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事情如何处理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广南东路的广州。
    杨元奇带着队伍来到广州和白鹭等人回合,白鹭没有在广州找到舅爷的信息。
    箫让说道:“老爷说过舅爷最后的几封通信都来自广州,我们在广州查询不到陈高业的名字,我们担心名字有变动,陈姓武职官员都有打听,就没有从云南过来的。”舅爷和杨兴武通信用本名,难保遣送到广州后有没有改名。
    白鹭说道:“董平去肇庆府,不过那样范围就有些扩大,更难寻得。”广州并不是广南东路的治所,它的治所是个在广州隔壁的肇庆府。要查这路官员,只能去肇庆府打点看看。
    杨元奇问:“市舶司有没有去问过?”
    箫让回答:“还没有,包括盐铁司这些也没有。”
    杨元奇说:“盐铁司相对封闭,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是市舶司。当时对将官的发配是广南东路,那就该在这条线上。多花点钱,去市舶司问问。”
    宋朝对岭南的统治主要有两路,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说到底给大宋提供税赋的最重要就是广州。广州有大宋广南东路的市舶司,既海外贸易的窗口,广州的珠江三角出海口还遍布大小盐场。
    大宋在京东东路、两浙路、福建路和广南东路设置有市舶司,他有点类似于提刑司,业务受转运司指导,却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提举市舶司的官职品级不定,一般从五品到正七品之间。
    说来也是滑稽,大宋设立市舶司,因为环境变化、机构精简、职责调整等等原因,几个市舶司发生过很多变化,最稳定的只有广南东路的市舶司。可能有个很大的原因,广南东路的市舶司主要放在广州,品级一般没超过从六品。这一定程度上让这个机构相对不为人注意。
    在广州的市舶司并不录属广州,那在广州官场查不到人正常。其掌控广南东路的海港和河道贸易管理,各级设置都检、巡检和镇监官等职位,会安置很多武职。
    广州因为有市舶司存在,加之周边大量盐场的存在,整个州城经济就非常发达,给人以一种异样的繁荣。
    杨元奇很想好好看看这个千年前的广州,却是张娘子、李清照和白鹭商议后,把杨元奇扣在家里,他这次从惠州匆忙刚到广州,身体其实有恙未见好转。
    杨元奇道:“其他地方我也不去,这几天好好养一下,不过好了以后你们陪我去下海边总行?”
    白鹭说:“你身体无恙,去哪里都行。这得最后看张小娘怎么说。”
    杨元奇道:“好了,我应承不出去就是,你得空陪着她们两个周边逛逛,别憋得气闷。”
    李清照这时候走了进来:“才不憋闷呢,你要是有心,倒不如快点养好带我出去。小心小心……”她手里端了碗药,白鹭接了过来试了试温度喂杨元奇服下。
    李清照说:“还是白鹭姐姐会照顾人,我和张小娘是笨死了。”在路上张小娘给杨元奇熬了一副汤药差点没把杨元奇烫死。
    白鹭道:“你们是享福的命。”
    李清照说:“我觉得你才是。”
    白鹭笑笑,她喜欢照顾杨元奇,就像杨元奇也懒得再要丫头在身边,平日里夫人在身边都是亲手照顾他,丫头也就来打打下手。实际现在丫头们更多是照料她们几个,她们照料杨元奇。
    这次南下,没有其他丫头跟着,白鹭倒是觉得回到了从前她跟在他身边的日子。
    白鹭道:“开封的信函到广州,她们说祈福观的事其实称不上如何,就是官家对过儿和灵儿的事上了心。”白鹭一边把信函拿给杨元奇。
    杨元奇庆幸自己没着急些折子辩解,要是去解释祈福观挪用银子事,估计那个官家才火大,当然那会子他也不清楚开封发生什么。
    赵煦这是心里满腔不平之意,这帝姬招驸马,杨家和帝姬母亲熟络,又曾打趣过指腹为婚,好歹杨家得表现出受宠若惊才对。现在看着好像委屈了什么一样。
    赵煦这个想法就是没道理,大宋对驸马限制不严,但还是有诸多要求的,比如杨过要是成为驸马,首先纳妾这事就诸多限制,虽然大宋不禁驸马入仕,没有明文规定,但在职位上很自然都有限制,会有意把他往边缘位置放,这本就非常自然。
    杨元奇道:“你回封信开封,现在杨家注意照顾好帝姬就是。另外,让她们放消息出去,杨过婚事已定。”
    这么说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了皇家莫大的脸面,杨过并无其他婚约,杨家现在说他婚事已定,显然是指赵灵儿。杨家自己先承认下来,又未明言就是她,皇宫就能进退自如,杨家等于把决定权交给了皇宫,虽然在嫁娶上没有明说什么,但怎么看怎么都是杨家把杨过留了下来。至于嫁娶?这赵灵儿都还没定,那只是你杨家眼巴巴的看着而已,也就不需要现在扯。这个说法皇宫可是面子里子都有。
    李清照嘻嘻的笑:“妙常姐姐去了太原,你就这么打发她儿子呀。”
    杨元奇也是晕了,怒道:“那也是我儿子!无情最是帝王家,我这也是没办法拖着先。皇家明明知道自己的女儿不好嫁,自己还不愿承认。”有了这个缓和,从年龄上说,皇家也不会急着去敲定帝姬的事。杨家很想和孟皇后结亲,但那是想把赵灵儿娶进来。
    李清照还是佩服杨元奇,这个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杨元奇能瞬间想到办法解决,这脑瓜子的确一步十计。她也清楚,杨家要是把杨过婚事已定这么传出去,皇宫那些人心里会非常舒畅受用。
    杨元奇看着李清照的样子来气:“你你……帮我写个祈福观事自辩的折子。”
    李清照啊了声:“为什么是我?”
    杨元奇道:“我国子监试卷的字不就你的,现在刚好,这个折子你来。扈三娘你都没见过,现在你就帮了她一把,这不是给你好事做么。”
    李清照想来想去总觉得哪里不对,不过算了,他最近身体有恙,这个折子还是她来写把。
    这时候这个自辩折子才能上去,至于里面写什么其实不重要,只要杨家把杨过婚事的事传开,写什么赵煦都不会看,你怎么自辩都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