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讲和
作者:人生如逆旅   从1949开始当县长最新章节     
    王致远接过任命的文件看了看,这是华北局那边发下来的文件,联产销售合作社的文件是以上面的名义下发的,都有印章和签名。
    王致远虚心的说道:“我还是要多向前辈们学习,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老一辈人才辈出,王致远这个年龄,这个级别完全不算什么的,也不能比。
    “好了,你们联产销售合作社也该在省里找个地方办公了,明年尽快在全省铺开吧。农村工作部等下我让秘书带你过去,那边你自己调整调整,人也不多。”
    接下来组织部的同志跟王致远聊了聊,说得也都是一些组织上的事情,没多久就跟大家打个招呼离开了。
    办公室只有李书记、总社程副社长和王致远了,总社的程副社长直接说道:“王书记年轻有为,现在上面批准成立了联产销售合作社,我们接下来还是相互合作的好,共同为人民服务。”
    “程副社长,我们联产销售合作社跟供销社可没有发生过什么冲突,要不是有些同志去告状,大家相互合作还是挺好的。”
    自从被一些人告状之后,王致远回去就调整了通和地区工业的销售方案,过去很多商品都是通过供销社销往各地,以前没事的时候,大家合作得很好。
    出了那档子事情后,通和地区的商品,就逐渐减少往供销社供货了,除了国家规定的任务以外,很多商品都没有走供销社的渠道。
    日用品、自行车、灯泡、玩具、饮料、罐头……这些都是紧俏的商品,无论在哪里,需求量都是很大的。
    通和地区产量也不是很高,随着各地集市的铺开,直接没有给供销社供货了。陈效忠在各大城市搞展销会,集市覆盖县城,双管齐下,通和地区工业品完全可以满足市场,不用额外再找销售渠道。
    这么好的产地,供销社是不愿放弃的,通和地区不给他们供货,他们就没有办法满足市场,群众意见也是很大的。
    通和地区是没有什么损失的,搞展销会是很锻炼人的,陈效忠这段时间已经培养出了不少人。还是那句话,通和地区搞这种模式,赚钱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将工厂的产品能够及时的销售出去。
    联产销售合作社可以少赚钱甚至不赚钱,将工厂生产的商品卖出去,让工厂赚钱就行。
    抛开经济什么的不谈,从最简单的看,目前国家粮食收购价格,跟国际贸易价格差别不大,有些甚至还比贸易价格高,通俗来说也就是粮食价格跟国际接轨。
    但是我们国家工业生产刚刚起步,工业品价格过高,对比于工业发达的国家,我们的工业品价格是别的国家的好几倍。
    这个很多人称为剪刀差,这个是必经的过程。
    王致远搞这个联产销售合作社,最主要的一个作用,就可以让这种剪刀差缩小,也就是通过丰富的市场,将工业品的生产量拉上去,将工业品价格降到最低。
    慢慢跟工业发达国家工业品价格一样,最后要比工业发达国家成本还低,在公有制下,你又不能以牺牲工人福利为代价,所以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就以通和地区生产的化肥来说,以前成本还是很高的,要4分5一斤,通和地区售价是5分,现在熟练生产,更新了设备,成本价已经可以降到3分钱了,要是后面生产再提高,通和地区售价3分钱一斤也是没有问题的。
    接着王致远跟总社的程副社长开始打起了太极,说着一些没有营养的话,王致远是不急的,现在整个省的市场待开发,3000多万人的市场,再穷他也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等集市建立起来了,各地物资可以交流了,每个地方特产总是有的,这也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李书记咳了一声说:“好了,你们就别打机锋了,都是革命工作,大家要相互合作,共同为人民服务。”
    程副社长也说道:“王书记,我们总社下面也不是只有一个供销合作社,你现在担任省里农村工作部的部长,我们在其他方面还是要好好合作的。”
    程副社长在这方面是没有说错什么,农村工作部很多时候还要跟总社下面的信用合作社打交道,在集市没有覆盖的地方,农村还是依赖着供销合作社。
    从王致远兼任省农村工作部部长来看,后面跟总社下面几个合作社打交道的时间还很长。
    “合作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一直在合作嘛。李老师也是说过的,我们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我们联查销售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是各有优势,只是有些同志,总喜欢将事情闹大,喜欢扣帽子,这完全是破坏我们的关系。”
    “一点误会而已,有些同志对事物的认知不够,思想还停留在过去,有些脱离实际。我们也是准备让他们下来锻炼锻炼,这边省供销社去年没做好,我们总社有意将储飞、祝传启两位同志调到这边来主持工作。
    不知道李书记批不批准?到时候你们好好交流交流就是了。”
    李书记看向王致远,王致远点了一下头,李书记就说道:“欢迎欢迎,你们总社的同志下来肯定能一改供销社的颓势,让供销社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这边供销合作社的前景都看得到,一片光明,每天喝喝茶看看报就行了,年底再背个锅。
    “那王书记,我们还是要积极合作的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为人民服务。”
    王致远也笑着跟程副社长握了握手,接下来又商谈了一下商品供应的问题,这一年又快完了,元旦、腊月都会有一波消费的高峰期。
    想让群众消费,你就要有好的商品,最好是紧俏的商品。通和地区的商品都是紧俏的,产量高,质量好,价格还便宜,供应京城和天津、保定也都很方便,就是完美的供应地。
    自从通和地区商品本省销售后,京城那边就开始出现了缺货的现象,去别的地方调,价格就高了,群众意见大。很多消息灵通的,直接托人跑到固城县边缘的集市上去购买。
    群众各种对供销社的投诉信也写了不少,有些还写到上面去了,总社挨的批评也是不少。
    通和地区也不是存心囤积商品,只是没有多余的商品额外供应罢了,这种紧俏商品,哪里都有市场,反正是不愁卖的。一些像自行车那样的大件,不少大城市的展销会都是限量出售的,集市上购买也是要排队预定。
    谈了十几分钟,都是对于商品供应份额的事情,李书记在其中还说了不少话,也为省里争取了不少份额,程副社长也拿走了一些份额,节假日在几个大城市供应一下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