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文运灌顶
作者:长胖了的猴子   AI伴我修仙路最新章节     
    第二天一早,李子天出门打拳,一推门,却见吴雨骆已经在院里站桩了,两人相互看了一眼,不禁哈哈相对一笑。
    吴雨骆倒是惊奇李子天如此有读书天赋,居然还修得武道境界,颇有惺惺相惜之感。不过因为是书院,倒是不好放对造次,便相约另外找时间切磋,便各自走桩挥拳。
    待众人用过早餐,珞珈书院的副山长王端懿过来拜访,这王副山长曾经无比仰慕余老夫子,曾力邀其来书院教书,但被余老夫子婉拒,如今得见真人,自是一番热情寒暄。
    由于明日才是书院大典,今日无事,既然有大儒到了,王山长自是邀请余老夫子和他带来的众弟子一起先参观书院。
    这珞珈书院坐落在群山之间,建筑古老而庄严。门前是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路,两旁种满了参天古树。
    书院的大门高大宏伟,门额上刻着“学海无涯”的匾额,不知何人题写,苍劲有力,让人对学海顿生敬畏之心。走进书院,一座座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宽阔的院落中,古色古香的瓦房和红墙黛瓦的楼阁,在白雪的覆盖中偶尔露出一角,显得更为出尘。
    书院内院是一个宽阔的广场,中间有一座古老的石井,井边种着一棵参天大树,树下有着一圈圈的台阶。王山长介绍那处正是学生们听教授宣讲和讨论之所。
    广场的四周是一排排学堂,每间学堂都有着巨大的窗户,透过窗户还可看到里面有先生们正在授课。
    穿过学生的宿舍,不知不觉,已走过了前山,来到后山之中,王山长指着前方那片气势恢宏的碑林,语气甚是自豪地说道:“余先生,前方那处,就是我书院也是整个文庙的功德林。”
    说起这功德林,可是文庙的一处圣地,说来也是被世间读书人津津乐道的一大谈资。这功德林占地甚大,其中石碑林立,不知凡几,但上面有字的却是不多,大多都是无字碑。而且有字碑上面的字也不是人刻上去的,而是当有人在碑前以文证道,文运灌顶时,由文运刻画的。因此,每一个有字碑就代表了一位在碑前得道的文道大儒,其意义显然不凡。
    此时王山长的一番介绍,自是让众人不免对这功德林又是多了一份尊崇和敬畏。
    王山长带着众人走入功德林,向余老夫子说道:“余先生,这功德林上的石碑,大小形状,各是不同。那些无字碑都是等待有缘之人靠近后,会在上面突然显示一段问话,如果答得好,就会当即文运证道,当头灌顶。”
    说着,王山长指着前方一处石碑道:“前面那处就是至圣公得道的石碑。”
    众人走过去,只见石碑上刻有一段话:“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余老夫子见罢,心生万分感慨,向着此碑深施一礼。
    忽地,王山长声音激动地指着旁边一处说道:“余老夫子,你看,这无字碑上有字了。”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一旁刚才还空无一字的石碑上,现在凸显出几段话:“何为学者?何为先生?学者何为?先生何为?”
    几个少年还好,王山长和余老夫子却是顿时陷入了沉思。
    李子天心头一动,趁着众人不注意,凑到余老夫子耳边轻言道:“先生,可曾记得在大楚王明山下的村落私塾边我们曾经说过的那几句吗?”
    余老夫子的内心中早就激情澎湃,脑海中本就有着一些文字呼之欲出了,经李子天这么一带,顺势便张口说了出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话一出口,顿时惊得王山长犹如五雷轰顶,张大了嘴巴。
    忽听得头顶一声悠远的钟声响起,只见万里霞光破际而来,瞬间即至,悬停在众人头顶天空之中,然后粗大的光柱倾泻而下,笼罩在余老夫子的身上。
    着作等身,五车腹笥,着有《陆沉》的余老夫子今天在文庙功德林中,终于以文证道了。
    余老夫子仰头闭眼,整个身子沐浴在光柱之中,感受着文运给他带来的灌顶洗刷,觉得整个人都飘飘欲仙起来。
    其余众人见到这一幕,自是惊喜万分,李子天眼里更是闪过无数的念头,娘的,发达了。
    此番惊天动地的异象自是轰动了整个北境洲,众山上仙家宗门纷纷飞剑去往文庙问询。
    近在咫尺的珞珈书院更是不谈,不管是正在授课的先生还是学子或是刚到书院的书生们,无不为之震动,纷纷打听情况,询问到底是何人得道了。
    远处的一个山头上,两个人正站在树顶观望,其中一人道:“宗圣公,天下读书人看到今天这一幕,你可要遭受风言风语咯。”
    宗圣公微微一笑,轻声道:“为文庙记,这个锅我来背。”顿了一顿,又道:“只可惜了余老夫子,这一刻,迟到了这许多年。”话头一转:“不过,至圣公,这小子我可是带给你了,上次说好的事成之后送给我那本书呢?”说着伸出一只手去。
    至圣公哈哈一笑:“你啊,还怕我赖你不成?我已放你桌上了,请自取。”
    待得良久之后,众人头顶上的光柱渐渐消失,异象消谧无踪。余老夫子的眼睛缓缓睁开,第一就看向李子天,正待说话,却见李子天带领众弟子齐齐拱手,一辑到地:“恭贺先生得道。”
    这时,王山长走过来,对余老夫子郑重施了一礼:“余先生,从今日开始,你就是我文庙的贤者了,请受王端懿一拜。”
    文庙内最高的是四圣,至圣为首,其后是亚圣、宗圣,文圣。不过文圣一位至今空悬。往下一级是十八贤者,再往下是一百零八位君子。
    如今经文道灌注,余老夫子竟越过君子,直接成为了贤者,这是闻所未闻之事。
    余老夫子赶忙还礼。看向旁边那个石碑的时候,上面已经由文运刻画了几行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已成文庙贤者的余老夫子一时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