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初中毕业季
作者:柒陌楠竹   桥畔往事最新章节     
    到了初三,雯雯明显感到学习的压力如泰山般沉重,尽管每天旧知识像单曲循环一样来回重复着,学生们却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大家拼的不仅是知识点复习的频次,更是记忆的深度,看谁记得更牢固、更深刻。
    临近中考的最后一个月,同学们开始将放在教室里的书一点点往家里搬,那一本本书就像一个个即将上战场的士兵,时刻准备着为莘莘学子们冲锋陷阵。
    “最后一个月了,大家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知识点该掌握的,基本都掌握了,这时候,如果随便翻道题,就能立马想到是哪本书,哪一页的知识点,说明你掌握的可以了,如果这时候看到题觉得陌生,那你时间可能来不及了,那就临时抱抱佛脚吧。”班主任最近时不时跟同学聊聊心得。
    课也停了,这段时间,如何学习还是要看自己的安排,老师只是给了方法,做不做,怎么做要看自己了。
    晚自习,也不强制同学一定要出现在学校里,教室的空闲座位多了起来,张晓龙也搬到了雯雯旁边,两人学累了就趴着闲聊一会,总在不经意间望见班主任静悄悄的站在窗外。
    雯雯瞬间像犯了错,马上坐得笔直,班主任的那双眼睛就像抓住了两个早恋的不良青年。
    “咱们又不是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呢,看他每次望着咱们的样子,凶神恶煞的。”雯雯郁闷地说道。
    “他担心咱们也是正常的,怕不干正事影响学习,班主任要考核升学率的,关键时期怕咱们出乱子。”
    “出乱子?我和你?想啥呢?”雯雯不屑地笑着,随后继续说道:“从进初中,这三年,班主任总是这副表情,不爱笑,鼓励少,却特别爱批评人,总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你们女生不就是喜欢那种冷冷的、酷酷的嘛,人家可是正人君子,听说至今单身呢,不近女色,介绍了不少对象,人家仍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说不定女人看不上他吧。真不近女色,就不会去相亲了。”雯雯笑着说道。
    “家里看他大了,催着去的呢,相信男人的直觉,咱们班主任绝对正人君子。”
    “呵呵。”雯雯咧着嘴说着这俩字。
    正是这句正人君子,下午就啪啪打起了脸,班主任悠闲的坐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本时政新闻的书籍,时而远观,时而凑近,面部表情也很丰富,一会严肃,一会兴奋地翘着眉毛,嘴角微微上扬。
    雯雯无心看书,一只手托着脸,另一只手半掩着脸面,透过指缝观察着班主任。
    这一举动很快被一旁的晓龙看到。
    “你干啥?发呆呢还是偷窥呢?看你这个姿势半天了。”
    “嘘,别说话,你看讲台,他在干啥呢?”
    “看书呢,没看封面上的字吗?”
    “那里面有啥好笑的,你看他开心的样。”
    “你真是的,好好看自己的书,我觉得,你是看上他的人吧,谁能让你专门盯半天?”晓龙醋意地说道。
    “想啥呢,这几年我被他罚了多少次,还好成绩不错,不然被整死了。”雯雯不屑地说道。
    “你自己确实有错在先,你看看你哪次被批斗不是你惹了祸。”
    “不跟你说了。”雯雯说完,起身去上厕所,专门从班主任身后绕着,班主任随后一个激灵,把书盖了起来。
    雯雯觉得挺好笑,咧着嘴朝门外走去。
    等雯雯回来,笑嘻嘻地跟晓龙说:“咱班主任肯定看啥不良书籍呢。”
    “你也可以无聊了。”
    “我发现这种无聊的事说出来可以解压。”雯雯说着笑了起来。
    讲台人来人往,班主任立马转移了阵地,在走廊上倚靠在窗台上。
    雯雯和晓龙还在瞎扯的时候,一个男生跑进来,瞪着大眼,夸张的表情,笑着说道:“知道咱班主任在阳台干什么吗?”
