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人民智慧多3
作者:人生如逆旅   从1949开始当县长最新章节     
    新的一天通和日报就发表了通和专区人民代表大会的专题报告,当天就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今天各县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而是组织县里各部门进行学习。
    到了下午,各县除了文件下发到村以外,还进行了2次广播,都是播放着会议的内容,当然要简洁很多。好在现在识字的人也多了起来,一些报纸文件还是看得懂的。
    在这个时代,大家还是很关心时事的,特别是一些喝茶的、村口聊天的,这都是谈资。现在很多老人每天也是看新闻,相互交谈也是新闻内容,这都是过去养成的习惯。
    大家首先肯定是关心跟自己有关的内容,土地买卖方面,过去私人土地买卖已经有办法可以解决了,那些卖了土地的人知道消息后,就火急火燎的去跟买方商量……各村也开始统计未入学儿童人数,现在出了新规定,再不让上学可就不行了。
    从3月27日开始,各县都开始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王致远是一个会场都没去,而是通知地委的各个书记,看谁有时间的,可以去下面县城的会场听一听,但是不要发言。
    这一次各县选出来的代表,王致远也了解过,各社的社长、农会的主席很多都被选为了人民代表,还有就是劳动模范,这些就占了人民代表中的70%,然后才是工人代表之类的,基本上包含了各县的各行各业。
    不过目前各县的经济也有些变动,固城、霸城、文城、任城、大城五个县现在的私营企业规模是越来越小了,还有不少被各县自己开的工厂给挤垮了。各县自己开的工厂,现在采用的是‘鞍钢宪法’那一套在进行管理,每个季度效益都有所增加。
    卖的东西是货真价实,要是出现问题了,工厂的党支部书记是要负责任的。私营企业在通和6个县城最发达的还是餐饮业,饭馆、茶馆每个乡镇、各县每条街都有好几家。通和县饭馆、茶馆去年上半年就有300多家了。
    现在在通和专区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事,只要想干,有的是事情干。从1月份起,招了接近4万的临时工,现在有些工厂因为临时工过多,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实行双休了,不少岗位现在是每天6小时工作制。
    为此工人还发了不少脾气,嫌工作时间太短了,最后还是工会向大家承诺,会在下半年尽快安排临时工到其他工厂工作,后面会保证大家的工作时间。并号召大家这段时间可以相相亲,结婚后可以在家多休息几天。
    各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每个县的议题并不多,除了县政府的各种报告外,还有一些教育、医疗之类的事情。后面会议就按照王致远的指示,开始讨论发展问题了,当代的发展点主要在农村,县城最多就办办工厂,更何况除了通和县以外,其它县城还在修建中。
    各县的会议是31日上午结束的,汇总的资料在会议结束后没多久,各县就交了上来。
    31日下午,王致远在办公室看着各县的会议内容,外面一阵敲门声响了起来,王致远有些奇怪,但还是说道:“进来。”
    王致远就看到刘兼青推开门走了进来,王致远问道:“刘书记过来是有什么事情?”
    刘兼青有些拘谨的说:“王书记,最近我到下面县城的人民代表大会去听了听,这让我感触很大,这几天我也想了想,我对农村的工作还不是很了解,应该说对农村还不了解,我想遵从你的建议到农村去驻点,学习提高一下。”
    王致远看着刘兼青说道:“坐下说吧,在农村驻点条件可是很艰苦的,如果你真的想了解,我不建议你去通和县下面的农村。”
    “我听王书记的安排。”
    王致远拿出行政图说:“你如果想去农村,那么就去任城县,去最边缘的一个乡村去驻点,也就是白诚乡这个地方。虽然这边搞了合作社,但是房屋修建什么的,因为地理问题是安排在最后的。
    这个地方我去过一次,因为在县城的边缘,现在是县城最穷的地方,不过那边群众说生活比沧州不少地方好多了,今年应该会发生大变化。等这边房子盖完了,我想你对农村的情况也就了解得差不多了,条件可比通和县这边艰苦多了,你看怎么样?”
    “我是没有问题的,我也是吃苦走过来的,王书记可别小看了我。”
    “好,你就以地委调查员的身份过去驻点,你当过工人,到时候安排你成为那边合作社的技术员,工作时间还是跟这边一样,村里也会给你安排一个房子居住,你看要去那边乡里哪个合作社,他们乡有3个合作社,到时候你挑一挑。”
    “哪里条件艰苦,我就去哪里,不过我手头上的工作安排给谁?”
    “你让个部门的部长把责任负起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到地委办公室汇报就行。在农村,也没多少活,你空闲了也可以回来处理一下。”
    “我今天就安排好,明天我就去驻点。”
    王致远点了点头,刘兼青也就告辞出去了。到农村去驻点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现在还没有地方开始实施。王致远以后打算将驻点搞成常态化,特别是行政干部,对自己负责的行业不了解的,都要安排去驻点。
    建国才几年,下面没有特别专业的行政干部,最近工人中提拔的干部多,对农村认识不够深刻,但是国家目前主要的问题还是农村的问题,农村发展好了,一切都好。
    王致远接下来继续看着各县具体的会议报告,主要看各县会议上对于发展的讨论。代表中农民代表是占多少的,其次是工人代表。各县的会议报告都不错,会议上提出来很多可以发展的意见。
    很多代表提出来要在合作社搞养殖场,养殖猪、鸡、鸭等,这是属于合作社养殖,个人还有养殖不算,一个合作社养个上百头猪,上万只鸡等,再加上合作社社员的养殖,平均一到二人养一头猪,还是可以实现的。
    饲料问题也好解决,养猪有猪草、浮萍、糠等,再加上一些红薯和粮食,养猪问题不大,鸡后面就以蛆虫和少量玉米为食,现在通和养殖厂蛆虫技术已经很成熟了,高蛋白。鸭就以蚯蚓为主,蚯蚓在通和养殖场也大规模进行了养殖……
    还有些要办磨坊、酒坊、机坊、纸坊、酱坊、弹棉花坊、糖坊……另外还有各县因地制宜的办一些特色型的小工厂,如编织加工厂、毛织品加工厂、农副产品加工厂、食品制作厂等。
    王致远看了之后很高兴,现在各县的合作社还是有些积累的,几个社一起的联合工厂不是白干的。赚了钱之后,现在大家已经开始规划各社、各村的发展了,这是一个好现象,自力更生,大家一起为美好生活奋斗,这是王致远想看到的。
    要是下面各县、社都是些等、靠、要、懒、散等现象,王致远即使再有想法,再有干劲,通和专区想要发展,那也是难上加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