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赶集
作者:柒陌楠竹   桥畔往事最新章节     
    吃完早饭,晓丽跟晴晴就为家务的事在争吵,因为妈妈出门前,跟晓丽说,在她回来前,提两桶水到厨房,再到村头拽一筐柴火回来,晓丽就让晴晴分担部分,急着出门的晴晴却觉得姐姐没有权利要求自己,强烈地拒绝着。
    平日里,晴晴还是很愿意分担,只因昨天,晴晴正在用米喂院子里一只最可爱的小鸡,晓丽因走得太快,不小心踩死了。
    看着肠子都翻出来的小鸡,晴晴生气着闹得很凶,妈妈一向袒护妹妹,不停地安慰着,也数落了晓丽。
    晴晴一直比较强势,说话不依不饶,直到听到爸爸说过两天会买个玩具补偿时,嘴巴才安静下来。
    晓丽心里不爽,养小鸡的人家很多,这些鸡在脚底下穿来穿去,身体又那么小只,不小心踩到是很难免的事,没必要小题大作。想到是自己妹妹,也不想去辩解什么。
    既然叫不动妹妹,晓丽只好自己先去打水,正好爸爸骑着自行车回家。
    “今天逢集,你们要不要一起去看看?”爸爸说的逢集就是所说的村里赶集。
    “想去啊。”晓丽兴奋地回答。
    刚走出门的晴晴听到,也停下了脚步,“俺也去,是不是今天可以买玩具了?”
    “嗯,不过要去就赶紧把家里的活干完才能走啊!”
    看着忙碌的姐姐,晴晴也不好意思她一个人辛苦,另外也想赶紧做完家务可以早一点出门。
    “俺一会去弄柴火可行?”晴晴微笑着说道。
    看到她微笑,就说明昨天踩死小鸡的事情她已经翻篇了。
    “可以。”晓丽也高兴地说道。
    “等俺跟小花她们说声就回来弄。”说完,晴晴跑了出去。
    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甚至有的人家全家一起出动,准备感受着这难得的集会时光。一些男人骑着自行车,前杠上坐着孩子,后面坐着女人,一些出动人口较多的家庭,自行车不够用,剩下几个人就靠腿走过去。
    到集市差不多三四公里,对于村里人来说,并不多远,平日经常干活,腿部耐力一般都很好,主要一群人路上说说笑笑,走走聊聊,时间也觉得很快。
    “俺想自己骑自行车去呢。”雯雯向妈妈提议。
    “不行,集市上人太多了,车停在那儿很容易被偷的!”妈妈态度十分坚决,一口回绝了这个请求。
    这时奶奶从屋里走了出来:“那俺也去的,你们看,雯雯到底是和俺一块儿走呢,还是坐她爸的车呀?”
    “俺当然跟你一起走。”雯雯毫不犹豫地回应道。
    别看奶奶岁数大了,但身子骨却格外硬朗。村里那些八十来岁的老人家们,大部分还是手脚利落,每逢农忙时节,还会主动下地帮忙干活儿呢。
    雯雯便一手牵着奶奶,另一只手提着装着待会儿要采购物品的尼龙袋子。晓丽和晓燕姐妹俩硬要跟着她们一道走,而妹妹晴晴则只能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
    萌萌因为身体原因,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大家出发,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过爸爸已经答应过他了,只要他乖乖在家安心养病,等从集市回来的时候,一定会给他带回来那个他日思夜想的超级大水枪。
    一路上老老少少、大大小小,有的背着箩筐,有的手里拿着家里装化肥的购物袋子,充满期待地走在通往集市的乡间小路上。孩子们兴奋地跑在前头,边走边捡拾路边的石子,往河里打水漂,兴奋地分享着他们到了集市可能会看到哪些有趣的事。
