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晓燕被教育
作者:柒陌楠竹   桥畔往事最新章节     
    晴朗的午后,周末的缘故,村庄的桥头又热闹起来,雯雯、晓丽、晴晴几个人在玩跳方格,不远处也有几个人在玩丢啥包,萌萌和浩浩带来刚精心做好的叠溜,迫不及待地展示着成品,只见叠溜在地面上熟练地打着转,引来旁观的人连连叫好。
    “村里就你俩做出来的东西最精致,做啥都做的比一般孩子要好,就一个弹弓支架,都比其他孩子做的光滑,手感最好。”人员一男人说道。
    “不不,这些都比较简单,也没有比别人好了。”在城里待了一段时间,萌萌变得比往常谦虚了不少。
    见睿睿、大宝旁边放置着一些支架、轮子。
    “你们这是干吗?”萌萌好奇地问道。
    “想做小推车。”睿睿回应道。
    “不是你们这样做的。”萌萌说着就找到菜刀,浩浩比划着轮子和木头的比例,两个孩子看到热心的两个大哥哥,感觉找到了救星,兴奋地待在边边,看着他们专心地切割、钻孔……
    不远处,不知哪个孩子找来的竹子,犹如一把把利剑,直直地插在地上。孩子们蹲着身子,如同雕塑家一般,用小刀精心地雕刻着口稍。
    今天的桥头又成了孩子们的专属领地,出门闲逛的大人们见状,也很知趣地转移到了村子的小树林里。他们聊的话题始终离不开孩子,转学后的成绩、生活,都是他们比较的重点。
    大人们抱怨着补课费的频繁收取,吐槽着补课的各种名目,感慨着每月不菲的开销。
    “动不动就交补课费,一会是晚上补课的,一会是周末补课的,一门课还要分几个时间段,时间段不同还有另外交。”
    “那能咋办呢?俺家小孩那班级也一样,既然学都转出去了,该交还是得交吧,其他小孩都在补,你不补不就掉队了,送出去上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主要还得孩子自己肯学,不然,补多少课都没用。”
    “是呀,希望他们将来都能考上好大学。”
    “那是肯定的,咱村现在比以前更重视小孩教育了,以后谁家不把小孩送出去?”
    “雯雯不错,你看她每周末回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学习,一看就是个学习的料。那个晓燕就不行了,自从转学后,每次回来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哪有个学习的样子,就知道臭美。”
    “谁在说俺家小孩呢?”晓燕妈可是村里出了名的护犊子,听到有人说自家孩子的不是,立刻提高了嗓门。
    “哈哈哈,晓燕妈,你别多心,俺们就是觉得你家晓燕每次回来穿得挺漂亮的,整天在村子里跑来跑去挺耀眼的。”一女人大笑着说道。
    “那有啥的,那孩子不就该这样吗,开心就好了。学习上俺提供了机会,学得咋样看她自己了,不管学成咋样,是个女孩,怕啥。”晓燕妈回应道。
    “是是是,俺不多嘴了。”一村民笑呵呵地缓解着尴尬。
    几个人还在说着,只听到,大宝坐在小推车上开心地大声笑着,被浩浩用力地往前推着向前冲去。
    小推车做的很成功,推起来得心应手。
    看到自家儿子大宝如此开心,晓燕妈也开心的靠上前。
    “这谁做出来的?一猜应该就是萌萌或浩浩吧?”
    “你好聪明,就是萌萌哥和浩浩哥。”
    众人开始夸赞着萌萌和浩浩,笑着说道:“这俩孩子行,做啥像啥,长大找媳妇不愁,女的就喜欢这种。”
    小推车很快引来了更多孩子的围观,都想体验下坐在小车上,被推着向前冲的快感。
    睿睿坐在上面,激动地大笑着。
    “轮我了,轮我了。”其他孩子也迫不及待地排队等待着。
    周末转瞬即逝,在外读书的孩子们又到了分别的时刻。临行前,雯雯向晓丽挥手道别,贴心地提醒道:“我给你的那些书,你得空就看看啊,只要是你喜欢看的,我都会给你带。”
    晓丽感动不已,这周雯雯回来,带了一堆知识类书籍,晚上坐在床上,如饥似渴地翻阅着。里面有语文、数学的配套讲解书,也有许多作文书。虽然无法像他们一样去外地求学,但晓丽坚信,只要自己争分夺秒自学,或许也不会落后。
    路已经修得差不多了,不再是之前那坑坑洼洼的泥土路,现在变得平坦宽阔。几个孩子每次都相约一同出发,有了彼此的陪伴,大人们无需陪同,也不必担心他们的安全和乘车问题。
    几次周考过后,雯雯的成绩节节攀升,次次名列前茅,她俨然成了老师眼中的宠儿,备受老师们的青睐。很快就被安排在了班级的最佳位置,也顺理成章地被同学们贴上了“好学生”的标签。她还被老师选为副班长。
    之前欺负过她的同学,见到她也变得毕恭毕敬。当然,雯雯并没有利用职权公报私仇,而是一直与同学们将心比心。
    下课后,雯雯也想像其他同学一样跑到操场上跳绳,她刚准备放下手中的书,就听到老师拿她做了典型,训导着其他学生:“你看看人家雯雯,成绩好是有原因的,你们一下课就只知道玩,人家下课了还在看书,你们怎么比得上?”
