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圆圆之死
作者:柒陌楠竹   桥畔往事最新章节     
    又到了春暖花开,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放学的路上,看到下乡拍照的男人,孩子们一个个激动起来。
    拍照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每当摄影师下乡来,大家总会兴奋不已,尤其孩子们,他们的新奇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孩子们央求着爸妈给了零钱,虽然没有华丽的衣服,但极高的兴致足够让自己在镜头前精神焕发。
    晓丽、雯雯、晓燕和萌萌他们满怀期待地跟着摄影师来到油菜地,有了之前拍照的经历,他们在摄影师的指导下,跳跃、或静止,尽力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每一次摄影师的快门,都让几个孩子兴奋不已,他们争相看着相机里的照片,讨论着自己的形象。
    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释放着喜悦和满足。
    圆圆一个人从身边路过,雯雯想跟她打个招呼,却因为是孩子的原因,没有交流契机。
    “你要拍照吗?”摄影师问道。
    “不用了。”圆圆轻声地说道。
    “你应该拍张多好,趁你现在怀孕,是多值得回忆的时候。”摄影师笑着说道。
    圆圆不说话,摆了摆手,拖着笨重的身体,晃悠悠地走开了。
    几个孩子又来到河边,萌萌和浩浩一下子就看到了河边密密麻麻的蝌蚪,几个孩子从旁边捡来塑料袋,一个个装着很多带回了家。
    晓燕回到家,看到堂屋里门前摆着很多红枣、干辣椒,还有两只晒干的野兔。
    “怎么这么多?买的?” 因平时妈妈不喜欢存大量的食物,晓燕好奇地问道。
    “你猜是谁寄来的?”妈妈笑着问道。
    “俺咋猜的出来。”
    “春妮。他爸还挺仗义,还能想到咱们。”妈妈笑着继续说道:“你知道吧,春妮去她姥那边了,已经上学了。”
    “真的,你咋知道的,难道写信了?”晓燕激动地问道。
    “对呀。”说着便从桌上拿来一份拆开的信递给晓丽。
    晓燕迫不及待地看起来,一看就是春妮的字,里面还有错别字以及拼音注释的字。
    晓燕:
    听到俺爸说要捎东西带给你们,俺及动的不得了,终于有机会给你写信了,俺爸带俺来you局里了,这份信是俺写的,俺爸让俺跟你家人讲声,感谢你家的招待,让俺们在mo生的环境里感受到家的温暖,也是这样,俺们更想赶快回到俺姥家里,不想在外面继续要饭了。
    俺已经上学了,俺舅帮俺找了村里学校,跟着下学期课cheng一起上,俺姥对俺们非常好,俺爸出门打工了,俺相信俺家会越来越好。
    ……
    俺爸说你们都是好人,真希望有天还能见到你,还有你村的那些朋友,他们都很好,希望咱们都能好好读书,俺爸说,把书读好,以后才会有出息,希望咱们都有出息。
    晓燕看拿着信迫不及待地去找雯雯他们,兴奋的分享着这个开心的消息。
    “真好,听到她已经回她姥家了,俺就特别的开心。”雯雯兴奋地说道。
    “谁不是呢,真希望啥时候还能见面。”晓丽说道。
    这天晓丽妈也收到了自家男人的来信,信里说着已经找到工作了,在一家工厂做临时工。临时工还是正式工,晓丽妈并不太懂区别,看到信里寄来的二百元,欣慰地笑了。
    “总算定下来了。”晓丽妈开心地说道。
    “咱要给俺爸回信吗?”晓丽问道。
    “俺会弄好的。”
    正好村里大样妈从门口经过,看到晓丽妈笑呵呵的样子,难得看到此副模样,好奇地问道:“啥事?恁开心。”
    “晓丽他爸来信了。”
    “这把你开心的,也赚到钱了吧?”