    奶奶和几个老人相互交谈着,谈论着家常。他们脸上虽然皱纹交错,走起路来强劲有力,脸上洋溢着慈祥和蔼的笑容。
    年轻女人们结伴而行,谈论着家庭琐事,时而低声窃窃私语,时而开怀大笑。
    男人们则更多地关注着丰收和集市上的货物。讨论着准备在集市上购买哪些合适的农具和家居用品。
    一路上,村民们欢声笑语,与路经的熟人相互问候。
    不知不觉中,雯雯他们已经到达了集市。这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色摊位琳琅满目,摆满了各种农产品、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村民们开始物色心仪的商品,与摊主讨价还价。
    小贩们的摊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从新鲜的蔬菜水果到日常生活用品,琳琅满目。孩子们一路则更为关注有没有零食、玩具、美食。
    集市的人行道路格外拥挤。来往的人群摩肩接踵,使得行走变得缓慢,时不时遇到热情的熟人,相互打着招呼。
    集市上叫卖声不绝于耳,都在努力地招揽生意。一位卖猪肉的大叔,挥舞着砍刀,熟练地分割着猪肉;一位大妈吆喝着自家腌制的咸菜,吸引了众多路人;另一边,一位老婆婆正在炖着一锅香气四溢的油茶(一些地方称为胡辣汤),让人垂涎欲滴。
    在热闹的集市上,除了各种贩卖商品的小贩,还有一些表演节目的艺人。他们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表演各种节目。
    雯雯他们被几个女人跳舞的表演吸引了过去,雯雯拉着奶奶上前观看,晓丽、晓燕几个孩子也跟在身边。
    “不许乱跑,跑丢了被人贩子带走。”奶奶担心地提醒着。
    在一处空地上,几个女人正在进行一场性感的舞蹈秀。她们上着紧身t恤,下穿超短裙,卖力地蹦跳着。
    然而,在这个节目中,出现一些比较低俗、少儿不宜的片段。
    表演的女人一会向上拉着裙子,露出大腿,一会又出现摸大腿,要亲嘴的低俗台词,提臀抖胸的动作,让保守的围观者顿感羞涩。奶奶看着几个孩子在身边,心里叫骂着:“现在赶集,这些人啥都拿出来表演,也没人管管。”
    结果更过分的事还在后面,表演的女人们为了更吸引眼球,直接下台与观众互动,边跳舞边在台下的男人身上蹭啊蹭,其中一男人正是雯雯村里的浩浩爸,浩浩爸虽满脸表现出嫌弃,但没有想要走开的意思。
    围观者纷纷叫骂,“谁家的闺女,这么不要脸。”
    骂归骂,除了一些女人摇摇头尴尬地走开了,舞台前仍挤满着围观者尤其是一些粗里粗糙的男人们。
    不远处,还有个算命老先生认真地给来往的人算命,晓丽她们好奇地问奶奶,算得准吗?奶奶教育她们:“这些不能随意算,讲你好还好,不好心里膈应。”
    还有表演戏曲的节目,戏曲可是村里人的最爱,只是这些表演仍充满情爱及恶俗的元素。奶奶虽然爱听戏,考虑到眼前的几个小孩子,忙喊住她们一起离开了。
    瓜果蔬菜区同样热闹非凡,来到这里,就像村里人的聚集地,时不时遇到同村人,大家相互热情地打着招呼,询问了彼此都买了哪些东西,村民们打开着尼龙袋子,把精心挑选并付完钱的西红柿、马铃薯、洋葱往里装,一顺手甩到肩上,背着走开继续找寻着其他心仪的物品。
    奶奶选了一些白马蛋(小香瓜)、也买了黄瓜、西红柿,付完钱,就顺手拿出几个白马蛋,在身上擦了擦,递给孩子们吃起来。
    终于来到了孩子们最爱地杂货大超市,雯雯她们飞快地跑进去,在这里,碰到了浩浩、还有同村的几个男孩。
    他们穿梭在琳琅满目地货架间,深深被上面五彩斑斓地玩具吸引着,其中一个男孩手棒一辆大汽车模型,左看右看爱不释手,最终却挑选了一个小模型,还自我安慰着,“大的太贵了,还是拿小的吧,玩法一样的。”