    听到老师的赞扬,雯雯反倒有些尴尬,她不喜欢被当成榜样,总觉得这样会让自己没朋友。被老师这么一说,她不好意思起身,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坐在座位上,心不在焉地翻着书。
    晓燕这边,看到周围同学在炫耀着手中的多功能水笔,享受了不劳而获的甜头,大脑中立马又盘算着什么时候也去小店铺搞回来一只,想到这个,内心还有一丝欣喜,想要的东西,总归都会有。
    课间休息,很多学生围在校园附近的小商店旁,晓燕也出现在这里,敏锐的眼睛扫视着货架上的物品,很快就锁定了同学手中一模一样的水笔。
    不一会,这只精美的水笔就顺利地进入了口袋,贪婪的趋势下,晓燕没有离开,继续寻找着其他目标,随即一只小巧精美的首饰礼盒也成了囊中之物,又过了一会,口袋里明显装得满满的。
    随着上课的铃声接近,很多同学已陆续离开往班级跑去,晓燕转身正要离开,那只水笔突然从口袋里滑落出来,晓燕马上意识到,口袋的下方有个洞,昨天就发现了这个,但觉得无关紧要,没有在意,今天却要栽在上面,如果因此出了纰漏,绝对心有不甘,晓燕心虚地想要快点逃走,尽力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
    “咋回事?你地上咋回事?”商店老板娘生气地大声叫嚷着。
    晓燕装作没听到,还在往外走。
    “这个小女孩,跟你讲话呢,往哪走。”老板娘边说边走上前拉住晓燕。
    “啥呀?”晓燕看到老板娘指着地上的物品,继续辩解道:“我咋知道,是不是台子上掉下来的。”
    “咋可能呢,这会就你们几个人,我眼睛又不瞎,如果刚才一堆人在,我不敢确定,这会没啥人,我还是眼睛盯着的。”老板娘又再次提高了嗓门。见晓燕惊慌,手不停地在口袋上捂着,马上又猜到了什么。
    “你口袋里是啥?可能还不只是这些,我也不翻你口袋,你自己掏出来,如果冤枉你,我这支笔不要钱送给你。”
    晓燕知道事情败露,不再多说话,内心已经心虚,涨红着脸,乖乖掏出了口袋里的物品。
    “小偷,这么小,就开始偷,家人知道吗?老师知道吗?非得给你公布公布,我们做点小本生意容易吗?还过来偷。”老板娘气愤的叫嚷道。
    上课铃声已经响起,晓燕还被强制留在现场,不准她走,已经被骂得无地自容,眼泪汪汪的站在一边。
    没一会老板也走过来,转向女人说道:“要么算了,还是小孩,给她个教训得了。”
    “那不是便宜她了,凭啥,想想就生气,怪不得经常盘点少东西,这年龄不小了,别总说小孩,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
    “你记得去年那个小学生吗?偷了那边店里些东西,被告到学校,告到家长,放学都没敢回家,人就吓得自杀了,咱们算了吧。”
    女人也不想事情搞大,想到去年发生的这件事,确实记忆犹新,转头对着晓燕说道:“你今天必须把这些买了,想要的东西必须花钱买,如果钱没带够,我允许你赊账,打个欠条,给你两天把钱拿来,东西带走。”
    正在此时,班里几个爱逃学的同学经过,已经清楚地得知了情况,一男生马上说道:“老板,我帮她付掉,能让她走吗?”
    老板娘刚要说什么,老板马上拦住,“别说了,算了算了。”
    男生把物品递给晓燕,晓燕没有接,就赶紧跑回了教室,身后还有几个目睹现场的同学,不停地议论着。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虽然这个事情男孩没有说,其他几个同学也说着会保密,这件事还是传遍了整个年级,强烈的压迫感铺面而来,个别老师也把晓燕的事当作负面教材教育着班级里的学生。
    在一段时间内,同学看到晓燕的眼光充满着不屑和鄙视,令一向优越感很强的晓燕深感煎熬和悔恨,这也是从小到大对内心受到的最重打击,这也是自作孽不可活。
    “为什么我要占便宜呢?占了小便宜吃大亏,如果没有第一次偷,我也不会像现在肆无忌惮。”
    “我当时为什么不换衣服呢,明明早发现了口袋破洞了,如果换了衣服就不会这么倒霉。”
    “如果这件事没人知道该多好,我不至于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哪怕”
    ……
    晓燕的内心像被千万只蚂蚁啃噬一般,懊恼而挣扎。她时而痛恨自己的无能和不争气,为何会走到如此地步;时而又埋怨命运的不公,偏偏运气不好被人家抓个正着,让她遭受这般耻辱。
    自从背上了\&小偷\&这个沉重的标签,那些曾经与她亲密无间、一起玩耍的同学们纷纷离她远去,甚至对她冷嘲热讽。
    “看看人家多了不起啊!要什么偷什么,哈哈,第一次见到这种人,别人有的东西她都有,人家是靠买的,她倒好,直接偷,也是无敌了!”
    \&我可不想再和她一起玩了,太虚荣了。\&这些刺耳的话语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剑,无情地刺穿了晓燕脆弱的心灵。
    看着被同学们孤立的晓燕,老师只是淡淡地对全班同学说道:\&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可能会犯下错误,走一些弯路。关键在于能否从这些经历中学到教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这样才能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希望大家仍然接纳她,共同维护我们这个友爱团结的集体。\&
    尽管老师说得言辞恳切,但晓燕心中仍旧充满了无尽的苦涩和无奈。毕竟,她的事情曾在同一个讲台上被当作典型案例拿出来教育其他同学。每当回想起那一刻的情景,她仿佛感觉有上万把冰冷的刀剑径直穿透自己的心脏,带来刺骨的疼痛。
    然而,这一切又能怪谁呢?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自己咎由自取。如果当初没有做出那样的举动,也许现在就不会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