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斧声烛影
作者:戒烟客   开局介绍人妖,古人傻眼了最新章节     
    “这就太荒谬了。”
    嬴政皱着眉头说道。
    “既然已经确立了太子,那就必须树立太子的绝对权威,削弱其他皇子的势力,这样才让朝堂稳固。”
    “他倒好,把另一个皇子的权力增加到如此地步,这不是摆明了让二人争位吗,到头来无论谁上位都恨不得不得把对方往死里弄。”
    “还制衡?把亲兄弟制衡成仇人?弄成个不死不休的局面?”
    “什么脑子才能想出这破方法来?”
    嬴政忍不住撇了撇嘴。
    “朕是没立太子导致扶苏被害,这李渊是立了俩太子导致太子被害。”
    “所以说啊, 后世得从中吸取经验啊。”
    “只生一个……不是,只立一个太子好。”
    ...........
    【也正因为如此,李建成和李世民慢慢从兄弟变成了敌人,李建成对李世民步步紧逼,李世民也想争夺权位,最终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李世民射杀。】
    ---“不是老大不优秀,而是老二太变态。”
    ---“主要还是李建成太善良了,顾念手足之情,不忍对李世民下手。”
    ---“我他妈第一次从夺嫡中听到善良两个字,李建成就是菜!菜就是原罪!谁让你打不过李世民呢。”
    ---“知道为什么皇帝那么多,杀兄弑弟的那么多,唯独对李世民一直拿这个说事儿嘛?因为实在是找不到李世民的黑点了。”
    ---“对于宣武门之变,我只能说干的漂亮,用最大的效率最小的牺牲完成了流血政变,李世民不但一箭射杀了李建成,也射杀出一个巍巍盛唐!”
    ---“网庙十哲还有十秒到达战场。”
    .............
    “干.....的漂亮?”
    看到光幕中的评论。
    李世民心中一震。
    “后人不觉得朕大逆不道?”
    “后人不觉得朕罪孽深重?
    “后人不觉得朕倒行逆施?”
    李世民喃喃自语,两行清泪不由的滑落下来。
    多少年了!
    他一直把玄武门之变当做一生的梦魇。
    也让他的统治充满了非议。
    更是他伦理道德上永远的污点。
    尽管他后来尽心竭力的治理国家,让百姓的生活富足,但心里的包袱和精神上的枷锁却始终会伴随着他!
    玄武门之变带来的阴影,终其一生都难以消散。
    但同时,李世民心中也是颇为无奈。
    权力斗争从来没有握手言和的说法。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建成不死,那死的就会是自己!
    朕是想登临大宝。
    但朕更想活着!
    想到这儿,李世民眼光大亮。
    朕没错!
    如果再来一次,朕仍然会杀了他!
    想通这一点,李世民一扫之前的颓然。
    压在胸口的石头被除去,整个人都变得精神烁立了几分。
    注意到李世民的转变,一旁的长孙皇后也不由的湿了眼眶。
    他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意气风发,身材飞扬的秦王。
    毕竟那时的李世民可是太原城里最明亮的少年。
    .........
    与此同时
    大明。
    朱棣也是松了口气。
    抿嘴看着光幕,暗自心想。
    “既然李世民杀兄弑弟都能得到后世的理解。”
    “那我篡允炆的皇位应该也不会被人诟病吧?”
    “该说不说的,这招我可是跟李二学的。”
    “后人得一视同仁啊!”
    ................
    【第七位,北宋............】
    “等会儿!”
    朱元璋突然说道。
    “咱要是没记错的话,赵匡胤可没立太子,他的皇位是他弟弟赵光义继承的,这么一来北宋就不该出现在这个榜单中。”
    一旁的朱标道。
    “父皇,虽然赵匡胤没有立太子,但他的儿子下场都不怎么好,可能基于这点,后人也就把北宋也算进去了。”
    “嗯,也没准儿。”
    朱元璋扬了扬眉,有些不置可否。
    “其实咱理解赵匡胤为什么不太子。无非就是三个原因”
    “第一点就是当时北宋正处于急速扩张之下,贸然立太子可能会引起政局不稳。”
    第二呢,赵匡胤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他心里清楚得很,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得了天下,所以他肯定对这种事情非常忌惮,不敢过早的确立太子,以免让太子成为众矢之的,为他人做嫁衣。
    “当然了,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当时的赵匡胤才四十多岁,正值壮年,还打算一统天下,哪里会料到自己会暴毙。”
    “啧啧啧。”
    朱元璋吧唧了两下嘴:“只可惜哦,人算不如天算啊!”
    ...........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没有立太子,而是传给他弟弟赵光义。】
    “嘛玩意儿?”
    赵匡胤愣了。
    皇位传给弟弟?
    扯犊子呢!
    谁家好皇帝能干出这种事儿来!
    哦~~~
    别不是光义这小子学李世民了吧!
    正想着,光幕播放道。
    【关于赵匡胤为何传位给赵光义,这就不得不提“斧声烛影”的故事。】
    【根据《湘山野录》记载,赵匡胤去世前夕,诏其弟赵光义进宫饮酒密谈,宴席中,有人遥见得烛光之下赵光义时而离席,连连做出推辞的动作,之后又听到赵匡胤拿着斧子戳地,并大声说“好做好做”。】
    【之后,当晚赵匡胤驾崩,赵光义继位。】
    “好做好做?”
    嬴政有些疑惑:“这是什么意思?李斯,你给朕解释解释。”
    李斯也是皱着眉头道:“陛下,这“好做”两字怕是很有歧义啊,臣不知道当时这赵光义语气如何,因此不敢贸下结论。”
    “嗨,你管那么多干嘛,有什么意思你就都说说。”
    “好吧。”
    李斯道:“这“好做好做”有两种含义,第一可能是赵匡胤对赵光义说:看你做的好事!如果是这个意思,那就说明二人有所争执,那赵匡胤当晚死亡,他弟弟便很有可能会是凶手。”
    “那另一种意思呢?”嬴政忙问。
    “另一种意思便与上面完全相反,可能是赵匡胤对赵光义说:你好好干。充满了临终托孤的意味。要这么理解的话,赵匡胤就是主动把皇位交给了赵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