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公平的学问
作者:菲硕莫薯   不败战神杨辰刚刚更新最新章节     
    齐烨兴奋到了天亮,睡醒的时候,可以将早饭、午饭、晚饭一起吃了。
    刚睁开眼,穿上衣服走出门口,老段来了,张口就是个很劲爆的消息。
    今日早朝,果然有人请辞了。
    “殿下。”
    老段苦笑连连:“礼部左侍郎徐功执意上请辞,任是君臣百般劝说,徐功依旧卸了官职。”
    “徐功?!”
    齐烨张大了嘴巴:“不是丘神威?”
    老段一头雾水:“平南都尉丘神威为何要请辞?”
    “卧槽。”
    齐烨傻眼了,一屁股坐在石凳上,问候了徐功全家一刻钟,足足一刻钟。
    老段也是满面苦涩,齐烨,又成为众矢之的了,如同被架在火炉上烤一样,还得是那种烤两下一翻面儿的炙烤,外焦里嫩都不行,得是全焦。
    “本世子…”
    齐烨仰头望着老段,问了一句废话:“如今在京中士林的风评如何?”
    老段意味深长的叹了口气。
    就这一口气叹的,齐烨自己都可以品,慢慢品出来。
    礼部左侍郎徐功那是谁,这老头不一定是京中士林名声最大的,但他一定是才学最好的。
    徐功为什么不干了,因为昨天他“输了”,他说齐烨要是会作诗,他就辞职不干了。
    徐功愿赌服输,他是没错,问题是叫别人怎么想,叫宫中怎么想,叫朝廷怎么想,叫士林中人怎么想。
    徐功的学问太好了,身兼多职,宫中和朝廷还几次想要让徐功进入国史馆修史修书,老头一直没乐意干。
    所有官职全辞了,不止是礼部左侍郎,还有宫中西席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官职、闲职、散职,都不要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变卖家产润到国外去。
    徐功在礼部没什么建树,可朝廷不能缺了这种老吉祥物,很多时候朝廷面临一些负面舆论时,尤其是可以带动坊间风向的士林,都需要他这种吉祥物去降低舆论影响,也可以理解为朝廷对士林的发言人。
    现在好了,发言人不发言了,君臣们开始发炎了,扁桃体发炎,后槽牙也疼,上火疼的不要不要的。
    徐功是前朝的臣子,本朝之所以留下,还能升迁,老六看重的就是这老头的名声。
    季伯昌支持老六登基,京中三分之一的读书人就支持老六。
    徐功也支持老六当皇帝,京中另外三分之一的读书人就支持老六。
    至于剩下的三分之一,呵呵,没了。
    可想而知,昨天刚嗨嗨皮皮过了生日的天子,今天,又该闹闹心心了。
    不用想就知道,现在矛头全部指向了齐烨。
    京中,没有齐烨。
    齐烨,却依旧能够轻而易举的登上头条热搜。
    人性这种事就很怪,比如说后世有个大明星,粉丝好几千万,然后有一天和一个瘪三打赌,输了的话就退出娱乐圈。
    然后就真输了,明星说到做到,退出了娱乐圈。
    按理来说吧,和那瘪三没关系,是这位明星自己的决定,但是在粉丝眼里呢,属于是自己的爱豆被瘪三给逼的,一切都要怪瘪三,然后大家就开始一起声讨瘪三,想要弄死瘪三!
    现在齐烨就是那个瘪三,让士林大明星徐功退出朝堂并且看样子也准备退出文化圈的瘪三。
    本来齐烨就够闹心的了,老段又补了一刀。
    “听闻散朝时,朝臣出宫挽留,徐功婉拒后多次言说,他告老还乡与殿下毫无关系,多次言说,一次又一次,叫群臣莫要怪罪与您。”
    “我日他奶奶啊!”
    齐烨骂的更凶了,他怀疑这老登是故意的,辞职就辞职,还特意说与本世子没关系,说了也就说了,还三番五次的强调,咋的,是怕没人喷本世子呗?
    老段补上了第二刀:“如今京中士林传言,徐功请辞,起因是因殿下会作诗,传着传着,就变成徐功说连殿下这种狗东…这种人都会作诗,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之后他就上书请辞了。”
    齐烨张大了嘴巴,想杀人了。
    这他妈哪跟哪啊,传的什么玩意。
    老段及时扎出了第三刀:“现在不知多少读书人,说要来南庄寻殿下。”
    “寻我干什么?”
    “宰了…不是,与殿下请教诗文。”
    “我…”齐烨深吸了一口气:“你知道徐功的府邸在哪吧。”
    老段双眼一亮:“登门赔罪?”
