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红尘看透却不点破
作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最新章节     
    此刻的周灵瑜依旧专注在制作陶俑上,面色平静甜美,却又带着一丝黯然。
    草探花望着她这副神情,心头不禁泛起一阵辛酸。他缓缓走到周灵瑜身边坐下,静静地看着她完成了手中的工作,这才开口说道:
    \"他终究还是下令放箭了。\"
    \"嗯。\"
    一个平静地道出,一个同样平淡地应答。
    \"师傅确实是年岁已高啊。\"
    草探花摸了摸自己布满皱纹的脸庞,发出一声充满感慨的叹息。
    完成陶俑制作后的周灵瑜抬起头,望向远处洪峰峡壁上的墨银遁甲军,看到从上方倾泻而下的火箭与石弹,看到那些士兵背着包裹中的无辜妇孺,一时之间,也开始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而这泪滴一旦滑落,便如同断链的晶玉般滚滚不止。
    草探花满面悲悯地将她揽入怀中:“放心,你还有师尊在这里。”
    灵瑜伏在草探花胸前痛哭失声,许久方抽噎着开口:“现在,我只有师尊您了。”
    草探花神情复杂,更多的则是欣慰与愧疚交织。
    “其实师尊也不愿走到今日的地步,以前告诉过你,不到生死存亡之际,是不会拿你作为筹码胁迫赵凉的。然而身为东陈州的军师,主帅必须摒弃个人情感,一切行动都需以天下大势为重。赵凉亦深知此理,所以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挥军出征。”
    “我懂他的。”灵瑜哭得愈发凄楚。
    草探花抚摸着她的头顶,话语间宛如一位慈爱的老者安慰心爱的孙女。
    “初次见你之时,便看出你有着承袭我道统的资质。为师已时日无多,但这尘世中仍有许多我未能领悟也无法驾驭之事。我亟需寻觅一位传人,让她继续走完我未竟之路,她将继承我全部的战阵兵法和计策机变,当然还包括那最为宝贵的炼神泥塑之术。”
    说完,他拿起灵瑜精心制作的泥塑。
    泥塑乃是一个taizi凉的形象。
    这段时间,灵瑜共捏制了十四尊泥塑,其中十三尊各具形态的taizi凉,最后一尊则雕琢成了墨林的模样。
    这些泥塑形象生动逼真,仿佛蕴含着真实的生气一般。
    草探花笑看过每一尊泥塑之后,回首轻咳两声道:“将来为师若是驾鹤西归,你切记也要给我塑造一座立于墓前。别只念挂情郎而忘掉了我这个糟老头子。”
    灵瑜闻听此言点头答应,凝望着草探花的脸庞,眼中更加充满了纠结与哀伤。
    虽然与草探花相识仅两个月,但他确是对她倾注真情的人。昔日里taizi凉忙于朝政事务很少与灵瑜嬉闹,而草探花却愿意抛下国家大事,时常前来陪伴她游戏玩耍。
    因此,此刻听见他谈及身后之事的话语,令她心中更是痛苦不已。
    草探花站起身来,从帐篷内取出一叠厚重的古籍。
    灵瑜恭谨地接了过来,只见上面赫然是有关布阵用兵、运筹帷幄的秘籍和策略论文。
    “这些都是为师一生心血所着,从未传予他人,即便副本也未曾留下。就算为师仙逝,你也切勿示之于人,否则将引来杀身之祸。”
    灵瑜听后应允:“师尊,我其实更偏爱制作泥塑。”
    草探花微笑回应:“那就当你是在替为师完成遗愿吧。为师没有机会去实现的大一统霸业蓝图,就由你来替我勾画。你站在为师的肩膀上前行,或许有望实现当年北安王的宏伟愿景。”
    “那我需要多久才能做到呢?”灵瑜略微收住泪水。
    “凭借你的聪明才智,不出十年便能参透这些孤本。那时你再出山入世,为师会在东陈州为你安排妥当一切,届时世间便会诞生首位能够扭转乾坤的女宗师!”
    草探花言语间充满期待之情……
    然而灵瑜眼中却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她望着师父问道:“师尊,您执意让太子哥哥做出决断,莫非是为了令徒儿彻底斩断尘缘,随您踏上修炼避世的仙途?”
