔和的看向自己的儿子。
    “最后一杯酒,敬咱的太子,咱知道你有能力,有才华,有魄力,但是因为咱这个开国皇帝残忍弑杀,你不得不收敛锋芒,做咱的刀鞘,因为有你在,大明才日渐稳固,没有你的付出,就没有现在的大明,此去云南,我儿尽可以展开手脚,施展你胸中的抱负,这些年委屈你了。”
    朱标的眼中已经噙着泪水,这些年来,他的父皇一直都懂他,知道他的才华,知道他的隐忍。
    此刻的朱标内心五味杂陈。久久不语。就连马皇后都满眼心疼的看向朱标,那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亲眼看见一个壮志凌云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处处隐忍的太子。
    最后,朱元璋叹了一句:“诸位,放手去做吧,大明永远是你们的后盾,今天走出去几个人,就要回来几个人,这是圣旨,等你们回来了,咱还在武英殿,请你们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