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人民英雄
作者:人生如逆旅   从1949开始当县长最新章节     
    在通和县各大工厂忙碌的时候,农民也不轻松,夏耕后就是插秧和种植玉米、黄豆等,全村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全部在田里忙活。
    县里的开荒在6月农忙时就停了下来,农耕机这段时间在县里各处帮助农民耕地,也一下子让农民认识了这个机器。不少农民看得心动不已,一问价格,就不再说话了,反倒是几个合作社有了购买的欲望。
    开荒地也已经种上了黄豆、花生等油料作物,还种了500亩的红薯,土豆由于时节不对,就没有种植。这边的荒地使用的种子都是王致远空间囤积的种子,红薯也是王致远空间里面别人买菜的红薯积攒的。
    开荒的土地用养殖场的生物肥料全部施了一遍,现在种上农作物,后面再补点化肥、农药,收获的时候,产量一定会让人惊讶。特别是红薯,不说一万斤,最少也是5000斤的产量,花生应该在500斤左右,黄豆也有400多斤。
    邵荣华、张荣富两人负责开荒农场的事宜,后续会在这边建设一些房子,先招干部的家属过来种地,后面再招一些县城的人来负责种地。全部都是大块田,水利也一并修建好了,还在这边挖了12口大井,河道11月份就可以贯通。
    开荒地等塑料厂建设好之后,会在冬天来临之前种植大棚蔬菜,为县里的人民提供更多花样的蔬菜,免得冬天全是萝卜、白菜、藕等几样蔬菜。
    现在唯一闲下来的就是纺织厂的女工,纺织厂全面停工了,停工一个月,让大家都回去休息休息,好相相亲,解决一下人生大事。现在这批女工眼界也打开了,不再是那个在家唯唯诺诺的小姑娘了,识字的不少,心中平等的观念也已经牢固了起来。
    这些人回去后就是解放妇女运动的有力倡导者与实践者,虽说合作社兴起后,妇女也会慢慢站立起来,但是能够更早的让大家站起来,对社会的生产还是很有帮助的,毕竟妇女能顶半边天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现在女工们放假回家,带着县城购买的物品,回去看看父母和兄弟姐妹。大家带回去的大多是染色布匹,给一家人做一身衣服还是没有问题的。也正好回家赶上了农忙,还可以下田地锻炼锻炼。
    今年化肥厂扩产了,产量是绝对可以保证全县用量的,今年水稻一亩地60斤的化肥,再加上农家肥,全县产量跟去年张集那边的估计差不多,到时候合作社和农村各地再派张荣富下去指导教学一下,产量会更高。
    王致远下去视察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不少村子已经插完秧了,现在天气也热了起来,很多人就在树荫下面乘凉,现在小孩子也放了暑假,满村溜达的也不少。
    王致远在村子里看见不少人围在一片树林下面,就好奇走过去看了下,周围围满了人,王致远看去,里面是一群小朋友,外围站着大人,围着两块大木板,下面用板凳和石头垫着,木板一黑一红,看起来材质还不错。
    木板两边是两个大人在打乒乓球,用力地挥舞着球拍,姿势看着还行,没几个来回,一方就败下了阵,不少孩子欢呼了起来,外面围观大的大人也在一旁起着哄。
    败下的一方马上就换人上来了,看样子两边这是在搞比赛,虽然两方水平都一般般,但是王致远也在外面伸着头看得津津有味,毕竟好久没看到过这样运动的场面了。
    看了没多久,只见外面一个小孩带着几位老人过来了,当头一位老人手上拄着拐杖,怒气冲冲的跟在小孩后面。外面的人也看到了来人,赶紧喊道:“刘大成,你爷来了,快跑。”
    只见里面打球的刘大成说道:“你们输了的别说话,现在我是你的爷。”
    刘大成这时打球打得正兴起,还没有注意到后面的人群都空了,回球时后背挨了一拐杖,刘大成怒道:“你们怎么还搞背后偷袭,我要看看是哪个龟孙子敢背后偷袭……”
    刘大成话还没说完,又挨了一拐杖,赶紧转过身去,看着又要往下打得老人,一时间惊掉了手中的球拍。老人一拐杖下去说道:“谁是龟孙子?反了你了……”
    “爷,我真没看到是您,我错了,我错了。”
    老人家身后几人连忙将刘大成捉住,老人赶紧上前查看两块木板,看了一会后,怒骂道:“你个小兔崽子,拿我老人家的寿材来玩耍,看我不打死你……”话没说完又打了起来,刘大成也是不敢动的在原地站着。
