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调军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第二天,种师中和杨元奇一起到校场,杨元奇抽调人的办法非常简单,由他的人带着两千人拉出去跑一圈50里的路。
    种师中最初以为这个儿戏,队伍跑到40里左右,已经零散不堪。让种师中眼睛眯起来的是杨家人的态度,他们已经练习过体能跑步,这个种师中知道的,关键杨家的人把速度拉下来以后,拼命鼓劲厢军的人加油努力,这是这段时间杨家的跑步方式,他们太习惯这种互相鼓励了。这个场景让种师中不得不重视,这就是合力。这稍加引导,就是一个军队的合力。
    种师中问杨元奇:“怎么做到的?”
    杨元奇没藏私,办法简单,按整队人计算,最先到的那队人先吃饭,最后到的那队人帮着伙头兵收拾饭堂。
    朱应在旁边说道:“杨将军,我的人也按这个来。”他的这半都人马已经确定留在木波镇。
    晁盖接口道:“可以,刚好赢了的队伍给你当值一天,少跑一天休息。”
    朱应点头。
    杨元奇道:“种将军,总会有队里的人这方面弱项,一定注意,不能体罚,更不允许队伍弃掉这人,必须是一个队伍把速度拉起来,不求最快那个多快,只求最慢那个不慢。真遇到身体实在不行的,也是我们来安排,对正这些人提意见的权利都不准有,他要做的就是帮他跑起来。”
    种师中点头,这个道理懂,一旦有人跟不上就弃,战时就完了,也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共命。
    种师中道:“杨家名不虚传,就是你们家人丁太单薄了点。”种家这一代人军伍里的十多个人,正是这样撑起了种家威名,并不是只有环州才有种家军。
    杨元奇说:“何必都姓杨。”
    种师中想了想还是说道:“你我懂,朝廷不一定懂!”
    朝廷不是不懂,是以家族为轴,朝廷还能理解,要是以理想目标为轴,组建军队,朝廷就担心了。朝廷很容易分辨一支带有姓氏的队伍,也就能有相关控制方法。要是理想目标结在一起的人,朝廷太难分辨,太容易出事。亦如当年狄青,他也许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但他的影响力已接近军中偶像,他的经历就是一部大头兵的逆袭史,这种共情太让军伍的人以他为核心了。
    ……
    最后敲定人员,种师中还是和杨元奇出了争执,杨元奇要的是散人,最后却搭了一队人,这队人是这军厢军中最没走散的一对,带队的叫朱武(神机军师,小编特喜欢这个梁山好汉),恰是这个人种师中不愿意。
    种师中来之前朱武就在木波镇,很多布置也是出自他的手,他还是个从九品的校尉。
    种师中直接说:“战事一起,禁军要有兵员补充,也会有扩编,我会找机会安排他。”
    杨元奇道:“我守木波镇,我现在一线,我已经有禁军编制,何必让他等呢?多给我一个人而已。”
    种师中有些无语的道:“我已经多留半都人马过去,见着杨老哥我也说得过去的。”
    杨元奇说:“开价吧!”还是这么来干脆。
    种师中愕然:“妈的,给我十匹马。”
    这个开价有点高,马并不比人便宜,一人一马合理,大宋更缺马,哪怕你真要这人,一比十也过了。
    种师中没等到杨元奇的还价,杨元奇:“成交!”
    种家在他组队伍这事上给予太多方便,从这个角度说,杨元奇也要有所回报。何况杨元奇除了探子这些,就没打算组马队,就那么500人编制,不如用马在折家那里换点其他的来。
    种师中看了看杨元奇:“那两个乡军的费用你要是挪这边,你可得注意点,这种事可大可小。”
    种师中算算杨元奇加抽调人,和杨家的人,包括他留下的,都差不多700人了,朝廷不会多给钱,那只能其他地方挪。
    杨元奇道:“我知道,我不属于马军司,但总得给我些马,折算这些费用,贴补个点点,够700人的武装了。”马军的组建更为复杂,在朝廷层面那就是精锐中的精锐,太耗钱了。这都做不到精锐,文官能把带队的大卸八块。
    ……
    一个月时间一晃而过,刘唐终于把折家那边先凑起来的装备运了过来,同来的还有杨元奇的任命,宣节校尉领一营禁军,另外给了两个从九品的空衔,一个杨元奇给了朱武,一个给了晁盖,朱武本就在厢军中有散阶,晁盖曾经就有官职,这两个任命不过是备案。
    种师中找来杨元奇,这个月他和杨元奇接触非常多,关于练兵,两个人沟通很多,相互取长补短。
    种师中说:“你这十天装备起来,我会提前和环州报备,我先撤下来了。我得重新调整下这支队伍。”
    杨元奇答应下来,总得自己扛起来,越早越好。
    种师中这段时间想过很多,杨元奇的一套方法不一定在禁军中有用,这个得战场试过才知道,但在厢军或者乡军中却一定能实现,这是一种快速成军的办法,它基本抛却了个人勇武,强调令行禁止,而其训练体系几乎就是参照这个来。
    杨元奇以队为单位,一队10人,六队为一都60人。队内同进同退,一都之队又强调各队相互配合,这其实是一种战事指挥的下放。
    当武器没拿到手时候,种师中还奇怪为什么杨元奇执迷于队列,武器拿到手后种师中有些明白,所谓合力不仅仅是心齐,也包括作战,杨元奇整天和他手下这些都头商量的就是如何使用一些简单动作厮杀,这种厮杀不需要多复杂,只要成队列做出动作就好。
    种师中知道这种方式风险很大,在厮杀中队列是很容易乱的,但这的确是一条路子,拼命保证己方的小阵型,局部形成人员优势,培养大家精通几个招数比让他们精通打斗显然要简单很多。
    种师中现在想回环州抽调人试试,环州有种家很多基层武官,只要像杨家这样,用勇武之人牵头,弥补个人勇武的弱点,带着队伍形成合力,这方法是很大可能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