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钢铁洪流2
作者:人生如逆旅   从1949开始当县长最新章节     
    王致远这边会议将一些事情都确定好了,大家照着执行就可以了,大的方针是没有什么改变的。
    在省里,工业部门下面,不少同志开完会回去后,也开始书写、整理王致远需要的东西。
    第一厅副厅长余鸿模在家就想道:“崔副部长成了代理部长,看来马上是要转正了,我这副厅长有没有机会呢。”
    想着自己的妻子在通河县那边是有亲戚的,就问道:“红霞,你不是在通河县老家那边有亲戚吗,你有没有听你亲戚说过王致远同志,50年的通和县第一书记。”
    “这个我知道,上次他们来,我跟他们聊天,可是说了他们书记不少好话,人家现在是通和地委的第一书记了吧。”
    “这都是老黄历了,现在人家是省常委,书记处书记,我们工业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这么快,他才多大?现在就省委常委了,这不是顶替你们以前首长夏书记的位置嘛。”
    “夏书记都进去了,连带我们两个厅的厅长,下面几个局的局长一起进去了,还好我当初没有去参与。现在这王书记好像才26岁,我这不是找你问问。”
    “那你就跟着好好干呗,你看我老家那些个亲戚,以前是多么的穷你也是知道的,上次来我们家拜年,我都舍不得买的糕点,直接买了两大盒。我们这边小孩鞭炮都是按个放,他们直接一挂一挂的玩。
    我老家你也去过,现在可比这我们住的地方还好,村里都是水泥路了,我过年听他们说村里还买了几辆车……
    你现在跟着好好干,往上再升几级,还是可以的。”
    “你老家亲戚就有没有说过,王书记有什么爱好的?”
    “我想想,好像听说过,当初他当县长时,有人半夜跑去送金银珠宝,然后让他抓了起来,送礼的人,到现在还在监狱里面关着。
    送礼这一套是肯定行不通的,你看有没有别的办法。”
    “还有什么办法呢?我对王书记又不了解,要是知道了,这次说不定就能争取转正。”
    “我还听我那个亲戚说,王书记是一个办实事人,经常往农村跑,你还是不要搞这些歪门邪道的好,搞不好也进去了,还是老老实实安心做事,跟着新来的王书记迟早出头。”
    “你有时间回老家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什么消息。”
    “行,我明天回去问问。”
    省里不少人也都在打听着王致远的消息,通和地区这几年虽然在全省大名鼎鼎,但毕竟不是一个部门,大家对王致远的了解也就是年少有为,地区生产总值高。
    可现在一下开始负责这个部门了,还有“三大改造”事宜,下面的人在想办法打听,各个企业的老板也在到处打听。
    王致远回家跟李欣兰说了一下工作上的事情,李欣兰有些高兴,不一会又伤感的问道:“以后我们是不是要搬到省里面去了?”
    “这个不急,暂时还是在这边住,可能我有时会在省里工作不能回来,等过上几个月我们再搬家。”
    李欣兰也乖乖的点了点头,毕竟她这边朋友不少,一时换个地方也不太习惯,现在也有身孕,通和待着也不错。
    第二天早上,王致远就用电话联系了章识言:“老章,你们的队伍现在到哪里了,到通和还要多久?”
    “预计最快明天有队伍可以到通和地区,大部队达到要等到后天了。”
    “好,你将队伍组织一下,后面达到的队伍选定一个时间一起进入通和地区,后天给大家放半天假,让他们回家看看。
    明天我带着制片厂的同志,在路上等候着大家。”
    “好,我今天就通知大家,我们目前还有部分车辆在沧州专区,这部分就不用动了吧。”
    “不用,就联系到通和地区的车队,明天集中一下,上午11点看看有多少可以抵达的,约定一个时间,共同抵达。”
    章识言那边计算了一下:“王书记,大约有7000辆拖拉机可以在后天11点左右抵达。”
    “好,通知这些同志时间,到了通和地区后,可以休息半天,回家看看。”
    对于这次耕地大会战,肯定是要拍一部纪录片的,途中虽然有些跟拍,但是场景不够大。
    几千辆甚至上万辆拖拉机一起汇聚,行驶在道路上,这场景看着就大气。
    现在还是手扶拖拉机,要是换成东方红拖拉机,那就更不用说了。东方红上面再加个壳和炮筒,妥妥的一辆坦克,上万辆汇聚在一起,那是什么概念。
    王致远跟谢永康沟通过了,要搞一次大场景,顺便在全国展示一下通和地区的工业能力。
    没有什么比上万辆拖拉机汇聚在一起,更有说服力了。
    虽然是比较简单的手扶拖拉机,但是拍摄的时候可以多角度拍摄,拍得厉害一点。
    航空母舰可以拍成小渔船,手扶拖拉机也可以拍出高级感。
    王致远这次准备在通和地区待上几天,盘点一下通和地区的工业,看看该如何支援全省的发展。
    也要对通和地区进行一次工业大摸底,是时候将一些工业往外发展发展。
    另外一个关键的就是化肥的分配,以通和地区化肥的产量,今年已经是可以满足整个地区的化肥需求了。
    而且还有很多的剩余,这些剩余的化肥,就要卖给其他县的合作社。
    全国、全省的化肥缺口是很大的,短时间满足不了,但是通和一地是可以满足的。
    多余的即使全省均分,一亩地也没有几斤,分起来也麻烦。
    还是以合作社为单位进行分配的好,运输也是需要不小的成本,周边分配是最划算的。
    不过王致远还是想看看,各地有没有发展比较优秀的合作社,将化肥作为一种奖励,更能带动大家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