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少年中国说
作者:薄暮映雪   全能艺术家:从女团选秀开始最新章节     
    韩珂是华夏第一女高音,也是华夏最知名的女歌手,没有之一。
    没有华夏人不知道韩珂,用“家喻户晓”四个字形容她,一点都不夸张。
    年轻的时候就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给华夏人挣足了面子。后来回国发展,各种重要的场合也都会请她撑场子。
    在今年的《难忘今宵》之前,每年韩珂的歌都是春晚的保留节目,堪称是国民度高到离谱的传奇人物。
    在上一代人心里,韩珂的地位自然不用说。
    某种程度上,韩珂就是华夏歌唱界的一张名片。
    就是这一代年轻人,很多也都是听着她的歌长大的,各种晚会、商场、广播,到处都是她的歌。
    林夏这次和韩珂的合作,丝毫不落下风。再一搜去年那么多好听的歌都是她唱的,更是让广大路人好感度猛增。
    尤其是在父母这一代人眼里,俨然一副“国民闺女”的架势。
    这就是春晚的力量。
    那么多明星铆足了劲要上春晚,图的不就是这个国民度吗?
    《灯火里的中国》是九点钟的节目,节目刚一播完就上了热搜,甚至有人断言这将会是今年春晚的最佳歌曲。
    明明这首歌无论是编曲还是唱词都是一首典型的红歌,却并不空洞,大家都爱听,而且能共情。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看见主旋律就烦,但他们讨厌的并不是主旋律本身,而是那些太大太空的说教,这些套话离生活太远了。
    “这首歌是c大调的吧,从调式到编曲,再到她们的唱法,都很正,但是听起来一点都不死板,真是难得。”
    曲神顾青若有所思地看着电视,喃喃自语。
    旁边的小孙女听到他这么推崇这首歌,好奇地问:“爷爷,这歌有这么好吗?”
    顾青没有说太多,只是摇了摇头,用四个字表明了他的态度——“教科书级”。
    孙女接下来说了什么,他有些没听清,因为他一门心思琢磨这首歌带给他的一些灵感。
    结果躺在躺椅上不小心睡着了,再一睁眼,也不知道几点了,客厅里只有他一个人,身上盖着毯子,应该是孙女怕他着凉帮他盖上的。
    他看了下表,已经十一点多了。刚刚小睡一会精神多了,索性今天破例,熬熬夜把林夏剩下的两首歌看完吧。
    林夏今年引起争议的原因,不止是她上了三首歌,还因为这三首歌都在很重要的时间段。
    《灯火里的中国》在九点钟,是妥妥的黄金时间,早一点有些人可能还在吃年夜饭、聊天,晚一点很多老人都睡了,这个点正是看电视的好时候。
    《少年中国说》零点前的压轴节目。
    零点后的节目关注度和零点前的根本没法比。很多守岁的人,零点之后就忙着去放鞭炮,如果是城市里不让放炮,很多人也就直接睡了。
    毕竟第二天还要走亲戚忙这忙那,守到十二点就算完成仪式感了。
    《难忘今宵》是最后的结束曲,给今年整场春晚画上一个句号,意义更不用说。
    现在《灯火里的中国》开了一个好头,让人对后两首歌更加期待了。
    《少年中国说》这首歌从名字上看,就能让人想到梁启超先生的那篇同名散文。
    主持人的介绍词也点明了这一点。
    这篇文章作于老迈迟暮的清王朝,在百日维新失败之后,梁启超被迫流亡日本。
    在当时,列强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国,大肆制造舆论,开始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因此中国无法自立,只能在他们的帮助下“共同管理”。
    维新不过百日就失败了,但是梁启超坚信,这个国家从根子上并不是老迈得不可救药,恰恰相反,是属于无数中国少年的少年中国。
    只要那些像八九点钟太阳一般朝气蓬勃的少年始终存在,这个国家就会有无数的希望。
    在当时,这篇文章可以说是石破天惊,即使现在读起来,也难以抑制内心深处的激动。
    这首歌由梁启超、二水作词,许嵩作曲,最初在《经典咏流传》中由张杰演唱,后来被选入了初中音乐教材。
    在地球上承包了多少中小学的上学铃声、班歌和文艺晚会……
    现在轮到蓝星的观众们感受这种震撼了。
    伴随着激昂的鼓声,戴着红领巾的童声合唱团齐声朗诵出了《少年中国说》的经典段落,声音稚嫩,却无比坚定。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临近十二点,很多不经常熬夜的人多少都有些困意,看着这些台上小朋友朝气蓬勃的样子,瞬间来了精神。
    这几句词是刻在华夏人dNA里的,现在一听,只觉得掷地有声。
    【为什么同样是朗诵,学校里那些办得就让人感觉很无聊,看这些小孩子就很感动。】
    【可能因为现在被安排的不是你吧。】
    【笑死,不过这些童声听起来确实有种铿锵的气概。】
    童声合唱团的朗诵结束之后,任秋唱起了第一句,清亮的嗓子像是清晨的一束光,划破黑暗。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任秋的嗓子好亮啊,太有少年感了!】
    【这词有点看不懂啊。】
    【……小学生吗?这不是《少年中国说》的原词嘛。】
    【小学生可不背这锅,现在的小学生可都蛮聪明的。】
    铿锵有力的词句配合着他们意气风发的样子,画面感十足,就像是五千年的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铸成了少年们弓一样的脊梁。
    这种青春热血透过屏幕传入了每一个观众的心里,感受到了歌词里的那一份澎湃的力量。
    他们也曾年少过,可是现实里一次次的妥协,磨平了他们的棱角,变得暮气沉沉。
    这些歌词又让他们回到了那些意气风发的时候,心之所向就只顾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