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抓瞎的汤司令
作者:烧烤摊的馒头   抗战川军崛起最新章节     
    位于兰陵西北的会宝岭一带,距离枣庄仅有三十多公里。
    不过这里山高林密,进出道路有限是一处非常好的藏匿地点。
    北上的四十七军,就选择的该地进行战术隐蔽。
    为了隐蔽行踪,四十七军下足了功夫。首先是行军的问题,四十军选择人迹较少的道路,同时选择夜间急行军。而对于遇到的行人,只能说声对不起了,全部看管起来。
    当然为了避免一些必要的麻烦,这些看管起来的行人选择将其征召作为随军的民夫。当然钱粮上不会少对方的,明晃晃的现大洋也减轻了他们的不满。
    其次是吃住的巨大需求,四十七军选择携带大量的干粮,避免太多的炊烟暴露自己位置。
    另外住的问题上,大量帐篷在林中支立起来。虽然在这初春的山区还带着寒意,但士兵身上厚厚的棉衣帮了大忙,并不是不能凑合。
    除此之外,山区的村落也能提供大量的帮助,例如热水、以及炒制干粮等方面。
    而且对于进出山口的道路,四十七军也派人看管起来。许进不许出,陌生人直接都看押起来,让日军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躲藏在这里的四十七军。
    “部队情况怎么样?”
    此时在作为临时指挥部的周家岗村,彭刚开口询问起部队的情况。
    “还好,因为我们提供的大量棉衣,生病的士兵极少。至于干粮的储备,我们还有五日所需,目前还不需要担心粮食的问题。如果再加上士兵自己携带的七日干粮,至少保持十日之内是不成问题的。”
    此时军需处长李长顺回答着彭刚的询问。
    “很好,你们军需处接下来做好士兵的住处等问题。”
    “好的,军座。”
    将军需处长打发走之后,彭刚起身来到作战室内内。此时参谋长捷克老头斯沃博达此时正带着一帮参谋们,在忙碌着。
    “我的参谋长,目前枣庄那边是什么情况?”
    彭刚一开口就关心目前战场最重要的枣庄情况。
    “彭,目前枣庄焦山那边,你们的二十军团正与日军第十师团交战。另外有消息称,日军的116师团主力已经过了藤县,即将抵达临城。如果日军有了生力军增援,二十军团就有麻烦了。”
    “是吗?”
    一听斯沃博达的话,彭刚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虽然他与汤恩伯没有什么交流,但是对方已经成为目前徐北战场中日军队的重要角力点。
    如果二十军团撑不住,那么就会带动其他军队在徐北战场进入极大的劣势。如果对方能撑住,中国军队的反击也会顺利展开。
    “另外临忻方面也有消息传来,59军已经从邳县北上支援临忻。这是一个好消息,至少能保证临忻这边的日军部队,短时间不会参与到枣庄这边的战斗。另外淮河一线的战斗,目前已经进入相持阶段,日军暂时没有好办法突破那边守军的阵地。”
    老头将最近这两天收到的消息一一告知了彭刚,至于为什么是这两天的。因为彭刚这两天下部队去了。主要是看看士兵们的吃住情况以及精神状态,这对四十七军来说非常重要。
    作为一支部队的主官,需要随时掌握部队的基本情况。才能根据部队的状态,决定投入战场的时机。这是一个指挥官的基本要求,也是彭刚从这帮欧洲顾问身上学到的经验之一。
    “这么说来,目前我们只需要关注枣庄的二十军团就可以了。”
    “是的没错。我们只需要关注在枣庄的战斗即可。不过接下来该什么时候投入我们的四十七军,这就需要李司令官的判断。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如果他想获得一场战役的胜利,那就必须让枣庄的日军继续加大投入的兵力,而且防守的二十军团必须顶住敌人的进攻才行。”
    “这个应该可以吧,毕竟二十军团也是国军的精锐,守住阵地应该没有问题。”
    斯沃博达这位捷克老头的判断一点也没错,对于变成现在战局核心的焦山战场。
    此时在焦山指挥部内,看着递上来的伤亡报告,汤恩伯感觉坐如针毡。这短短几天时间,他的二十军团就在与日军交战中伤亡过万。同时装备的损失也不小,在日军重火力以及空中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二十军团的炮兵损失也不小,其中最重要的重炮部队,在战斗中损失了六七门重炮,这看的汤恩伯直跳脚。
    要知道这支配属给他的重炮部队,可是韩复渠放弃山东的诱因之一。这短短几天的战斗,就损失了三分之一,怎么能不叫人头大。
    “给老头子发电报,将我二十军团的目前的情况告知对方,说的严重一点,然后让李宗仁派兵增援我们。”
    “是。”
    作为心腹兼得意学生汤恩伯的电报,非常有效果。在当天下午,李宗仁就收到了来自郑州的电报。
    “李长官,郑州来的电报。”
    从通讯军官手中接过这份电报,李宗仁一看就发现是来自某人的催促电报。要求第五战区立刻派出有力部队,增援焦山。
    “李长官,委座的电报,我们该怎么回复?”
    身为参谋长的徐祖诒,此时开口询问司令官李宗仁。
    “给郑州发电报,告知他们,目前焦山的战斗,对我第五战区非常的重要。只要二十军团挡住日军的进攻。我可以保证带来一场胜利,还请等待几日。”
    一听李宗仁的话,身为参谋长的徐祖诒吓了一跳。不过仔细一想,也觉得很合理。敢于反驳委座命令的人,在国府可能也就只有眼前这位李德邻。
    不过为了慎重起见,他开始多问了一句。
    “就这样发?”
    “就这样发。”
    “好,我这就安排人去发。”
    徐祖诒急忙派人给在郑州的委座发电报了,当然还会有一封他自己的私人电报。
    他李德邻可以直接反驳委座,他这个小小的参谋长哪来的胆子。为了避免可能的怒火伤到自己,还是发份电报解释一下。
    “委座真这样说?”
    “是的。”
    第二天,二十军团指挥部内,看着从郑州发来的电报,汤恩伯有些不敢相信。这封电报委座以个人的身份,要求他汤恩伯必须在焦山坚决挡住日军的进攻。甚至在电报的结尾上,还使用了党国不会忘记他们的字眼。
    此时接到电报的汤恩伯,内心有话吐不出来。早知道就不该给委座发电报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委座要求他在焦山坚持,那他就根本没有退路了。
    “命令部队,从我起各部不得后退一步,敢于撤退者军法从事。”
    汤恩伯没办法,只能下死命令要求部队严守焦山。
    “是。”
    随着他的命令,二十军团与日军的战斗更加的猛烈了,没有退路的焦山守军,此时拿出拼命的架势,与日军交战。
    以至于116师团主力抵达焦山,依然没能撼动焦山守军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