    “啥钱不钱的,就二百块。”晓丽妈装作看不上的样子。
    “不少了,才出去多久啊,比窝在村子里强多了。”
    正巧,另一村民路过,听到两人谈话,哈哈笑着:“俺家也来信了,估计他们一起寄的。”
    “你家也寄钱了?”大样妈问道。
    “寄了寄了。”女人说道。
    “寄多少?”大样妈好奇的问道。
    “不多不多。”女人突然觉得不太好说。
    “多少呀,一点不利索,俺又不花你的,真是的!”大样妈被这个卖关子的女人,好奇的内心直痒痒。
    “六百。”女人反而不好意思地说道。
    晓丽妈立马情绪低落起来,刚才的喜悦感一下子无影无踪,自家男人和女人的老公可是同一天外出打工的,想到自家的怎么就这么不如人,强烈的不悦顿时袭上心头。
    “外面钱恁好赚吗?俺啥时候也都想出去了,这一比,窝在村里确实没啥出路。”大样妈说道。
    说着说着,两人又聊起了小样姐姐圆圆。
    “圆圆这几天咋又回来了?最近该快生了吧?”女人问道。
    “回来了,俺跟你讲啊,不要说,她跟她老公又戳气啦,听讲他老公现在外民又赌,还瞎搞,前段时间,那女的都带回家了,人家婆婆还觉得有面子的很,没有骂那女人,还搁外面讲自己儿子有本事。”
    “圆圆妈不知道吗?平时不是挺强势吗?咋不给自己闺女撑腰?”
    “爱面子,不敢讲,有苦肚子里咽,生怕别人知道呢。”
    “圆圆这几次来都是空手来的,以前,每次来多风光。”
    “她妈以前不是老觉得高人一等吗?以前就看不惯她那样。”说着两个女人哈哈笑起来。
    虽然大样妈、小样妈是妯娌,但之前就因为家里利益分配上矛盾不断。
    小样家,妈妈看到空手回来的圆圆,内心一下子烦躁起来。
    “你回来干啥?”妈妈生气地说道。
    “俺不想待家里了,他经常不归家,来家就气俺。”圆圆委屈地说道。
    “因为你的事,俺都不敢出门,生怕有人问你的事,俺都抬不起头。”
    “俺想离婚了。”圆圆哭泣着说道。
    “你听讲咱这里有离婚的吗?离婚了唾沫子都能给你淹死。”
    “你让俺咋办?俺不想回家,俺每天烦的很,都想死。”圆圆说道。
    “都是你自己作的,生你干啥,一副好牌打的稀烂了。你看兰兰,长得也没有你好看,人家结婚几年了,每次回来老公跟着,哪次带的东西少了,你哪次回来都空着手,人家怎么嘲笑咱,没事不要回来,每次看你回来,俺都烦得很。”妈妈失望地说道
    “俺也不想这样,俺要是死了,你会开心点吗?”圆圆低落地语气问道。
    妈妈不回答,一个劲地说道:“不争气啊!俺是造了啥孽呀!”
    小样还小,还在旁边吵吵嚷嚷着:“姐,你啥时候给俺买个大飞机,你咋每次回来都不给俺买好吃的了。”
    圆圆看到弟弟似乎也在发泄着不满,内心更加地难受和自责。
    清明节到了,雯雯家,大伯回来了,看到大伯,雯雯兴奋地寻找着堂姐的身影。
    “没让她回来,她快考钢琴了,这一天在家练习呢。”大伯说道。
    “好吧。”雯雯失落地回应道。
    “这是个保温杯,听说俺要回来,芸芸一起来就一直提醒俺,带给你。”
    雯雯接过粉红色的保温杯,爱不释手。
    “农村人,不讲究,用恁好的杯子干啥,用啥杯子不是一样喝水。”妈妈不屑地说道。
    “孩子的心意,小孩喜欢就好。”大伯笑着说道。
    看着大伯他们拿着火纸,向家族的坟头走去,雯雯他们聊着清明的一些鬼故事。
    “咋今天阴沉沉的。”晓丽说道。
    “俺妈说,一到清明天气就不好,也挺邪门的。阴气重。”晓燕说道。
    ……
    “你堂姐回来了吗?”萌萌对故事没有兴趣,看到雯雯的大伯回来了,立马想起芸芸,上次见面,还是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听到芸芸没有回来,内心也不免一阵失落。
    又听说是因为钢琴的原因,不能回来,顿时觉得,城市和乡村的差距,也诉说着自己和芸芸的差距。
    午饭后,圆圆要回去了。
    “俺不想回去。”圆圆说道。
    “赶紧回去吧,你搁这边住,住一年,大军也不会接你,赶紧回去,别等着人家挑理。”妈妈说道。
    “俺又没做错啥,是他外面瞎搞,俺也不想过了。”圆圆情绪有点失控地说道。
    “声音小点,生怕其他人听不到是吧,赶紧回家,趁现在回去人家不讲啥,时间久了,那还是你的家吗?”
