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潘金莲去定边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开封顔楼快要成型了,一个字大,两个字很大。这是一个有太原顔楼翻了两番的顔楼。这还是在开封。
    云良阁,曹诗扭头就走,这尼玛的什么股东大会,以后他要没面子了。因为来的全是女人,就他一个男人。关键这种时候要是谈起来,他曹家估计得吃亏。
    李师师咯咯的笑:“曹公子,帮我们倒个茶也行。”
    曹诗道:“爱喝自己喝去,我走了,你们定下什么通知曹家就好。”有几个女子是好事,女子太多一个男人事情麻烦。再说,他走了这帮娘们才占不到便宜,他在他一定得让步,不在那的确大家不好意思。
    潘金莲、李师师、刘氏(孟励家娘子)、王氏(高家娘子)、秦可儿(还是个大肚子)和杨垣怡。
    大家约一起也不是开股东大会,配合越来越娴熟,潘金莲道:“过几天我走了呢,大家都好久没喝过茶了,一起聊聊就是。”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潘金莲隔断时间会把账目给大家看看,这些都是几个掌柜看过的,但潘家和开封杨家是小股东,她们没有掌柜参与,一般潘金莲就会隔段时间喊着大家来。其实究其原因还是无聊,毕竟,账目也是各家掌柜们一起整理的。
    潘金莲道:“顔楼是年底还是明年开春开业?提前一个月太原那边会有很多人启程过来,不过她们待了几天就会走。”
    王氏说:“最好明年开春,那样花园会漂亮些。这边这些章台人全定了?”
    潘金莲道:“教坊这里有5个会参与进来,她们在开封素来有名声,有她们在问题不大。”对于开封一个青楼就有5个教坊司出来的大家常驻这已豪华,何况还有太远的,再说还能要再需要,也能问问其他人帮忙来镇场子。
    刘氏道:“东南两楼的章台人都是开封的。多几个少几个没什么问题。”
    这两栋楼就是勾栏院,这点顔楼不再避讳。只是房间更宽,两楼大一点,但里面装得人不多。而且两楼后面都有窗,能看到花园前端一个舞台。但花园后端看不过去,用园林和小河巧妙隔开。得给后院文人留些面子。其实每栋楼都能是一个大型的开封青楼。
    后院和太原顔楼一个模式,就是大了点。无名楼小了点,能进开封无名楼的客卿不多,至于开封本地的要来,偶尔住一个晚上就好。要承认开封才是大宋风月的核心。后院最出彩的地方是两条小河,一是和前院隔开的一条小河,沿河绿树成荫。后院一端也是一条河流,有码头和画舫。
    潘金莲说:“那还是工期,这个就拜托高家和曹家了。”同样的钱他们两家的人办事快,无他,他们调得到一些半官方性质的资源。
    大家都笑着点头,还是来这里喝茶聊点其他的好。
    潘金莲说:“以后李师师就是太原杨家的了,反正大家都一起熟悉的。相关文本都会签李师师,杨家会把李师师的印记给到大家。”其实,李师师写了就写了,大家都会认。只是出于尊重,杨家觉得有一些还是给一下好。
    总得有个正式表态,李师师惹的事做的事以后就是杨家做的了。开封府户籍不给她入,没这个道理人还在乐籍这里又写杨家籍。这个时候杨家就得出面和所有人家做个确认。
    孟家刘氏还给她出个主意,去上个封宜奴,大家糊弄一下得了。李师师又不愿,就是得写杨家李氏。
    王氏(高家娘子):“你们也是拗。”
    李师师说:“不是拗呢,是那天祠堂已经记了。不能又要太太去改啊,已经和祖宗说过了呀。”
    这事也不再说,对于她们一些大家族,有些东西告诉了祖宗还真不要去动。
    刘氏(孟励家娘子)突然说:“太原有没有隶属教坊的机构?”
    大家都愣了下,要是有,把李师师教坊乐籍挂太原去,太原比开封好弄。开封教坊乐籍太多,不敢开这个口子。
    李师师道:“哎哟,你们别给我想主意了,就这样好。”
    ……
    杨府小院子,陈氏要太原杨家在开封所有账目以后都过李师师手,除了顔楼,还有杨平的码头,张横的船队,其他就是内外部开支了。
    李师师在没有太原杨家确认前,没有人会把账目给她。也不是每本账目都重要,这是一个家族的规矩。同样,扈三娘不喜欢看账目,但有一天她到了哪个地方,要看那个地方账目,那里就必须麻烦给出来,因为她就是少奶奶。除非那里杨兴武或陈氏给它备了书。
    事实上,在太原杨家,掌柜最怕这种背书,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杨元奇现在就是少家主,哪天她们娘子要看,他们给不出去,天知道杨元奇当家后,她们会不会看他不顺眼。杨兴武和陈氏也没背过这种书,杨家的账目杨元奇的媳妇都能看。
    潘金莲来开封后,李师师学得最多的是写信,给杨元奇和各个女人写。这是潘金莲的习惯,大事小事说就是。这样彼此才会知道在干什么。要是你瞒着我我瞒着你这才是麻烦。李师师这几天信里前面第一句话全是一样的:我是杨元奇娘子啦,母亲在祖宗祠堂说的,记族谱了呢!
    扈三娘苦恼的就是这个,看着大家的信有趣,自己写起来累死。她让人传了几次口信,陈妙常就直接说她了。杨元奇郁闷也是这个,以前身边有女子,她们会写写,他偶尔插几句嘴就好,多轻松。现在很多得自己来。
    陈氏还在嚷嚷写信这事以后得写在家训里面。
    哦,这事还得提下李清照,李清照是看过杨元奇给潘金莲最长那封信的,她笑颠了那些字,但又佩服这个元奇哥哥,那明显是硬笔,不会是拿筷子写的吧,他应该对自己毛笔字绝望了。不过看到潘金莲和李师师的笔,她郁闷惨了,他就是奸滑。杨元奇还是有发明创造的,硬笔可是快多了。
    ……
    潘金莲出发去定边,骑马!陈氏很是无奈,只能让杨雄带着开封杨府的几个人跟去。开封杨府总会有几个愿意从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