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开诚布公
作者:扎小瓜   媚青骨最新章节     
    江汉之微微点了点头:“我现在相信,皇帝的确如你所说命在旦夕,不然石守渊不敢许我以相位。”
    “他还向你隐瞒了一件事,”百里嚣往桌上放下一卷纸,“这是刚从青州拿到的檄文。”
    江汉之展开檄文,拿远了些,眯眼细看:“清君侧,诛奸佞?”
    他将檄文内容徐徐看完,叹笑:“指鹿为马,颠倒黑白,谁能想到,有一日兰啸天也会打出这样的旗号。”
    百里嚣道:“兵部昨晚派出的探子,想必早间也已拿到了这份檄文。”
    江汉之将目光从檄文移开:“石守渊请我回朝,一是为了安抚人心,二是为了表示清白。他为相三年,一直受兰啸天打压,在朝中根基不深,今日这手以退为进,做得还算不错。”
    百里嚣听他夸赞石守渊,笑了下:“江大人心胸宽广,在下佩服。”
    江汉之细细瞧他两眼:“昨晚你说,你此次进京是想通过石守渊与大衍结盟,但我看你现在的态度,似乎对此人不以为然?”
    百里嚣道:“恕我直言,这回来大衍,让我大失所望。”
    “哦?”江汉之不动声色,“为何?”
    百里嚣道:“大衍占据中原最富饶之地,本应保一方百姓安居乐业,但我一路行来,除了京城与邻近一些州府,其他地方随处可见流民,大片田地荒芜,可见大衍的国力并非如传言一般强盛。”
    “大衍立国二十年,真正平息战乱不过近七八年时光,民间休养生息还需一段时日。”江汉之道。
    “若是上一任皇帝,或许还有机会,但现在这个皇帝,”百里嚣冷笑一声,“可不是什么好皇帝。”
    江汉之淡淡道:“时也运也,先帝只此一子,如之奈何。”
    “皇帝如此,官员更是不堪。”百里嚣道,“外面还在闹灾,京城就忙着给皇帝贺寿,我随献礼的队伍进京,在皇城门口见识了不少奇珍异宝,大衍的官员不是没有才干,而是将这样的才干用到了讨好皇帝上。”
    他言辞犀利,江汉之沉默半晌,点了点头:“你说得没错。”
    百里嚣又道:“我原以为宰相石守渊只是受兰啸天打压,才不得不伏低作小,但这几次看他言行,得势时难免忘形,遇到祸事又想找人背锅,实在不配称为一朝之相。”
    江汉之摇摇头:“他之所为,不过是常见的为官之道罢了。百里将军看不惯,是因为西南军以你为首,你无需看任何人眼色。”
    “文官之道我不懂,”百里嚣道,“但我能成为西南军之首,不是因为谁的提拔,而是一刀一刀才拼到今天的位置。”
    江汉之看了看他:“官场的明争暗斗无需利刃,也会封喉,百里将军掌管西南十一州,像这样的官员应当见过不少,为何对大衍的官员如此挑剔?”
    “江大人怕是看错我了,”百里嚣道,“我们西南军的人各司其职,与官员周旋之事,我一向交给旁人打理,我的性子不太好,若直接出面,怕三两句没说完,就先把人砍了脑袋。”
    江汉之缓缓道:“你不像酷虐嗜杀之辈。”
    百里嚣掀唇一笑:“也许是我伪装得好。”
    江汉之面对他的笑容,微微一哂:“愿与属下分享权力的君主,我见过的不多,若西南军真如你说的那样,是西南军之幸,也是西南百姓之幸。”
    百里嚣敛了笑:“江大人称我为君主,未免太抬举我了。”
    “难道百里将军没有称王之意?”江汉之仍旧是那副老态,唯有眼中泛出几分光亮,那是历经沧桑以后的睿智与淡定,“你现在不称王,只是因为时机未到。若是后平、南阳、大衍这三地之中,有任何一地为你所得,你即使不想称王,你的属下也不会答应。”
    百里嚣这下彻底没了笑容,他认真地看了看眼前这位老者。
    “雁安宁也问过我,是否有北上之意。”百里嚣道,“她不愧是你的外孙女,与你的想法一样。”
    “那你是如何答她的?”江汉之问。
    “我告诉她,与其期待天降仁主,不如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百里嚣想起当时的对话,眼底漏出一丝笑,“我得感谢她没去告发我。”
    江汉之看着他的笑容,面色一动:“你连这种话也敢告诉她?”
    百里嚣坦然道:“我昨晚对江大人说过,我与她相交莫逆,无话不说。”
    江汉之面色不变:“仅凭一枚印章就想证明你们的交情?”
    百里嚣想了想:“昨晚走得急,不如今晚我让她给大人写张字条?”
    “不必了。”
    江汉之示意管家给二人换了两个杯子,重新倒上温热的茶水,“安宁已经给我传了消息。”
    百里嚣诧异地挑了下眉:“难怪江大人今日的态度与昨晚不同。”
    他不知雁安宁给江汉之说了些什么,但可以肯定,江汉之对他的信任远超昨晚。
    “石守渊来访时,江大人让我待在隔间,也是故意的?”百里嚣问。
    “石守渊见我,有他自己的打算,而我见他,却无不可对人言。”江汉之道,“我们江、雁两家对百里将军而言,已经没有什么秘密,无论你想与大衍结盟还是另有所图,我们都拦不住你,又何必再拦。”
    百里嚣若有所思:“雁安宁给你的消息还说了什么?”
    江汉之想起外孙女从宫中送出的长信,神情莫辨。
    “她将你与她结识的经过细细说了一遍,”江汉之道,“与你昨晚所说,相差无几。”
    百里嚣不放弃地继续追问:“没有更多了?”
    江汉之看着这位执拗的青年,眼角抽动了一下。
    雁安宁除了正事,旁的一字未提,可他是过来人,怎会看不出百里嚣每每提起外孙女时,眼神别有深意。
    江汉之不是古板之人,一向以儿孙的荣耀为傲,尤其是雁家的外孙与外孙女,竟比江家的孙辈更出色。
    雁长空自不必说,将门虎子,少年英才,雁安宁更是打小就聪明伶俐,颇有见地。
    这样的孩子放在别家不用人操心,但放在自个儿家,难免就让人摸不透她的心意。
    且不说她如何与百里嚣交好,单就她与百里嚣相识一事就出人意料。
    百里嚣人品如何尚待观察,但从他对石守渊的态度来看,不像阴险狡诈之辈。
    江汉之想起自己为外孙女错牵的那桩婚事,又是一叹。
    他在这事上已有过一次识人不清,眼下还是莫要横生枝节为好。
    安宁不提,自有她不提的理由,他这个做外公的索性假装不知,替她多盯着些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