    齐烨:“灭他满门!”
    段平:“…”
    齐烨站起身,冷笑连连:“好,玩本世子是吧,找几个认字的人,拿着我剽的那些诗,今后开始一个月,就让他们在徐功府邸门前诗朗诵,一天十二时辰不间断,就在他府邸门口念诗!”
    段平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不但要灭人家满门,还要杀人诛心啊。
    眼看着齐烨真准备回去找“诗集”了,小院门又被推开了,俩人,一老一少,一前一后。
    前面的,少的,是喻斌。
    后面的,老的,正是徐功!
    齐烨定睛一看,怒发冲冠:“老贼,本世子与你势不两立!”
    喻斌赶紧摆手:“恩师,徐师欲入南庄书楼教书。”
    齐烨大吼一声:“义父,请受孩儿一拜!”
    喻斌:“…”
    徐功哈哈大笑,自顾自的走进来,坐在了石凳上。
    齐烨瞪大了眼睛望向喻斌:“斌斌你没开玩笑吧,徐大人真要来书院教书,教授百姓之子?”
    喻斌连连点头:“徐师昨夜见了家父,得知了徒儿在书楼教书一事,徐师今日上述请辞后便来了南庄,见了学生,见了书楼,见了那些学子,之后便叫学生带着徐师来寻您,欲叫恩师应允与徒儿一同在书楼授学。”
    齐烨满面狐疑的望着徐功:“老大人,您不在朝廷当礼部左侍郎,为什么要跑这教书来?”
    “怎地,老夫这才学不够?”
    “不是不是,当然不是,就是…”
    齐烨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赶紧给徐功倒了杯茶,坐在了对面。
    “老夫也是想不到,你这幽王府的浪荡世子,竟有如此大志。”
    徐功叹了口气,随即站起身,正色道:“老夫志不在庙堂,忝为礼部左侍郎整日无不郁郁,读了大半辈子书,写了大半辈子字,学了大半辈子经,也困惑了大半辈子,老夫有一事请教,还请世子殿下为老夫答疑解惑,请赐教。”
    齐烨也赶紧站起身:“不敢当,学生才疏学浅,不敢言谈赐教。”
    “敢问殿下,孔圣人,教过学生吗?”
    “教过啊。”齐烨一头雾水,问的这不是废话吗,孔老二就是这么发家的啊。
    “老夫再问殿下,有教无类这话,是谁说的。”
    “孔圣啊。”
    “老夫还是要问殿下,孔圣,可是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人。”
    “当然是。”
    “老夫最后问殿下,那为何,孔圣的学问,如今只有富家子、世家子、权贵之子可学,唯独百姓之子学不了?”
    齐烨愣住了,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徐功坐下身,苦笑连连,喃喃自语。
    “想京中,多少读书人见了老夫尊称一声徐师,可这些读书人,即便不由老夫教授,亦有无数先生教他们读书习字,既然他们有这么多先生,多老夫一个少老夫一个,又有何妨,因此,老夫碌碌无为,老夫这师,碌碌无为,可有可无。”
    说到这,徐功猛然看向齐烨,双目灼灼。
    “可此处,这南庄,这南庄中的书楼,有无数孩子,无数学子,他们,没有那么多先生,他们就连读书都要如做贼一般避人耳目,老夫心痛,心痛至极,这些百姓之子为何连读书都要如此鬼鬼祟祟,为何他们想要读书,先生却只有一人,只有喻斌一人,一人,哪里够,远远不够,不如算老夫一个,叫老夫在你这南庄书楼一展所长,一舒平生之志,殿下意下如何?”
    齐烨后退两步,正了正衣衫,施了大礼。
    “学生,敢不听命。”
    段平,喻斌,也是如此,正了正衣衫,冲着徐功深深施了重礼。
    “徐师。”齐烨满面崇敬之色:“学生,敬佩万分。”
    “有何可敬佩的。”徐功抚须一笑:“老夫,不过是个寻寻常常的读书人罢了。”
    真正的大师永远怀着一颗学徒的心,老徐头,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读书人。
    可以说他在朝堂上不是一个优秀的礼部郎中,但是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想要将学问发扬光大的读书人。
    不知多少读书人,将读书当成了一种跻身庙堂的工具,将读书当成出人头地的一种途径。
    而徐功从始至终,从读书的第一天起就明白了一个道理。
    书,不应该分高低贵贱。
    学问,应是公平的。
    “儒学经典、四书五经…”
    徐功的眼中满是莫名之色:“倘若先祖知晓,书与学问会将人分出高低贵贱,会让这本就不公平的世道更加不公平,想来,是断然不会将书与学问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