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老人的忧愁
作者:迷茫茫   开局绑定万界买菜APP搞玄学最新章节     
    黄秀丽是贵省偏远山区里飞出的金凤凰,十八岁那年考入了全国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在寨子里人都觉得秀丽八成要留在城里时。
    这年毕业的黄秀丽,拒绝了很好的工作,毅然决然回到了老家—贵省黔东南州出了名的贫穷寨子苗安寨。
    大学毕业的黄秀丽,经过考试,成功上任苗安寨的村书记,学识丰厚,见过世面,了解外界情况的黄秀丽,在上任第一年,就响应国家政策,因地制宜,解决当地贫困问题。
    苗安寨地处半山腰,周围是连绵的群山和茂密的森林,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层层叠叠的梯田间,佝偻着脊背耕种的老人,背着竹篓上山采摘的老人,每一个路过的人都会跟黄秀丽打招呼。
    黄秀丽一路走,一路吆喝着在村喇叭里喊过的话:“晚上吃过晚饭后,六点半,六点半,寨子里的活动室等大家啊。”
    此起彼伏的迎合声响起,黄秀丽抹了把汗,继续往山上走,寨子的最后面,也是最高处,是刘阿婆的家。
    熟门熟路的在吊脚楼下看了眼,意识到刘阿婆肯定没在家,应该是去山上摘刺梨,这是黄秀丽给村里老人找的一条出路。
    年轻点的,手艺还行的,统一在寨子里的苗绣纺工作,黄秀丽通过短视频和自媒体,将偏远山寨里的传统技艺宣传出去,让寨子里的人有了比以前更多的收益。
    而老人们,每年下半年上山采摘野生刺梨,在市场上干果能卖到三十五到五十元一斤,也能让这些老人有点进项。
    在门口没等多久,山路上出现一个身量矮小瘦削的老太太,背着个有两人宽的背篓,行动间颤颤巍巍。
    黄秀丽赶紧上去接过,要不是这两天练了练气诀,她觉得自己能被筐子压倒,哪怕这样,她也是咬着牙,浑身使劲儿才能背动。
    刘阿婆在一旁担心的扶着,嘴里是不停的感谢。
    将筐子卸在门口,黄秀丽接过刘阿婆倒的水,一口喝完,重重叹了口气,她看着还没她高没她胖的老人,眼底涌上一股酸涩。
    刘阿婆七十多了,耳背得厉害,黄秀丽就是担心她没听见广播才找过来,这会屏住一口气,扯着嗓子喊:“阿婆,晚上六点半,活动室里去啊。”
    刘阿婆摆摆手,也大声回复:“不去了,不去了。晚上编点筐子,明天去镇上卖。”
    黄秀丽抿紧嘴唇,想到刘阿婆的情况。
    刘阿婆的丈夫去世的很早,好不容易将儿子拉扯大,儿子去了城里工作,结婚成家,刘阿婆心头总算是放下重担。
    过了些年,有了孙子,她偶尔也过去含饴弄孙,日子虽节俭,但一家人开开心心。
    去年年初,小孙子得了病,什么病刘阿婆不懂,黄文秀几番打听,只听说是癌症,儿子儿媳一个忙着挣钱,一个忙着照顾孩子。
    刘阿婆悄无声息的回了家,只因听说寨子里给老人们找了份活,采摘野生刺梨,村里代售,而且寨里她还有几亩田,种田种菜足够养活自己,还能多挣点钱给孙子看病。
    往常上面有些活动,黄秀丽都不会来找刘阿婆参加,因为她知道刘阿婆没有闲的时候,白天种田种菜,采摘刺梨,编筐扎扫帚,做不了苗族刺绣,就给村里人蜡染时帮忙,只要是挣钱的活,刘阿婆都不会放过。
    国家下发文件时,黄秀丽也有些怀疑,但是她自个练了两天,真觉得练气诀是有用的,于是便想起寨子里不少年纪很大还要自食其力的老人。
    黄秀丽借着擦汗的功夫,使劲揉了把酸涩的眼,重新挂上笑容大声喊:“阿婆,我跟您说。这是国家要求的,让我们一定要告诉老百姓学会,是一个健身操。能强身健体,您练了身体更好,也有力气干活是不是,别因为身体不好耽误咱们挣钱。”
    刘阿婆不懂什么是健身操,但她知道国家是不会害她的。
    当年村里宣传买社保时,她家那口子还在呢,不顾村里其余人的劝说,执意给两人买了社保,直到现在她一个月还能有千把块的养老钱,这都是国家的好。
    国家说能强身健体,那肯定能,再说身体好了,也能多活几年,给孙孙挣钱看病,给儿子也减轻负担。
    刘阿婆接过水杯,冲着年轻村官回应着:“放心嘞,阿婆吃完晚饭就去。”
    章小米在特别办事部里,看着这两天网上的各种宣传推广。
    不光是华媒体,就连电视上的央视频,都在七点的新闻时间推广了练气诀。
    抖抖达人,笔记博主,热搜红人,纷纷加入到【谁能坚持练完练气诀】的接力中,练气诀一时间火遍了大江南北。
    政府单位也跟房产销售似的,每天早上正式上班前,所有人在大院里集合,集体打一套练气诀,在哆嗦着腿回办公室工作。
    各大综艺节目,连夜修改主题,录制剪辑速度飞快,争分夺秒上线了以锻炼身体养生为主的新一期综艺,背景底色都离不开练气诀。
    章小米放下手机,看向高部长,问出了心心念念地问题:“领导,那些偏远山区,没有看视频看电视习惯的人,能知道吗?”
    高部长明白她的意思,解释道:“文件视频下发到各村,县里镇里也将下面的领导干部召集开会,务必教会留守家乡的老人们。”
    章小米点点头,不知道能有多少老人能学会能学到,华国还有很多老人,他们还需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挣取活命的钱,甚至是治病的钱。
    年迈的身体不再能支撑重体力劳动,而现实的生存需要摆在眼前,或许使他们增强几分身体素质,也能让他们力气大点,力气大点也能多干点活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就在章小米忧心忡忡的时候,章老爷子跟组委会说明情况,递交了退出评委席的申请。
    回家的路上,鬼使神差的,他令司机调转车头,前往章家私房菜的四合院。
    在胡同口下车,章老爷子背着手往里走去,盯着青石地砖,他心里却是想着回京市二十多天来的情况。
    他手上是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股份,那是一位以食结缘的老朋友带着他做的投资,这部分,囡囡签过字,转给她没问题。
    问题却出在店里,他想归拢账目,捋清供货商和客人名单,将店里人都理清了,再交给囡囡,这个过程是顺利的,但总感觉有几分奇怪。
    店里一直是他大徒弟掌勺,对于老实的大徒弟他是一百个放心,但这孩子就是太老实了,手艺行,但其余的,即便作为师父,也不能硬夸。
    怀着复杂的神情,走过胡同的拐角,第一家是他收购后改建的停车场,此时门口的栅栏处,站着两人。
    章老爷子眯起眼睛看,一人是他的老兄弟何老,一人是现任掌柜,既是何老的徒弟,也是何老的远房侄儿。
    何老脸色肃然,嘴巴动得飞快,他的掌柜却低着头看不清神情,一声不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