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后世学子好生用功!
作者:戒烟客   开局介绍人妖,古人傻眼了最新章节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
    小高的父母在手术室外焦急的等待着。
    母亲双手合十,对着上天不停的祷告。
    父亲蹲在楼道,一支一支的抽着香烟。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看到这番场景,李世民很是感同身受。
    自己第一次发现李承乾的脚有些跛瘸时,内心的焦躁比之更甚。
    不但广招名医为其治疗,长孙皇后更是连续数天去寺庙道观祷告。
    但时至今日,李承乾的脚还是没有治好。
    这也成了李世民的一块儿心病。
    大唐的太子身患腿疾,这话说出去不只是不好听,更是会影响大唐的威严。
    李世民望着光幕,心中暗道。
    “若后世连换心都可以做到,那乾儿的腿疾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
    光幕中,有护士安慰着小高的父母,说这换心手术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让他们不要这么担心。
    谁料到,小高的父亲来了一句。
    【“我担心的不是手术,而是担心术后要最少都要修养三个月,但这么一来就会耽误学习,很影响我儿子考清华的。”】
    听到小高父亲的这番话,所有人都懵了。
    “这是亲儿子吗?”
    嬴政一脸的呆滞。
    “都病成这样了,不想着怎么治好,而是担心学业?”
    “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上学能比命还重要?”
    与此同时,各朝代的学堂中。
    夫子们厉声说道。
    “你们看看人家后世的学子!重病缠身,尚未止学习,再看看你们!一个个吊儿郎当的样子!你们就不觉得羞愧吗!”
    学子们顿感与小高的差距巨大,一个个面红耳赤,赶忙拿起书读道:“学而不思则罔...............”
    ........
    就在这时,光幕中,手术大门被推开。
    仍在麻醉中的孩子被推了出来。
    看着还在昏迷中的小高。
    古人们顿时炸了。
    “死了?”
    “孩子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八成是已经走了。”
    “我就说这换心手术就是扯淡嘛!心脏捅一刀都会没命,更别说摘下来了!这要是能活才是见鬼了!”
    “可惜啊,好好的孩子就..这么..........”
    “庸医!”
    帝王们也都眉头紧皱。
    “难道这换心之法真的不成吗?”
    就在这时,主治医生摘下口罩道。
    “手术很成功,等麻药劲儿过去了孩子就能行,不过现在我们还是得先去IcU做进一步的观察。”
    ......
    “成功了?”
    看着病房中已然转醒的小高,所有人都极为兴奋。
    “逆天之举!这简直就是逆天之举!”
    “这跟从死神手里抢人又有什么区别!”
    嬴政激动的来回踱步,随后深以为然的说道。
    “怪不得后世敢对神仙如此胆大妄为。”
    “看来是有与神明对抗的手段啊!”
    大明。
    朱元璋也是一脸的激动,猛地转过身对御医们说道。
    “朕现在给你们一个权利!”
    “你们可以随意拿天牢中的死囚做实验!”
    “先把那什么血型弄明白,然后再试着做做这换心手术,争取将这前因后果都搞清楚!”
    御医们互相对视了一眼,虽然无奈,但也不敢在朱元璋的兴头上找不自在,只好持礼道:“下官领命”
    “父皇,这样不好吧。”
    朱标倒是不惧朱元璋,开口道:“虽是死囚,但也不能随意处置,这样未免有些过于不近人情了些。”
    “跟死囚还近什么人情!”
    朱元璋瞪了朱标一眼都:“都是些罪大恶极之人,活着也是浪费大明的米饭,不如临死前为我大明的医学事业做点儿贡献,也好赎一下他们身上的罪孽!”
    “朕这也是跟后世学的,及审及判及杀!”
    “可.......”
    “不要再说了,朕意已决!”
    ...........
    【镜头记录下的高三学生。】
    就在二人争讨之际,光幕又换了内容。
    视频中,天还没亮,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聚在操场中,排成整齐的队列。
    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书本,正在高声朗读。
    嬴政有些好奇的说道。
    “这都是后世的学子吗?”
    “好生用功!”
    “这个点儿怕是鸡还没叫吧?”
    扶苏也是颇为认同的说道。
    “在这种浓烈的氛围下,想必是能够激发学子的学习欲望。”
    “不过,这里面竟然有如此多的女子!”
    “难道后世女子也可以入学堂?”
    各朝代的先生们看到这儿,眼中也尽是羡慕。
    不用扬鞭自奋蹄。
    这要是自己的学生该有多好啊!
    再看看面前的这群货。
    真的是云泥之别啊!
    ..........
    【这是河北的一所高中。】
    ---“再见。”
    ---“呵呵,看这早操就知道了。”
    ---“不堪回首的日子。”
    ---“我只想写一个惨字。”
    ---“700分上不了清华,全国还有第二个吗?”
    ---“河北的学生们,你们怎么不笑啊?是 天生不爱笑吗?”
    ---“别逼我给你扔一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河北是冀吧?”
    ---“楼上的,你几个意思?”
    ..........
    “清华?”
    李世民皱眉道:“刚刚那小高的父亲也说过清华,现在又是清华,这清华究竟是什么东西?”
    房玄龄想了想道:“应该是后世类似于国子监这样的地方吧,普通学子考入国子监,学成之日便可做官讲学。”
    “那可太难了。”
    李世民感慨道:“每年国子监接收的学子本就不多,大部分又都是皇亲国戚,十足门阀的子弟,留给平民学子的位置十不足一,即便有才学也未必入得了啊。”
    【早上六点十分,学校闹钟响起,学生们快速洗脸刷牙,拿着课本奔赴操场。】
    【准备期间,所有人都没有闲着,而是朗读背诵着一些学习重点。】
    ---“几点?六点十分?你河北哪儿的?”
    ---“我上学的时候可是五点二十的起床铃啊!”
    ---“衡中就是五点二十的起床铃,该说不说的吧,一个衡中坑苦了整个河北的学子。”
    ---“你们知道衡中的教学模式从哪儿借鉴的吗?辛集中学,但人家辛集中学没那么严格,只是衡中玩得过于变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