    老人打了一下,就放下了拐杖说道:“你们把这寿材带回去,把这小子也带回去,回去再教训。”
    王致远这才看去,这两块大木板,竟然是寿材盖,被人背了回去。王致远从旁人的口中了解到,这位老人叫刘源飞,是镇上有名的老寿仙,现在已经75岁的高龄了,后面几个是他的儿子,挨打的是他最小的孙子。
    这时有人认出了王致远,连忙拉王致远在树林下坐着,介绍说:“王书记,这老人家是我们村的模范,他当年家业也不小,我听我父亲说他老人家还当过国会议员,后来没干了,就躲回村子里了。”
    旁边也有人说道:“他老人家有7个儿子,11个女儿,是我们村首屈一指的大家族,我家以前就是种着他家的地,不过老爷子对我们也还不错,从来没有涨过租,我们借粮食也不加利息,是个大大的好人。”
    “老爷子是个好人,他有4个儿子当兵去打鬼子去了,后来都没回来,今天后面的几个就是他的剩下的3个儿子,几个月前他有个孙子去参军了,这个刘大成当时也是报名了,但是没选上,在家也没什么事,跟一帮小年轻一起瞎胡闹。”
    王致远惊讶的说道:“我们县还有当过国会议员的?看来你们村是藏龙卧虎啊。”
    “我也是听我父亲说道,不知道是不是的。”
    “他老人家的儿子参加的是国民党还是什么?”
    “王书记,这我就不知道了。”
    王致远问了下老人家的位置,旁边的人就亲自带路到了刘源飞老人家中,房屋是青砖黑瓦,也没有关门,入眼就是一个院子,旁边的人喊道:“刘大成,县里王书记来了,快让你爸出来。”
    刘大成正在院子罚站,听到声音,看了一下王致远,连忙喊道:“爷,县里王书记来了。”
    屋内几人正商量着怎么惩罚刘大成,听到了刘大成的叫喊,出来一人将王致远请了进去,请进了屋内。
    屋内的摆设也很简单,老爷子坐在上位伸手示意王致远坐下,问道:“老朽没想到王书记会来,蓬荜生辉。”
    王致远连忙摆手说:“老人家客气了,冒昧过来,打扰了。”
    刘大成给来的几人倒上茶,王致远问道:“听说老人家当过国会议员,还有四位儿子都加入了抗战?老爷子深明大义,让我们这些后辈很敬佩。”
    “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就不要再提了。”
    “只要是为国家牺牲的英雄,就值得我们敬佩,新中国建立的时候,国家就准备为人民英雄立一块纪念碑,虽说现在碑还没有立好,但是碑文我还是记得的。当时也特意提过,这些人并不只是我们党的人,还有自1840年以来千千万万的人民英雄。”
    “好大的气魄,的确是厉害,比我那个时候当国会议员强多了。王书记,我想向你打听一件事?”
    “你老人家叫我王致远就行,您说。”
    “我有个儿子当年在黄埔军校,是加入了你们党的,后来也是跟着你们走了,这么多年也没有音讯,我想请你帮我查查,看看他的尸骨在什么地方。”
    王致远的手抖了一下,沉声问道:“您儿子叫什么名字,当时是在哪支部队,我帮您打听打听。”
    “刘光远,具体跟哪支队伍他没有说,最后一次知道消息是在赣西南,别的他写信也没多说。”
    “有没有化名,您老人家也知道的,当初的革命前辈很多都使用化名。”
    老人家摇摇头说道:“这我就不清楚了,都快21年了,这件事我还是有些放不下。”
    “您老人家放心,这件事情我一定尽力帮您调查,但是我也不确定有没有结果,毕竟相隔的时间太过久远了。”
    “今天是你来了,我突然想问问,实在是没有,也不要紧的,身处战乱年代,没办法的事。”
    王致远握着刘源飞的手说道:“这件事我一定尽力,有消息了会来通知您的。”
    刘源飞又让儿子去屋内取出来刘光远在学校时候的照片,说道:“就是这个模样,麻烦你了。”
    王致远收下照片,又聊了会,就告辞了。
    走时王致远问一起村里的人:“老爷子家是什么成分?”
    “地主,不过我们可没有批斗他。”
    “我们只对有血债的地主进行批斗,好不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王致远说完就骑着马回县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