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铁匠铺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杨元奇走到自己住的院子,前面一个小演武场,刘唐和鲁智深正你来我往对练着。
    看着杨元奇回来,刘唐说:“少爷,明天在凤翔府买几把趁手的武器吧。”在开封,他都是带着刀,现在回大西北要去战场,朝廷配置的武器都是制式的,想着去找点更趁手的,再往北走就很难找到实力雄厚的铁匠铺。
    杨元奇答道:“行!明天我找折家拿点文书。”大宋朝对很多兵器是有管制的,为什么黑道多用朴刀,一把砍肉刀套上个手柄也可以叫朴刀。这个禁令在大西北这边没那么严厉。
    鲁智深嘿嘿笑:“我这把斧子是不是能加长了?”
    杨元奇看了看他:“你用长柄?多长柄?!”
    鲁智深道:“哪能,那总得现在开始练习长柄吧!”
    杨元奇道:“那你还是弄把趁手的中短柄吧,长兵器这玩意上战场,得制式才能形成合力。”
    刘唐哈哈笑:“鲁大哥,这你就不如我懂了吧,我再喜欢刀,当年还得跟着杨老爷学点长枪,长枪才是战场不二法宝,随手还能捡到!”
    鲁智深说:“看来军伍还是不一样。”
    刘唐说:“武功高那活命机会还是大点,最终还是基于整军不乱不散,要不,再厉害的武功也没啥用。我和你们讲啊,当年……”
    杨元奇也不能接话了,这里只有刘唐上过战场,他们两个只能听着他唾沫四溅的吹嘘!
    ……
    第二天,杨垣紫陪着杨元奇去铁匠铺。
    凤翔府铁匠产业非常兴旺,这条街有几家,官府有自己的铁厂,很多时候需要大规模打造兵器甲具,人力不足,也会给到商业匠铺订单,这让凤翔府这类产业异常繁荣。
    杨垣紫让折家的一个管事带着他们到声望最大的那家,这家店铺的店主叫汤隆。
    问明来意,大家对要求做了一个确认。鲁智深要的是一把短斧,后面弄了个小机关,能加长中柄和长柄,他对长柄斧子念念不忘。
    刘唐却是简单,要了十把刀,样式和军伍一样,却都重了一半,这得加更多的精铁。杨元奇的枪也是按刘唐的要求来的,他说杨老爷的枪他最熟悉,就按杨老爷的来。
    只是时间上,汤隆犯了难,杨元奇他们三天后就要。
    折掌柜有些奇怪:“汤老板,以你店铺的力量,大家加个班,问题不大呀。”
    汤隆说:“也不知道最近怎么回事,突然生意多了。我前面还接了一单,也是那天要出货。”
    杨垣紫不管了,丢了一张折家单子给他:“我也不诓你,这里写了20把刀具,足够这些兵器的费用,你自己去官府结算。说了三天后要就三天后。有了这个单子你也好和那伙人解释,他要还是不依,你让他来折府找我。”
    汤隆一看知道这事没法谈了,折掌柜他认识,在这个娘子面前毕恭毕敬,那她就是折家大人物了。
    杨垣紫拉着杨元奇就往外走:“你走这么急啊。”
    杨元奇道:“为了这三天,我路上都没怎么停歇。”
    杨垣紫点点头,反正人都在这边了,那边要是不吃紧,抽空让他回来就好,再说,他要不方便,她也可以去找二哥,顺便就跑他那里去看看。
    环州属于永兴军路,贴着秦凤路。折可适的禁军大营在秦凤路,和环州紧贴一起。当年折家有意折彦质去环州,其实是认为那边需要个熟悉的人,两边更好配合。毕竟大宋版图上属于两路,西夏蛮子才不会管你是不是两路,这两个地方配合作战很多。
    ……
    杨元奇道:“这边漕运有没有恢复?开封那个集散点还是有用,潘杨杂货以后南边量不会少,就是不知道这边销路如何。”
    杨垣紫说:“前段时间一些事宜停了,最近我让折家一个掌柜跟着了。这边的收益潘家减了几成给折家,毕竟都是折家在操作。”
    家族之间关系融洽就在于此,活一边干,事情不能停,关于利益分配各方慢慢谈好就是。
    杨垣紫道:“我给妙常妹妹说了,让他还是要派一两个人过来,折家这个掌柜不太清楚潘杨杂货一些套路,得双方再沟通一下。”
    最近杨垣紫重心有些转移,她觉得关键得给折彦质怀个孩子,梁氏对她什么都好,就是这点念叨得她有些烦了,又不好像对自己母亲陈氏那样顶嘴,一些事情都丢给掌柜去了。
    杨元奇说:“其实现在临安比太原和凤翔都好,就是折杨都力不能及。妙常说那边商业氛围更浓,特别是靠海贸易非常兴盛。”
    杨元奇听到陈妙常给他说这个的时候,想着的是那片大海,小日子和半岛就够吃的,何论还有南洋那广阔的区域。宋朝丝绸之路丢掉以后,海贸自然蓬勃发展。新党有个不容忽视的特征,南人也很多。这和保守的旧党完全不一样,旧党大部分都是北方人,加苏轼这帮蜀中人。
    杨垣紫看到的恰恰是西北:“当年机会错过可惜,丝绸之路重开,大宋朝才能翻身啊。也不知道政事堂那般老爷想什么,大好的机会白白放弃。上次折父和大家聊起这个都说可惜,延边四寨不该弃啊,不把西夏蛮子打得收回去,这里什么都做不了。”
    杨元奇说:“上次苏学士在开封说,章楶章大人可能会调这边来。这事还真得新党的人来干,他们这方面的想法比旧党有进取心多了。”
    杨垣紫问:“确定?”
    杨元奇道:“这哪里能确定!不过想想也是贬谪,可能性大吧,再说大西北这么大,天知道最后丢哪个旮旯里。”
    杨垣紫轻叹:“打来打去,倒是好了我们将门,就是命不值钱啊。”
    战事进进退退,最得利的就是西北将门,朝堂需要他们,资源也向这边倾斜。没有这场战事,折杨两家发展可能还不如现在。现在西北将门也越来越成长为朝堂不可忽视的力量。
    杨垣紫道:“走吧,母亲喊你一起过去吃晚饭的。”
    杨元奇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