    这句话瞬间揭示了草探花内心的想法,草探花面上并无波澜,轻轻点了点头,却又立刻摇了摇头。
    “弟子并未强迫,我只是助你洞察世间真实,让你认清人心本质,从而做出应做的选择。”说着,他拾起手中的泥人,“可知我为何沉醉于泥塑之道?”
    灵瑜轻轻摇头。
    草探花环顾四周,确保无人窃听后,低声道:“实则泥塑仅是承载之物,我赠予你的秘籍中记载了一些奇妙无比的法门,可将东陈州儒家的深厚思想与技艺,借助仙术封存于泥塑之内。”
    “这是何等奥妙?”灵瑜闻言,如同初识修真奥秘的墨林初次听葛行间论及武之意境般,震惊不已。
    “我们称之为‘意境’。我在北方岭南幽深的山脉之中,储存了儒门的所有高层意境,其中既有武之意境,亦有兵法之意境,秘籍中均已标注明确位置,将来你可以亲自前去探寻领悟。你也必须学会这门法门,终究有一天,你需要将其传承下去,我不想看到我这一脉传承过早中断。”
    稍作停顿,他继续说道:“如此传承下去,直至有人代替我去实现天地一统之日!”
    “难道眼前的联军不能完成这个使命么?”灵瑜满腹疑问,因为在她看来,东陈州大军依然是威势赫赫,放眼天下十九个国家鲜有对手。
    “原本也许还有可能,但是自从赵凉做出了当下的决策之后,这条路已经无法走下去了。墨银遁甲军注定要在逆流中遭受重创,即便东陈州能付出巨大代价赢得胜利,也无法再进一步谋求整个疆域的统一。”
    这时,他朝着灵瑜淡然一笑:“如若我所掌握的情报无误,你那位道友必然身负武之意境,且恐怕是这片大陆上最顶尖的存在。”
    关于墨林拥有刀剑意境一事,草探花早在蚕洞门外目睹那些残肢断骸之时就已有所预感。只不过那时他尚只是一个普通的泥塑老人,自然没有必要去点破此事。
    回忆起蚕洞血案,草探花的眼眸微微收缩:“古怪得很,分明不是他所为,真正的凶手究竟是谁呢?”
    “师尊,您在说什么?”灵瑜一脸迷茫。
    草探花回过神来,笑容温和,并未过多解释。反而指向正奋力攻打山头的墨银遁甲军。
    “我只是想让你看清一些事实,同时也让我们和赵凉各自悟出些道理。”
    “嗯。”灵瑜心中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脸色再次黯淡下来。
    草探花轻叹了口气:“按照原计划,确实应当将你真身置于墨银遁甲军中一同攻山,倘若赵凉真的决定反击,即使付出惨痛的代价取得了胜利,你的遗体也会出现在他的眼前,让他懊悔一生。一旦主帅失去了斗志,那洪峰峡防线便会不战而溃。”
    他沉吟片刻,接着述说道:“然而,即便历经一日深思,我仍未忍舍弃。确实,我终悟透,你乃苍天在我濒死之际赐予的真传弟子,我不愿让你涉身险境,作为人质。即使没有你,此计虽不至尽善尽美,东陈州与太京州纵使挫败,亦不至于宗门倾覆。故而,我深信无论付出何种代价,确保你的周全是极为必要的。”
    说到此处,他脸上流露出惭愧之色:“我愧对此仙盟主帅之位,孔慕贤与温侯俊对我深信不疑,将令牌交予我统率万道修士,按理应全力以赴。然而若要为此牺牲我最得意且疼爱的弟子,实非我所能承受,实话实说,我真的无法做到。”
    他的神情显露出一丝苦楚,这让灵瑜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挣扎,于是懂事地搀扶住了他的臂膀。
    草探花目光温和地投向洪峰峡的方向:“虽然我无力做到,但我却渴望知晓赵凉在此事上的立场。诚然,一旦洪峰峡沦陷,北戎州必然岌岌可危,但他背后仍有墨林真人这位高人在支撑。据我所知,墨林真人已在西陵关设下两道防线,故无论洪峰峡战况如何,北戎州当能渡过危机而不致消亡。”
    随后,他转向灵瑜,缓缓开口:“你已见证了结局,无需我赘言。我深知他也正饱受煎熬,他的确深爱于你。只是我们二人对此事的看法不同。”
    话音落下,他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最终坚定地道出一句:“我愿意为我的亲传弟子放弃天下势力之争,然而赵凉却选择了为了他的国家放弃自己的伴侣!”