    “连你都嫌弃俺,俺是没本事,让你在村里人面前丢人了。”圆圆大哭着。
    声音很快引来了几个村民。
    小样爸妈立马上前把圆圆拉进屋子,见圆圆仍在大门口,大声哭泣,妈妈顿时也情绪激动起来,“你不要脸俺也要脸呢。”
    几个村民马上围上来。
    “这是干啥来?”一村民问道。
    “孩子不争气。”小样妈说道。
    “圆圆挺好的,咋不争气了,人家回来一趟,都好好的,还怀着孕呢,吵啥呀。”
    “就是就是。”村民七嘴八舌地劝说着。
    突然圆圆歇斯底里地大叫道:“不要说了,你们就是看俺笑话的,你们心里不知道多开心呢。”
    “你咋能这样讲,大家关心你,你咋讲这话呢。”村民说道。
    “不用你们关心,你们过好自己的好了。”圆圆生气的叫嚷着。
    村民为缓解尴尬,摇摇头,“不领情,算了,咱们走吧”。
    几个女人边走边嘀嘀咕咕着,一会生气地撇嘴一会低着头呵呵笑着。
    圆圆回去了,经过村头,没有怎么说话,村民齐刷刷地望着她,也没有像之前招呼那样问东问西。只有雯雯奶,问道:“要回去了吗?”
    “嗯。”圆圆想到今天自己的失控,此时村子里都知道了,也不好意思多说什么。
    待圆圆走远,村民开始议论着。
    雯雯、晓丽、晓燕他们放学,发现村子里很多大人都不在家,雯雯奇怪的问奶奶:“怎么人都不见了?平时咱村这时候好多人说话,走到村头一个人都没有。”
    “圆圆死了,哎,他们都去邻村讨说法去了,恁好的孩子,咋想不开呢,孩子真傻,好死不如赖活着呀。”奶奶难过地说道。
    “为啥要死呀?”雯雯不解地问道。
    “太傻了,男人外面胡混,随他好了,就是不离婚能咋样,至少家还在,哪恁多感情,多少家不是这样的,死得亏。”
    圆圆一出事,村里人立马团结了起来,个个拎着铁锹,到邻村把大军揪出来给个说法,所谓的说法就是为圆圆家争取更多的赔偿。
    大军妈见状,顿时吓得发抖,听到大家叫嚷着要把大军送去坐牢,大军妈立马吓得好话说尽:“要多少钱?只要俺有都赔。”
    圆圆妈一听,又想到之前未拿到手的彩礼,顿时新旧账一起算。
    大军妈怕儿子受苦,立马爽快地答应了。
    看到儿女一尸两命,眼看快要出生的孩子,在场的一些人,难过地流出眼泪,圆圆妈抱着女儿大哭起来。
    “算了,嫂子,赔的钱不少,也别难过了,赔圆圆的命也值了。”一村民在旁边安慰着。
    “苦了俺家圆圆啊,赔钱有啥用啊,圆圆也享受不到啊。”妈妈边哭边拍着大腿。
    天空渐渐暗了下来,细雨开始飘落。村民们终于抛开了事不关己的想法,仿佛在默默地欣慰着,为自己的加入给本村受害家庭带来了力量和支持而感到自豪。各户虽安静的待在家里,但这种安静又并非漠不关心,而是那种谁家真有事还会一起上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