    一个个好奇地问道:“啥呀?”
    “黄色书刊。”男生惊讶地表情说道。
    “你还专门凑跟前看了?”
    “不是,他看得太入神,我又走得太快,撞上了,他把那书套在其他书里面,笑死我了。”
    “哈哈,我说的没错吧,你总在我面前说他正人君子,看看,总归抓到他道貌岸然的样子了。”雯雯笑嘻嘻地说道。
    “哎,咱班主任晚节不保,三年的初中都要结束了,一直高冷的形象,在最后一个月毁掉了。”晓龙故作惋惜地说道。
    “不过,我可从来没有把看这类书跟他人品挂钩哦,只是觉得好玩而已,他本来就是成年人,刚才也有其他同学说了,他看的也不是黄色书刊啦,就是美女,衣着暴露而已,谁没有点兴趣爱好呢。”雯雯说着洒脱地耸着肩。
    “你听听你说的话,你看看你现在,那还像小学刚认识你的那个羞涩样。”晓龙故作无语地说道。
    “不想跟你说话。”雯雯故意把脸转向另一边。
    “你呀,动不动就是,不想跟你说话,都成口头禅了。”
    晓丽这边初中生活提早结束了,整个班级没有人选择继续报考高中,晓丽也不例外,因为爸妈的态度,早已成了定局。
    大家在为学什么手艺,考虑着中专院校,宿舍里已经有部分人员选好了学校,卫校学护理,这个选项确实深受广大女学生的喜爱,等学业归来,准备到乡镇卫生所做个小护士。
    班里里有的男生,有的选择了烹饪学校,有的选择驾驶,有的学着养殖等。
    晓丽听多了村里很多人说到,学服装不错,周边城市,服装厂很多,学出来,不愁找不到工作,而且薪水也不低,养活家人没问题。
    晓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缝纫,离开学校的那天,前后收到了几个爱慕自己男人表白信。
    虽然不少女生情窦初开,选择了那份甜蜜,这些年的无助感,另晓丽没有心思考虑这些。一心想学门手艺、工作赚钱、自力更生,只有这样才有安全感。没有想过非要赚很多钱,也不奢求富足,就希望,待自己自立时,人生该有多自由。
    临近中考的前几天,浩浩、萌萌为了给晓燕、晓丽缓解压力,常常带着她们到路边买圈套娃,打水枪,玩射击。
    四个人来到大排档前,萌萌问大家要不要吃烤串,浩浩、晓燕倒是馋得不得了,异口同声地说道:“想吃。”
    雯雯有过上次小升初的教训,想到这个考前羊肉串就忙说道:“不敢吃了,考初中的那年,就是考前吃了好多,语文那一场肚子痛,硬忍着,难受死了。还好知识过硬,不然就死翘翘了。”
    “谁让你那么贪,吃得太多了,今天少吃点,哥请你。”萌萌说道。
    “今天我请吧,总是让你俩破费,把我们当成小孩一样。不让我请,都不好意思吃了。”雯雯说道。
    “那是你哦,我可从来不觉得不好意思。”晓燕哈哈笑着。
    “学人家晓燕,脸皮要厚,脸皮够,吃不够。”浩浩开着玩笑,随后又认真的说道:“谁让我们是哥呢,再说哪有男生让女生请的道理。”
    “打你。”晓燕调皮地踢了浩浩一脚。
    “大男子主义。”雯雯说道。
    “我就喜欢大男子主义的,这种男人帅气,反正这个社会很公平,不管哪种性格,基本都会有欣赏的人,挺好的。”晓燕边说边晃动着脑袋。
    雯雯边吃手里的烤串,边好奇地问道:“看你们也不怎么学啊,为啥你们每次考试都这么好呢?”
