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北上支队
作者:烧烤摊的馒头   抗战川军崛起最新章节     
    “唐式遵这个龟儿子,他怎么敢这样做。”
    此时在四十七军的军部内,一干军官们做事都小心翼翼,生怕引火上身,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发这么大火的军座。
    此时在作战室内,彭刚的怒骂声依然透过房门传来。
    “立刻给在武汉的军事委员会发报,告知他们二十三集团军部队弃城而逃,导致我军侧翼暴露,请求军事委员会惩处。”
    让彭刚出奇愤怒的原因,除了他口中所说的这些之外,其实还有其他原因。
    首先在军事上,因为下游的芜湖被占据,导致由四十七军后续部队,根本没办法增援当涂,这为四十七军在当涂的部队,增加了不少变数。
    此外二十三集团军在芜湖的部队不战而溃,在川军中开了一个坏头,败坏了川军在国内的名声。
    其实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芜湖旁边是他彭刚的四十七军啊,大家同属于川军,而且平日关系还不错。在如此时刻对方不战而退,这不是坑他四十七军吗?
    作为川中同僚,这么做他唐式遵可有考虑过川中对其的看法。
    “军座,这份电报不可。他唐子晋不仁,我们四十七军可不能不义,不然会让其他人看我川军笑话的。而且军事委员会那边,肯定会非常愿意看到我们起争执。”
    此时李山亮连忙上前劝说,对方摆烂,他们四十七军可不能有学有样的和对方纠缠。川军各部眼睛都是雪亮的,此时对方的做法只会让自己自绝于川中各部,他唐式遵名声什么都丢尽了。
    而且关键是上报军事委员会,可能没有效果。
    现在武汉方面肯定愿意利用四十七军的上报,来瓦解川中各部。
    李山亮的话,让彭刚内心的怒气慢慢平息。
    “让我考虑一下。”
    此时冷静下来的彭刚恢复了理智,此时一番考虑之后,他不得不承认李师长说的没错。
    自己是瓷器就别和瓦片碰了,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
    “让特务团派出一个连前往慈湖镇,接替465团的一个营,命其归建。告诉465团的高团长,花桥工事必须在今天内完工。另外让464团和303团各抽调一个营,作为军里的预备队。”
    “是。”
    针对当涂接下来面临的威胁,彭刚果断的调整了之前的军事部署。现在国崎支队被打得元气大伤,那么再在小青山、坨塘两地放两个团的兵力就有点多了。
    而且花桥一带地形平坦,对于防守一方的压力可不小。要是手里没有足够的预备队,这可能造成灾难。
    “另外给斯沃博达将军发报,告知其芜湖被日军占据的消息,让其带领182师还有185师有力部队,从铜陵上岸逼近芜湖做出攻击的姿态,从而给我部缓解压力。”
    此时四十七军大部已经抵达武汉了,他们在汇合了从南充而来的五千多名新兵以及一大批弹药之后,正准备乘坐船只顺江而下支援彭刚这边。
    说起来非常好笑,四十七军的部队目前被分为三段,先锋178师以及一些军属部队已经在当涂作战了,后面的大部队还在武汉等着坐船过来。至于尾部则是由机步旅、汽车团、辎重团组成,由大批汽车马车等组成的部队才从太原方向南下。
    造成队伍如此脱节,主要还是四十七军大批的汽车畜力车等太占地方了。别的不说,就以汽车团来说,三百多辆各式卡车需要至少七列能拉20节平挂车箱的列车,更别提人员车辆更多的机步旅,其至少需要十三列火车才能将其装走。
    当然这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则来自阎老西。这位山西老扣尽量拖延机步旅的脚步,试图让机步旅多训练他新打造的机步团。
    没错,这支部队就是阎老西以四十七军机步旅为模板,打造的日械机步团。在忻口见识过机步旅超强的突破能力之后,这位山西王就想要自己也组建一个。
    正好泥河之战后,一堆被击毁的日军坦克给了他思路,尤其是在得知四十七军坦克维修部队还能将日系坦克修复部分之后,这位阎老西就都动了心思。
    后来才有了其花钱购买这批日军坦克,还让机步旅手把手教他的部队开坦克,训练自家部队步坦协同作战等各式内容。
    如果不是四十七军被突然调走,阎老西完全可以让机步旅将他的简装机步团带出来。
    不过可惜四十七军在忻口战役打完后没多久,就被要求南下,不过幸好机步旅装备太多需要最多的列车运输,所以被排到最后。而阎老西也悄悄的耍了一个手段,同样减缓了机步旅的运输速度。所以这才导致,目前四十七军被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在相隔上千里距离的奇闻。
    “派人告知李县长,让他们动员速度加快,当涂城内居民必须全部离开。想要过江我们免费送其过江,想去乡下躲避的同样也可以。”
    此时彭刚说起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当涂县城的疏散居民的工作。其实这个疏散当涂居民的工作,也是也是姑溪河工事的一部分。
    因为当涂四面都有护城河,而且当涂还是两层护城河,不过不管是内城还是外城,其南面的护城河就是姑溪河。
    这也导致当四十七军以姑溪河为防线时,整个当涂都位于日军火力打击当中。所以必须将当涂城内的居民撤出来。
    彭刚在当涂城内不断调整着部署,由23旅团组成的北上支队,此时正浩浩荡荡的沿着道路向着当涂而来。
    此时在不远处一座破败不堪的民房内,有人正用望远镜观察着行军的日军。同时他一边数着,一边计算着。等这队日军过去之后,他才对身边同伴开口道。
    “赶紧向当涂发电报,刚刚日军一个大队的兵力通过了年陡镇,正沿着公路向当涂而来。”
    “老于,这已经是过去第二支日军部队了。”
    “是啊,日军十八师团应该是派兵北上了、”
    在10日这一天,不止一处特务团的侦查分队向当涂的四十七军汇报,日军大批部队向当涂而来。根据情报的汇总,最终计算出,这支日军北上部队高达八千多人,而且还有不少的坦克大炮等重装备。
    花桥防守的465团,此时责任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