    浩浩也应和着:“小的好,买大的钱,可以多选几种小的。”
    因为浩浩爸跟他说,就固定金额,不能超出预算。浩浩最终选择了陀螺还有几本连环画。
    雯雯则被一个一个包装盒上写着“塔防游戏机”吸引住了,这就是俄罗斯方块,通过旋转和移动不同的形状在屏幕上组成完整的恒星以消除,这东西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因为价格的原因,但没几个孩子真正拥有。
    “俺想要这个。”雯雯兴奋地说着。
    晓丽、晓燕也跑来,欣喜地拿起来游戏机,也想拥有一台,当看了看封面的价格,又毫无犹豫地放回了原处。
    奶奶看出雯雯期待的眼神,平日里雯雯也不是不懂事的孩子,也很少提出买这买那的请求。
    虽然有点小贵,奶奶还是很干脆地答应了,并转向晓丽、晓燕,“买一台,到时你们一起玩,你们俩看看想要啥,奶奶也给你们拿。”
    晓丽、晓燕爸妈并没有在身边,家里人一直教育着,不要别人付钱买东西,连连摆手,“俺不要,俺不要。”
    “干啥作假呢,快挑吧。”奶奶知道她们俩的顾虑,并坚决地说道。
    深知盛情难却,晓丽最终选择了一套连环画,晓燕选了个五子棋。
    雯雯不忘继续拿了两个小口稍,一个回家想送给弟弟,一个买来想送给晓丽,晓燕的弟弟刚出生没多久,就没有拿,本想再给晴晴再选一个,晓丽立马回绝了,“不要拿,她今天跟着爸爸赶紧的,肯定会给她买的。”
    “咱们买的都不一样,回去可以交换玩。”雯雯指着各自手里选的物品说道。
    晓丽、晓燕想到回到家也能玩到雯雯手里的游戏机,心里就很开心。
    很快到了中午饭点,收获满满的村民已经陆陆续续往回走了,奶奶带着几个孩子,担心她们会饿,买来几个烧饼、水烙馍,孩子们一个个边走边吃,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外面卖的东西真好吃,她们细嚼慢咽地品尝着,生怕很快就吃完了。
    “那是你们家里的东西吃多了,换了口味就觉得好吃。”奶奶笑着解释道。
    走在回家的路上,又遇到着熟悉的村民,村民们热情洋溢地交谈着,讨论着今天的收获和市场上的新鲜事。小孩子兴奋地手舞足蹈,分享着他们在集市中找到的美食和玩具。
    “婶子,你也厉害呢,恁大年龄看上去可一点不显老啊,你看看,你多精神,一个人带着几个小孩。”路上一女人望着奶奶和几个孩子感叹道。
    “那有啥,这几个孩子都乖不乱跑,咱这里也安全。”奶奶自豪地说道。
    在这个村庄里,孩子们大多处于自由放养状态。村民们通常只需了解自己家孩子与哪些小伙伴一同玩耍,便不会过多担忧。只有当发现一同玩耍的其他小孩都已归家,而独不见自家孩子时,大人们才会开始焦急地寻找。
    路遇相熟之人,村民们亲亲热热地打着招呼,兴奋地交流着赶集时的见闻,谈及集市中的表演节目,尤其涉及到那些被他们视为粗俗不堪的桥段时,众人更是气愤得咬牙切齿;可没过多久,他们又会因某个有趣的话题而激动得开怀大笑。
    顺着那条崎岖不平的乡间小道前行,可以看到村民们或骑着自行车缓慢前行,自行车后座两侧挂满了鼓鼓囊囊的麻袋;或肩挑重担,担子里装满了绿油油的青菜、水灵灵的萝卜以及圆滚滚的马铃薯。还有些人则牵拉着架子车,车上堆积如山,有各类鲜嫩可口的蔬菜、瓜果,也有活蹦乱跳的家禽,甚至还摆放着些许务农必备的器具。
    这一路上,车轮滚滚向前,步行的人们自然而然地排成一列长长的队伍。欢声笑语与嘈杂喧闹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