    “谁说他俩不说的?你是跟他俩时间没我多,我是知道的,他俩绝对偷着学,而且彼此也在比,我说的对不对。”晓燕嘻嘻笑着。
    “算对吧,我们也很刻苦的,只是看上去懒散的而已,我们这种就是所说的偷学,怎么可能只是聪明不学习就能学好的。”萌萌认真地说道。
    “是的,浩浩他俩不比你学得少,他们俩经常搞到深更半夜的,只是咱们不知道而已,不然怎么可能考得上咱们这重点高中。”晓燕说道。
    “你们不要有压力,这两天尽情放松,其他交给天意好了。”浩浩说道。
    时间飞逝,转眼间又到了等待中考成绩的时刻,又重复着以前小升初的煎熬。
    假期里,雯雯又收到了晓龙的表白信,懵懂时期,雯雯看着信里的内容,多了几分羞涩。
    信中和上次的内容差不多,晓龙表达着两人万一不能进入一个学校的遗憾,不要忘记他,更不要离开他,这已经是赤裸裸的表白,雯雯这次没有把信处理掉,叠成非常小的卡片,珍藏在自己的文具盒里。
    这个假期,雯雯感觉生活充实多了,弟弟大了,也懂事了,两人有着更多的交流话题,爸妈说,等开学,弟弟也可以转到城里上学,这让姐妹俩充满欣喜。
    “到时就跟你住一起,找个两卧室,雯雯可以照顾你,这样俺也放心。”妈妈说道。
    “好啊,俺没有问题,睿睿住在一起,你们就放心吧。”雯雯回应道。
    听说要转学,睿睿掩藏不了脸上的激动,他原本就羡慕着萌萌、姐姐她们,能转学意味着自己的学习状态还不错,只有到城里求学,更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大学梦,离自己想当个脑壳医生的愿望更近一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雯雯考上了心仪的高中,看着自己的总分比分数线只高了三分,雯雯感慨着自己的运气爆棚,只可惜奶奶不在了,少一个人分享这份喜悦。
    爸爸开心的合不拢嘴。
    “真羡慕你家雯雯,学习上不操心,从小到大顺风顺水的。咱村还没哪个女孩子超过她。”村民纷纷夸赞着雯雯。
    “嗯,学习这一点上,俺和她妈确实没操过心,希望高中也能顺顺利利,咱们这一辈文化也不高,孩子学习上也帮不上忙,学得好学得差也不能全怪孩子,俺是很知足了。”爸爸笑着说道。
    “好啥,就比录取线高三分,等进了高中,就是班级垫底的,人家考的高的,比分数线高个百分呢。有啥可开心的。”妈妈不屑地说道。
    “雯雯妈尽讲风凉话,饱汉不知饿汉饥,俺家孩子还没考上呢,俺也不要求高,真能考到录取线,俺和她妈可要高兴坏了。”人群中晓燕爸说道。
    说道晓燕地成绩,与重点高中就三分之差,这几天,爸妈东奔西跑,走关系,看着疲惫不堪的家人,晓燕内疚地说道:“都怪俺,平时不够用功,不如雯雯,真是老师经常说的那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哪怕用点力,也不至于差三分,你们也不用到处求人。”
    “俺已经很满意了,离重点只差三分很厉害了,雯雯堂姐去年考的时候听讲差个十几二十分呢,还不是找人进去的。咱可比她好多了。咱不跟雯雯比,跟她堂姐比。”妈妈乐呵呵的鼓励着。
    “你真好,你跟其他家长就是不一样,其他家人说起孩子一套一套的,生活上跟穷的比,学习上跟好的比,你也不跟俺叨叨那些大道理。”晓燕欣慰地诉说着,她的目光落在妈妈的头上,那里又增添了许多白发。晓燕深知,妈妈虽然整日笑容满面,但每天面对着痴傻的弟弟,内心一定在承受着无比的煎熬,只是总是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家人。
    最终,晓燕也如愿以偿地被送进了重点高中。弟弟的未来一片渺茫,这使得爸妈将更多的精力和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身上,晓燕心里如明镜一般清楚,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不辜负家人的那片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