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就让这章放在100吧
作者:土着与土猪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最新章节     
    杨元奇独自来到苏轼家中,王朝云很好奇,最近他来可都是带着女子,陈妙常回太原了,封宜奴还是在的。他这是跑来触霉头么。
    苏轼哈哈笑着说:“来来!上好的西湖龙井,这可是我通判杭州时候结下的缘分。这个你可很难寻得到!”
    杨元奇和苏轼相对坐着,就这么一杯一杯茶的喝,倒是王朝云在旁边丈二摸不着头脑,这个猴子今天这么安静的。(编者语:正在听着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最怕……莫名的伤心!)
    苏轼也不多说,再闹的猴子也会有心事的时候。
    杨元奇问:“是不是有些事不能不做,有些人永远隔绝?”
    苏轼道:“你错了,人是不能隔绝的,人时刻都在变,有些事却不能不做,从来没有什么不得已?!”
    杨元奇问:“那如果明知道这事做了,将来一定会后悔呢?”
    苏轼道:“那要看那种后悔?”
    杨元奇说:“心难安!”
    苏轼说道:“明知做了将来心不安,这就一定不做!读书是为了明理,你书读得不多,道理却明白得很!”
    苏轼正襟危坐,整了整衣冠:道:“你知道为什么你怎么劝我,我都不生气吗?我从来不认为你是不懂那个道理,一个能把青楼开成顔楼模样的人,心中一定会有自己的一杆称,你可能做不到很多事,但你一定明理。”
    王朝云急了,正想说话。
    苏轼摇了摇头让王朝云不要说话,对着杨元奇道:“你说惜身,螳臂当车那才是牺牲,因为车都看不见螳螂,那是没有意义的。我不知道你遇到何事,只是当你觉得这事会让你寝食难安时,那你的选择就必须是能让自己心安的那种。一定不要不得已!没有不得已!”
    杨元奇诺诺自语:“不得已!不得已!没有不得已!”
    杨元奇抬头看着苏轼,他很想劝这个先生,只是苏轼微笑的看着他,他却再也说不出口来,他们其实都是一样,朝堂那个苏轼不是螳螂,他有一群庞大的追随者,他也不可能等到所有事情尘埃落定,再来说什么收拾旧山河。今天他都不做,明天又能做什么。
    王朝云泪眼汪汪看着这一老一少,有些时候男人就是如此,“当为不当为”之间如何选择,这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答案。但一旦人以“当为”给自己最终的答案,他们的选择往往会让后世惊叹,无谓成败,原来这世间真的有一些人会如此。
    杨元奇朝苏轼深深一揖,转头离去。
    苏轼并没有教给杨元奇什么道理,他其实只是在述说一个道理,这其实本就已是他们心中的道理,不过今天再次相互印证而已。何谓相知,也许这就是男人之间的浪漫吧!
    杨元奇懂了,今天和蔡攸贾详苟且不是大事,这事也真不大,但只要他今天苟且,那明天他一定亦然如此,人一旦做了这个选择,他下一次只会变得更加轻松自然。
    历史恰恰告诉他不能如此,你不能骗自己这次苟且不过是为了惜身,这次退了,大家自然就会黏在一起,这简直是一定的。明天的利益只会更大更多,今天你都守不住,你还敢说明天?!
    亦如今天的苏轼,他一旦认为今天可以胡混过着,等他真有决定天下的明天,他做的一定还是如此胡混过去,因为这一直是他的路,他就是这样的人。
    亦如太原那个范纯仁,他不止一次宁肯外放都要坚持他的以为,这和他以为的对错本身无关,而是你今天选择做怎么样的事,将来就是怎么样的人。因为你今天的选择已经是决定你是怎么样的人。
    杨元奇心中好痛,他以为他能留下这个人,却不曾想恰恰是自己,给这个人心中加上最重的一个砝码!当苏轼告诉杨元奇要如何做时,杨元奇不一样在告诉苏轼该如何做。对于苏轼来说,这还是一个小辈尚且能坚持的道理。历史滚滚而去!
    ……
    杨元奇枯坐在封宜奴的云良阁,他现在哪里都不想去,就这么待着最好。
    封宜奴轻声问:“你的骰子投下了?”
    杨元奇点头。
    封宜奴笑着说:“怕是你的骰子每面都一样吧。”封宜奴又如何会不懂,他投骰子之前都独自跑去苏学士家里,那就是要一个答案。哪有那么多的选择?!
    杨元奇道:“就是心里好痛,揪心的那种!”
    封宜奴说:“一个骰子而已,闯不过闯得过,我们都已遇到!”
    杨元奇说:“不是因为我们的事,我们这么点能力能碰到什么大事?是因为……唉,想来苏学士亦然如此!”
    封宜奴眉头一皱:“那你就不该找他呀,你的事影响了他的心境?”
    杨元奇道:“不是找不找的问题啊!他迟早会知道呀!”
    这才是杨元奇最无奈的地方,事情没有发生,大家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事情一旦发生,有心的人都能查到里面的弯弯绕绕。
    曹诗和孟励都劝他没必要的时候,那很多人也会得出结论,没必要。但杨元奇就是做了,那杨元奇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那是他的坚持,那是别人没看到的未来。
    他都有自己的道理,那苏轼这个长了两辈的人呢?一个小辈天天劝他这个那个,他却毫不犹豫这个那个。这和事情大小无关,事情的本质就是如此。那个时候让杨元奇如何面对苏轼,又让苏轼如何自处。
    封宜奴从后面轻轻搂住杨元奇,吻了吻他的头发。说道:“我就知道,在你眼中,很多时候不是事情难不难办,而是要不要办!”
    这就是封宜奴选杨元奇的理由,当她和他越走越近,她就越是心安,她只需要做的,也是只想做的,就是成为他的人,成为他的理由。那后面的事她什么都不用害怕。对于她来说,这简直是一件太简单又太愿意做的事了。
    封宜奴说:“我才是最聪明的那个,还好我跑去了太原顔楼呢!嘻嘻……以前就是羡慕金莲姐姐、妙常姐姐,我现在做梦都笑醒呢,以后很多人羡慕我吧!”
    杨元奇更觉得,将来很多人羡慕他呢,就凭他身边的这些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