    此言一出,灵瑜顿时泣不成声,她默默地哭泣,草探花则静默地倾听。
    “在这场抉择中,其实无人可责,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决定。只是有一件事我希望你能明了,我的孩子,对于赵凉而言,他对国家的热爱远胜于对你。”
    对于国家的热爱远胜于对你。
    瞬时间,帐篷内外的气氛变得凝重无比,仿佛陷入了无边的寂静之中。远处隐约传来的战斗呼喝声显得尤为刺耳,然而此刻的草探花却对此置若罔闻,全神贯注地观察着灵瑜的反应。
    良久之后,灵瑜抬起泪痕斑斑的脸庞,朝草探花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她轻声道:“师父,我已经决定了,我不打算回去了,我要跟随您一起修行。”
    草探花仿佛听见了世上最美妙的声音,便又慎重其事地追问了一句:“真的不再犹豫了吗?如果战争结束后你想回家,你可以带着为师的衣钵返回北戎州,有我在,无人胆敢阻挠你。”
    “不必了。”
    灵瑜面色淡漠地摇了摇头:“假如再见他一面,即便已经成婚,在彼此心中都还会留下一道难以解开的心结。我理解他所坚持的是家国大义,但我并非贞节圣女,更非胸怀壮志的巾帼英雄,我只是一个寻常女子,只希望我的爱人能为我抛开所有羁绊。然而他并未做到。或许我就是这般心胸狭隘吧。”
    她起身而立,仿佛心中有所领悟:“自他下令的那个瞬间,在他心中我已形同消亡。我自觉尚未具备成为太子妃的修为,故决定随师尊一同修炼那纵横天地的法门。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彻底承继师尊的衣钵,那时我或许会再度返回去找他。”
    “倘若始终无法释怀呢?”草探花望着她,脸上尽是疼惜之情。
    “那就此一生不再相见。”灵瑜话语虽决绝,但神情却平静如秋水湖面。
    她卸下背负已久的大型竹筒,倾出其中的所有信函,随后将草探花赠予的秘籍尽数纳入其中。
    “自此以后,师尊的衣钵我会随时携带在身,而这些信函请您转交给他人妥善保管。”
    草探花颔首答应,仔细拾起散落的信函,赫然发现其中夹杂一首古诗。他轻轻展开浏览,诗词工整雅致,只是纸页已然泛黄,岁月痕迹明显:峨眉侍婢故乡闻,覆雪鸿儒显东陈。
    瀛洲弃徒无人问,西城少年入道门。
    幽径云深蔽北斗,星罗棋布映红尘。
    历来伴行落魄者,下马长江历三春。
    “这首诗恐怕并非出自赵凉之手吧?”草探花含笑问道。
    灵瑜望见那诗,神色微变,旋即又回复平静:“十多年前邂逅的一个孩童之作,彼时我俩都是稚嫩孩童。他曾误以为我把他的诗丢进了江中,实则被我暗中珍藏了起来。”
    草探花听后一笑:“后来你们还曾相遇吗?”
    灵瑜点头:“确实再见了,越大越是不拘小节。不过为人依旧十分可贵。只可惜我早已经许配给了太子哥哥……”
    话音未落,灵瑜的眼角再次泛起泪光。
    她看向烽火连天的洪峰峡,不禁紧锁眉头,牵起草探花的手:“师父,此处太过喧嚣,我们还是离开吧,现在就前往岭南。”
    草探花拍了拍她的头,眼神充满深厚的慈爱:“好,师父带你走,立刻启程。”
    于是,东陈州第一智囊草探花,带着十年后的第一女权谋大师灵瑜,一道选择了归隐岭南。
    这是草探花的选择,同样也是灵瑜的选择。
    他为了那份挚爱与传承之人,舍弃了深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