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事情不小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杨元奇接下来也不折腾了,直接跑回开封,手里没人啥也办不到。还不如请几天假和休沐日加在一起休息几天。
    杨元奇跑去找李格非,李清照鬼头鬼脑就跑了过来。
    李格非敲着桌子:“你不是禁足了?”
    李清照嘿嘿说:“我又没出府里,这不元奇哥哥过来,来看下他是不是惹祸事了。”
    杨元奇晕了:“你能不能别说这个又?!我可是西北战场赫赫有名的将士,可以称将的那种。”
    李格非说:“你也是,回开封做什么,秦观兄说你那几场战事甚是凶险,你能挣出一条血路,倒是难得。”
    杨元奇道:“那朝堂把我弄回来也没见大家反对啊。我还不想回来呢,在那里有土霸王的感觉。”
    李格非说:“行了,你过来是想问我范致虚的事?”
    杨元奇道:“怎么现在朝堂一点底限都没有,什么事大家全知道。”
    李格非说:“开封府和户部现在还在扯皮,一个要钱一个没有,我又不是在这里教死书的。”
    杨元奇嘿嘿不答,他还是有点小得意,这事不大,李格非知道看来他还是关注他的。和户部扯皮的人多了去了,谁会在意这事。
    李格非说:“范致虚太学博士任职并不久,人品这些我实在不知,不过好好的太学博士不做跑去做知县,我也没听说他提过想修民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进士官最好的还是这些清流官,大家巴不得进来。你要任职时间长还好说,比如李格非,认识的人一大堆,出去也使得,不过那会子给的官职也高了。
    杨元奇移开话题问:“李叔,她还要关几天?”指了指李清照。
    李格非反问:“怎么了?”
    杨元奇道:“我隔几天走河道去朱仙镇,带大家去郊游。”
    李格非看着杨元奇,想了想点头:“好!”
    李清照耶了声,还是这个元奇哥哥有办法,她这次禁足可是没期限的。
    ……
    风和日丽,又是郊游好时节。
    杨元奇带着一堆小屁孩去朱仙镇玩,这次不但有李师师、李清照、杨家几个小朋友,李清照还带了她小弟弟和小妹妹。
    这次总算没在船上玩牌九,李清照带了小弟弟小妹妹,被她老爹严厉吩咐不能玩这个,下面那个船舱更是被她们翻天,她们把桌子椅子移一边,直接蹴鞠,说船摇晃还能增加难度。
    杨元奇、李师师和张横站到了二楼,张横指了指一个位置,说道:“少爷,这就是陈留县选定的新桥的位置,那边还有个小集市,有客栈和酒楼。”
    张横又指了指远处:“那里就是那个桥了,有点发展不起来。”
    李师师说:“两处隔得这么近,难怪是拆一座建一座,材料是很好全部搬运过来,这省了不少钱。”
    杨元奇道:“都打算建了,还省个啥。”
    张横指着现在那座桥又说:“那一片地,对,就是那一片,蔡家的,当年杨平就是想和蔡家掌柜一起搞那里。”
    杨元奇愣神,他还忘记这一茬,他直觉这个桥不简单了。无利不起好,现在已在的桥两头没发展起来,很大原因就是没有资金投入,蔡家现在这个局面,不可能有钱折腾,但地是他们的,那就只能先废弃放着。
    杨元奇知道他得查下当年这座桥为什么移到那里了,现在重新移回来的位置也要查周边的地的交易了。杨元奇一叹,大宋朝的官员就没一个蠢的。
    杨元奇清楚这事不好查了,一旦涉及这种利益,那这事牵扯的人就会多,很容易就是政争。因为如果这个桥的确有利,那移桥也算不得大事,这事又说不上就是贪腐,只要地的交易没问题,那借着消息早点赚点钱,杨家一样会做。真有瑕疵也是有人先买地后建桥,这事不好说上嘴。
    放在后世,有个地方要发展什么,建一座大型学校医院,消息一放周边地价飙涨,有些商人和规划建筑有点联系的,可能更早入局。时间上很难说有没有问题。别人也能说他觉得这是政府走向,现在地价便宜,他们提前买点就是。
    建一座皇宫旁边肯定会有很多官员见缝插针买地,建一座桥亦然如此,这还是开封城外,算不得太贵的地方。
    杨元奇现在不清楚范子奇要干什么了?还是他们有一群人想干什么?杨家又成了一把刀?他有些泄气!
    ……
    朱仙镇,大家都在草坪上愉快的玩耍,李师师也忍不住了,冲了过去。
    杨元奇看着这个场景,也是心动。
    杨家不是不能做刀,但必须提前有个知会,所谓利益相合,就得对大家都有利。他老爹杨兴武现在是知定边,那才是家主。他自己没有权利把杨家扯进去,那太容易让杨家的发展戛然而止。
    杨元奇摇头又觉得这不可能,范家是顔楼股东,他家隐然在后,但他们清楚顔楼事实把大家纠葛在一起,还是很多大家族。顔楼才是这些联系的根本,范家要是知道不把事情说清楚,那杨家通过顔楼都能让范家吃一壶,他们的股份还没见光的。这才是大家最大的利益所在。
    杨元奇觉得他有必要去找下范坦了。他想通了一点,有高曹孟家这些人的顔楼,范家很容易做个选择,他们是已经绑进来了,不会因为这事把这边搞翻,那才是愚蠢的作法。
    只要范子奇这事不过是户部的公心,那杨元奇会很做好多,他查到的角度如实上报就是,甚至最后大家退了也是个好理由。
    就杨元奇现在的判断,虽然花了户部和开封府的钱,但桥的选址的确好了一些,至于有人借机谋点利,要不要寻根问底这不是他能决定的。何况,就杨元奇的理解,在大宋这种家天下,只要你不过份乱踩线,大家倒不会干什么。除非这事损民利,让哪个一身正气的官员认为不妥。杨家不是那种家族,杨家自己都不见得很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