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粮食会议
作者:人生如逆旅   从1949开始当县长最新章节     
    王致远决定搞这样的集市,也是考虑了好久,以目前通和地区的生产能力,满足一个省的市场都难,更别说全国市场了。基本是生产多少东西,就可以销售多少,完全不存在生产过剩的问题。
    可是,通和地区生产的商品,到了外地,价格是飞涨,良心一点提高个50%左右,远一点的地方翻上一倍也是正常的。这个就是市场,后世很多商品零售价至少都是进货价的一倍,也就是50%的毛利润。
    现在各地的情况,就一个字,穷,农村是特别穷。但是农村占全国总人口的85%左右,市场也是庞大的,也是有消费需求的。
    王致远让地区成立商品销售办公室,主要就是打开农村市场,凡是跟商品销售办公室合作的工厂,设定好商品出厂价,赚到自己该赚的钱,销售就不用操心了。商品在各集市售卖,比后世的各平台都良心,不用大家打广告,不用各工厂充钱,也不抽成……
    根据各地运费的不同,也就比出厂价高个10%到15%,完全是良心价。各集市的员工都是各工厂的销售人员,工资都是工厂发放。就这个售价,每天也还有不少利润。
    越是农村,信息越不畅通,商品的价格越不固定。现在通和地区商品销售办公室,直接采取一地一价,公开给大家看,大家也不用还价,整个集市每类商品价格固定,看中了直接买走就行。砍价,不存在的,让大家快速购物。
    过去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商品生产了,没有足够的市场,也就是没有消费力,这个是通病。
    主要原因就是老百姓太穷,商品价格过高,消费不起。要是减少中间环节,不少老百姓就消费得起,有的时候直接搞补贴,商品很快就能销售一空。要是哪里有卖物美价廉的商品,那个地方就不会垮,还会越来越壮大。
    通和地区搞集市就是这条路子,通和地区肯定是可以发展起来的,而且已经发展起来了,等别的地方也发展起来了,那大家就又卷起来了,最终还是逃不过。
    但是按照这种模式之后,别的地方通过集市,搞合作社,发展小作坊,后面再搞小工厂,农民还是可以逐步富裕的,也有可以提高消费能力。商品销售办公室将各合作社的商品包含进来,持续不赚差价,坚持物美价廉,内循环还是没有问题的。
    再有一些就销售到城市里面去,还有一些就出口,生产过剩的问题就好解决不少。
    大的动作还没有开始,各地合作社就开始告状了,通和地区目前还算不错,没有告状的。搞垄断,赚差价,实在是没有必要,大家不消费或消费不起,生产必然过剩,过剩就会失业,市场就会萎靡……
    问题分析清楚了,王致远也就好应对了,这都是小问题,要是大家继续告,事情闹得大了也好,解决起来更彻底。
    王致远想通后,就不操这个心了。
    快步来到了地委张书记的办公室,张书记问道:“来这么早,会议明天才开始。”
    “李书记找我有点事,所以就来早了一点。我来是有事请张书记帮忙,我刚刚跟李书记沟通过了,我们通和专区的监狱,要搞成省级监狱,现在还缺不少人,想让您调拨一些人过去。”
    “来,你坐下,你跟我说说你们要那么多犯人干什么。徐水那边你们是不是出钱让他们抓罪犯了?”
    “是的,您也听说了?那边治安不好,我们在那边销售的商品被偷了,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我就将我们地区的经验介绍过去了,号召群众一起抓犯罪份子,然后给群众奖励,这是个很好的办法。”
    “这个我知道,但是徐水不少人组队,跑到定城、满城、易城,还跑到保定来抓贼,他嘛的,你让我怎么说。徐水那边抓一个犯罪份子7块钱,人家村子都组队出来抓,你说这像什么话。”
    王致远一下笑了起来,抓一个犯罪份子7元钱,一斤小麦6分钱,这比种地划算多了。一天组织队伍去外地抓个一两个人,至少大家每天吃肉就有了。
    “张书记,这种事情还是要鼓励的,这是敢于跟犯罪份子,歪风邪气做斗争,这些都是维护我们社会的稳定的基石。”
    “好了。好了,说说吧,你们监狱要那么多人有什么用?”
    “开矿,做工,进行劳动改造,还有思想教育,我相信人是一定能被改造的,我想给大家一次机会。”
    “别报太大期望,有些小偷小摸,出来不久就开始犯罪了,还有些汉奸之类的,没枪毙就是浪费粮食……你看要多少,我让各监狱给你送过去。”
    “先送1500人过去吧,目前就这点缺口,来年新建设的监狱还可以容纳近7000人,到时候再送些过去。那些罪大恶极,判刑时间越久的越好,改造这样的人才有成就感。”
    “行,你让人来挑吧,省里各专区的监狱,你们自己去挑,我会跟各地下命令的。我劝你不要抱太大期望,有些人在监狱都是对他们的仁慈。”
    “我一定改造好大家,不会让您失望。”
    张书记喝了一口茶:“算了,不说这个了,你赶紧将徐水那边的奖励给停了吧,治安我会要求各地好好管理的,这样到处抓人很容易引起群众的误会。”
    王致远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询问道:“张书记,对这次的会议怎么看?”
    “唉,事情不好办也要办,各省都下大了任务,我们几个开会统计了一下,完成任务还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统一思想。各县回去后,要将道理跟大家讲清楚,把事情说透,完成粮食任务。”
    王致远小声问道:“各专区的标准出来没有?”
    “这个我不好多说,我们准备明天开会的时候,各地自己报,到时候看能不能凑齐规定的数量。”
    “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大好,我看还是根据各县的人口和丰收情况来决定,将任务分配到每一个人,完成规定的数量还是可以的。这样由各县自己报,很容易出问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太高了。”
    “明天你可以提一提,首先还是让大家自己报,看看能不能完成规定的数量,不够再分配到各县,根据人口来。要是有多的,到时候看各县今年的产量,各县相互照顾一下。”
    王致远看张书记也同意这个想法,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回到招待所,王致远拿出了文件——《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仔细看了起来,晚点还要跟通和专区各县的书记一起商量一下,看看明天的会议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