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江湖武考
作者:最爱喝AD钙奶   我叫墨书,他们叫我杀神大人最新章节     
    耳边不仅有风声,时不时还有虫鸣鸟叫声。
    不知过了多久,水妍渐渐闭上了眼睛,双手抱着身旁的胳膊,沉沉睡去。
    墨书同样感到了困意,可他却并未选择睡去,而是摸着一旁的脑袋,嘴角处始终挂着抹笑意。
    恍惚间,他看见了湖面廊桥上站着一个身影。一个身着素白长裙,温柔莞尔的身影。
    夜风拂面,圆月当空。
    墨书脸上的笑意再次加深了不少,他相信,那个身影从未离去,也从未走远。
    眼下的这份安宁,他会牢牢守住。
    纵前方尸山血海,金戈铁马,也永远不及那抹慈爱的淡笑。
    一晃,数日而过。
    随着大月境内各道府筛选出来的江湖人士陆续抵达皇都城内,江湖武考也随之提上了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前来参加江湖武考的鲜少有青年面孔,基本上都是些不足二十的少年前来参考。
    至于其中缘由不乏繁多,而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无非一点。
    大月军中,资历为先。放眼各军之中,大多精锐之师对于募兵的要求都有极为严格的把控。
    十六投军,于境外厮杀数年余,表现出众者才有机会能在年龄的限制内进入真正的精锐行列。
    就如虎贲而言,一个二十出头的虎贲骑什长同一个同样二十余岁,任别军序列的千户比较,明眼人谁都能看出二者究竟谁更有前途。
    而这次江湖武考不仅是为大月军中吸收一批年轻的血液,更是诸多江湖势力为数不多的上升之道。
    一旦自家门中有人能在军中站稳脚跟,那其中所带来的好处将不言而喻。
    当然,至于能不能在那个人吃人,鬼吃鬼的修罗场上究竟活下来,一切都是后话。
    皇都北校场,江湖武考所在。
    场中,数千名层层筛选而来的年轻人围聚于此,安静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大考。
    兵部所属官员亲自主持本次武考,各级官员你来我往,不下数百名之多。
    期间更有都卫所精兵驻扎于此,时刻维持场中秩序。
    “听说这次武考过后,前百名者都有机会去讲武院学习?”场中,一年轻身影好奇发问。
    旁边,一白净少年点头“错不了,只要能进武院学习两年,出来直接任百户一职!”
    “直接任百户?那以后岂不是有机会能拜将军位?”附近一蓝袍少年惊呼道。
    “你不知道?这武院又叫将军院,只要是从将军院顺利结业的学子,那十个里头有八个都能拜将军位!”
    “我要能拜将军位,估计掌门都得乐开花了...”
    “想什么呢,你以为那将军位是大白菜,说拜便能拜的?在武院结业不过是有了条路,真正能拜那将军位的哪一个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周边,红衫少年开口道“我可听说神武侯今年才堪堪二十,不仅封了二等军侯爵,更是自成一军,独领三千不祥骑”
    “二十得封侯,马上称无双,那等人物放眼古今又能有几个”抱剑少年摇头感叹。
    “你这话说的,也不看看人家姓什么。没听过一句话么,黑龙镇国,麒麟卫边。自我大月开国至今,墨家在军中的地位谁人能项其背?”
    “快些闭嘴,也不看看这儿是什么地方!”
    闻声,周边几个还想聊下去的少年面色一紧,纷纷打消了欲要说下去的念头。
    大月墨氏,在这头庞然大物面前别说不敬,哪怕就是背后稍微议论两句,只要被有心人听到,那结果无疑是毁灭性。
    自古以来,除了千百年前天朝的特殊格局,便从来没有听说过有那个世家能同皇室平起平坐。
    而如今的墨家却显然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月墨氏一度成为了世人眼中的禁忌。
    或许有人能毫无避讳的谈论,但于他们而言,一个失言便是死罪,足以灭九族的死罪。
    日上三竿,秋风阵阵。
    随着一阵号角声响起,场中数千名来自众多江湖门派的年轻面孔纷纷动了起来。
    在一应兵部官员的统筹下,数千人没有丝毫混乱。不论是规模还是流程,基本上都同往年的武举相同。
    校场中央,木台之上
    墨书正坐于太师椅上,目光平静扫视着下方数千余众。
    期间并没有多言,但在那身古金麒麟袍的衬托下,在场数名兵部高官全都不由站起了身,默默驻足于太师椅两侧。
    “马侍郎,听说待会儿还有论战策这一节?”
    闻声,驻足于太师椅左侧的中年身影连忙抱拳,俯身尊声道“回侯爷,是有此一节”
    墨书微微颌首,待抿了口茶后,这才淡淡开口“场中数千人中有几个懂如何论战策,知否?”
    “这,这...”马河一时语塞,额头处更是冒出了细汗。
    “这些人,都是江湖名门出身,拉个千八百斤的大弓于他们而言不是什么难事。他们缺的,是统兵的本事,是用兵的谋略”
    说完,墨书放下茶杯,继而看向身侧“而我听说,这次进武院的名额,只有一百?”
    “回,回侯爷,是下官办事不利!”马河当即俯首抱拳。
    “那便改了吧,名额增至一千,择优而录”
    “是,下官明白!”
    墨书点头,随之翘起二郎腿“论战策这一节便取了吧,改为随堂小测。
    多派些老兵过去,挨个儿挑挑,挨个儿问问。他们看人的本事,远比一篇胡诌的战策论要实在的多”
    “是,下官明白,下官这便去办!”马河面色一正,连忙转身退下。
    眼见如此,周边数名兵部高官只言未发,只是看向那个年轻身影的目光都多了抹凝重。
    几乎所有人都不禁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坐在太师椅上的那个身影并不是一个年轻人,而是于沙场厮杀多年,经验老辣的老将军。
    短短三言两语间便变更了整个武考的流程,看似大刀阔斧,却每每直击要害。
    佩服,由衷的佩服,直至现在,众人才明白为何当今陛下会让一个年轻人来当主考官。
    有些话,不乏有人想到,但谁都不敢说,也不能说。
    而如今这个年轻人不仅敢说,更敢做。
    不仅是因为那袭古金麒麟袍,更因为其本身,便是一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