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当涂保卫战(中)
作者:烧烤摊的馒头   抗战川军崛起最新章节     
    “撤退!撤退!”
    日军指挥官此时高呼撤退,一众被压在阵地前的日军士兵,立刻向后撤退。
    虽然在撤退途中,被阵地的中国军队又击倒了好几人,但是在火炮机枪的掩护,依然非常顺利的退了回来。
    不过阵地前倒下的一百多名日军,却宣告了这次三个中队规模的进攻,损失也不算小。
    “敌人退了,敌人退了。”
    等枪炮声平息之后,阵地传来了一片欢呼声。不过这些欢呼声主要来自新兵,对于已经经历过娘子关战役和忻口战役的464团的老兵来说,这样的战果根本不算什么。
    “好了,赶紧准备加固阵地,小心一会小鬼子又攻过来。”
    于是在老兵的带领下,464团的官兵赶紧加固之前被炸塌了的工事。
    “非常成功的一场防御战,非常的精彩。枪法很准,也没有惊慌失措的士兵。知道合理的使用机枪火炮,果然是训练有素的四十七军。”
    此时在日军阵地上,国崎登称赞着眼前敌人的表现。
    “对不起,辜负了少将你的期望。”
    此时步兵十一联队联队长高桥有信,此时羞愧难当的低头向观战的支队长国崎登低下了头。
    “没关系,一场战斗的得失并不要太过于在意。只要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就可以击败眼前的对手。而且别忘了,眼前这支中国军队可是击败师团并且俘获板恒师团长的存在,不能与其他中国军队相提并论。”
    国崎登的话,让高桥有信十分的佩服,不愧是旅团长,面对击败他们第五师团的仇敌,居然还能如此沉着冷静。
    只不过他并不知道,这位日军第九旅团的旅团长国崎登此刻内心十分的后悔。因为他已经知道眼前这支四十七军,是六日晚上才抵达的当涂。
    而他们在五日就占据了水阳,如果动作快一点,当涂早就被他们占据了,而不是面对已经修筑完工事的四十七军。
    都怪之前他太体恤士兵了,想到士兵们在淞沪作战多日,已经太疲惫了,所以这一路走走停停,给了他们太多放松的时间。
    国崎登的后悔,不过是猫哭耗子假慈悲而已,被国崎支队祸害的村镇,肯定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寝其皮。
    “报告,春上联队长发来电报,他们在坨塘一带遇到中国军队的阻击,他们无法击败守军,等待旅团长阁下的指导。”
    当国崎登与高桥联队长交谈的时候,通讯军官立刻将四十一联队的情况报告了过来。
    “让春上联队做好准备,我会让山炮第三大队以及工兵大队前往支援。”
    “给骑兵第二第三中队发电报,让他们派出部队,搜寻敌人阵地的空隙。”
    “给方面军发报,我们支队在当涂发现四十七军有力部队,请求空中部队的指导。”
    随着国崎登一道道命令的下达,整个国崎支队开始动了起来,势要与四十七军一争高下。
    当国崎登不断调兵遣将的时候,作为其对手的彭刚,此时也不得空闲。
    “根据军座你的要求,我们参谋部制定了关于当涂的防御计划。首先我们将防御的重心放在东面和南面的日军,我军目前已经在小青山、坨塘、新桥、作为防守的要点,已经布置了303团、464团、465团欠一个营进行防守。
    此外岱山、围屏山、向山镇、慈湖镇作为北面以及东北面的支点,特务团已经分散在这些地方进行重点防御。这些环绕当涂的军事要点,足够构成完整的外围阵地。
    另外考虑到我们南面是日军十八师团、东面是日军国崎支队,这两个方向的日军规模高达2.6万人,而我军只有1.7万人,并且日军不仅在兵力以及装备都远高于我军,所以参谋处也制定了合理的防御计划。其中南面的小青山、新桥,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放弃,而依托姑溪河防守日军的进攻。
    另外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北面的采石河也需要在重点修建工事,所以姑溪河采石河将是下一阶段需要修建防御工事的重点地段。目前这些防御工事需求量很大,对我们的压力不小。”
    此时在四十七军作战室内,参谋处郭处长此时对着彭刚等人讲述着参谋处制定的作战计划。
    与其他国军不同,彭刚非常重视参谋工作。还有名为顾问团长实则参谋长斯沃博达将军的重视。四十七军的参谋处,云集了大量有能力的参谋军官。这些参谋军官在捷克顾问团的帮助下,成长非常快,目前已经能够独立拿出一个非常出色的作战方案了。
    等郭处长讲完之后,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彭刚身上,此时需要他这位四十七军掌舵人拍板的时候了。
    “这个方案不错,就依照这个方案执行。”
    “是。”
    等其他人都离开之后,作为178师师长的李山亮,此时靠过来小声的说道。
    “军座,我认为这个方案需要慎重考虑一下。这个方案将兵力基本都集中在东面和南面,要是北面的日军南下,我们将万劫不复。”
    其实这个方案,谁都能看出其中的问题。这完全是押宝北面的第六师团和114师团眼中只有南京,要不然只要这两个师团随便抽调一两个联队南下,这场当涂保卫战就可以宣告失败了。
    别看要在采石河在修建工事,但是整个北面仅有一个特务团两千多人,这防御兵力根本不够,可谓是处处都是漏洞。
    “李师长你放心,我心里有数。更别说我们手里还有慈湖镇那么多的船只。要是情况不妙,完全可以一走了之。”
    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后世了解过南京保卫战的彭刚却是信心十足。因为根据资料显示,为了成为第一个攻入南京的日军部队,这几个师团可谓是你争我夺。这也导致南京城破之后粤军六十六军和八十八军从太平门一路向南,正面突围而出,最终退到安徽的九华山一带整训。
    “既然军座心里有数,我老李孟浪了。”
    眼见军座坚持自己的想法,李山亮也就不好多提了。而且四十七军也不是没有退路,慈湖镇的一千多艘船只,就是他们逃命的最大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