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扈三娘的锐利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感觉到女子些微不悦,杨元奇赶紧收回眼神,tmd 习惯了宋人的审美,见到一个后世标准的模特美女,搞得自己没见过世面一样。
    杨元奇给扈庄主见过礼,这次来他是打了手好算盘的。见礼嘛,送东西,30把刀30条枪,这可是他顶着手下人抠出来的。
    不管怎么说,带来这么重礼物,扈庄主高兴的起身。
    吴用道:“几面之缘,杨公子这个礼物有点重了吧。”
    杨元奇说:“不重不重,我守着这方小天地,这里安置这么多宋人,这也是清风寨代行了官府的职责啊。”
    扈庄主旁边的熟番通汉语,他是扈夫人的弟弟,他有个汉人名字扈刀,这个名字他自己取的,他觉得这么彪悍。
    扈刀用他半生半熟的汉语道:“这里虽然在横山边缘,大宋官家不是早就放弃了这块治地。”
    杨元奇不做这个争论,笑着岔开话题:“这里这么多宋人,那就算送给横山族,表达谢意也行吧。”这里汉族与匈奴、鲜卑、党项各族都有,实在不知道如何称呼。
    花荣这时候接口道:“到了这里,没有宋人一说了。”
    晁盖和朱武眉头都是一皱,何必呢?再说都是宋人,祖宗可不能不认。
    扈庄主缓解了一下气氛:“我们是汉人,隔壁大辽国也有很多汉人,西夏亦然有汉人。几位算是大宋官员,大宋要让天下汉人都是宋人,这不取决我们,取决于大宋。”
    晁盖和朱武正想争论,杨元奇摇手不让他们说下去,祖宗我们都敬畏,他们认自己是汉人,没有辱没祖宗。
    作为一个有后世记忆的人,杨元奇不觉得他们这话有毛病,当宋朝放弃了一个地方,不管你内心如何不愿,再多不得已。这些人只能是汉人,不再是宋人,这和后世国籍一个道理。当扈庄主自承自己是汉人,他就无法再争论,至少在这种时候他们也是认根的。
    杨元奇说:“宋朝其实并未放弃这里,所以我们来了。”
    吴用道:“杨公子,大家敞开门说亮话。礼物清风寨收了,木波镇清风寨从未骚扰。以后也是如此。我们这些人聚在这里只为活命。杨公子其他的有什么想法就不用带来了。”
    杨元奇想过这事有点难,没想到起头就这么不顺。
    杨元奇认真道:“刚才进清风寨,花小哥说很多孤寡妇孺,我想问这里面有没有宋人所为,如果有官府行这类事,我虽然不过一个副团练使,却也有写奏章的权利。包括乱兵!”
    大宋从来没有允许军队打劫宋人,哪怕乱兵也不行。这点在文官主政的时候极其明显,这是文官压制武将最好的说法。不管哪个武将麾下出这类事,只要发现,就是打翻到底。
    大寨的几个人都沉默不语,这里躲兵灾,躲的还真是西夏不是大宋。实际在大宋失去对这边区域有效控制时,宋人躲避的有西夏蛮子,也有横山番子。
    吴用、花荣这些人与其说他们不认自己是宋人,倒不如说爱之深责之切,他们不过怒其不争,他们成为了弃子。
    扈三娘这时候大声说:“你们官府的人说得真好听,明目张胆的坏事是不敢做,肚子里却坏得很。被官府害得家破人亡的还说吗?花哥哥,投奔你的表妹不就是被官府害得无家可归的吗?倒是和这位这么大义凛然的杨公子说道说道。”
    大家看向花荣,花荣只得道:“扈三娘,这事没有定论。那家的确是官府抄的,谁是谁非我们不清楚具体内情。她只是愤恨别人做得,他们就做不得。”
    大家都知道花荣收留了一个远房表妹,听说是一个大家族的大丫头,不过家里有天遭了横祸,犯了事被官府抄了。
    杨元奇说:“总会有些官府中人不做人事,哪个地方都会有坏人。扈三娘可不能把这个和官府等同起来。”也不知道杨元奇这骂不做人事算不算骂自己。
    扈三娘道:“刚才说话还以为一身正气,你这个开脱怎么看都不像男人。”
    杨元奇这下尴尬了,他刚才的话真是有点避重就轻,官府可能办了错案,这时有发生,他这个是真管不了,他只是个副团练使,这一带有乱兵他能办,其他要是天远地远他如何多嘴。
    吴用说:“扈三娘,你也不用挤兑他了,他也是一个边境小官。”
    杨元奇更是尴尬,这下充大尾巴狼了,以为自己是大佬,别人压根没把他当大佬。
    扈三娘哼哼的道:“宋人都是如此,夸大其词!”
    杨元奇这下不忍了:“喂,别以为你绿眼珠子就不是宋人,你也是!”
    扈三娘被堵得回不上嘴,她最恨别人说她不是宋人,就是眼珠子的颜色,现在这人说她绿眼珠子,还是宋人,这让她气结,这不能顶。
    晁盖和朱武两个人面面相觑,这话题怎么说得不知道偏哪里去了。
    朱武咳咳的道:“杨头,我们是不是也要说下来意?”这是军营大家对杨元奇的称呼,现在当不得将,只能这么叫着。
    有过这一茬,气氛倒的确缓和不少。
    扈三娘又是哼哼唧唧,还不是有事要谈,带这么多礼物就是没安好心。
    杨元奇干笑几声道:“扈庄主,吴先生,我来这里不是为其他,而是一旦木波镇战事一起,我那里也有些老幼妇孺,要是往环州撤,那条路更容易被人赶上,我想能否把他们送来清风寨。也好安将士的心。”
    厢军很多人是托儿带口的,内地从军的人家属不会带过来,本地人却是带在身边更安全。另外木波镇也有不少平民百姓,青壮要留下来,这些人却最好送走。朱武就有一妻一妾一儿子在身边。这也是普通平头百姓从军希望跟着将门出来,那样他们后方的家人会得到一定的照顾。
    这个要求不高,他们守着木波镇对寨子有利,人员提前转移到这边说得过去。
    扈庄主想了想问:“人多吗?”
    杨元奇道:“可能会有上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