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何人拥有这般超凡影响力
作者:活出第二世   大明:被剧透的老朱,一统全球!最新章节     
    朱标心情烦躁,厉声道:“你所作所为,还需要朕提醒吗。”
    吕氏止住哭泣,只余低泣,模样楚楚可怜。
    吕氏深知朱标此举的原因,自那次天花衣物事件后,她已察觉危机四伏。
    尽管恐惧,吕氏仍保持冷静,直到确认风平浪静,才安心下来。
    她认定朱标和朱允炆并未掌握确凿证据,因此无法动她分毫。
    于是,她决定顽抗到底,坚称清白。
    吕氏对朱标的性格了如指掌,家庭丑事不宜张扬,为了东宫颜面,朱标不会对她下手。
    原本以为此事会就此尘埃落定,却不料风云突变。
    不期然,今日陈林带来惊人禀报,竟欲将皇孙朱允炆迁徙至西苑!更严令在朱标未予准许下,不得有任何探访,这简直是断其生机!吕氏悲泣道:“陛下,臣妾虽无显赫功勋,却也有绵绵付出啊。”
    她坚称,对东宫三子皆视为己出,平等对待,从未存丝毫偏袒之心。
    去年冬日,允炆与允熥同时染疾,她甚至舍弃允炆,日夜守候在允熥身边。
    “若我存私念,又怎会如此无私奉献。”
    她反问,即使对两位公主的孩子无动于衷,陛下也不会怪罪她吧?
    此刻,允炆的宫殿仿佛被挖空,吕氏痛心疾首:“陛下此举,岂非挖我心肺?我无颜苟活,愿随姐姐而去。”
    言毕,她欲撞向柱子,大宫女倩蓉连忙拦阻,呼唤着允炆的名字,提醒他的存在。
    就在这时,朱允炆如疾风般闯入,膝行至朱标脚下,恳求道:“父皇,求你不要让我们母子分离!允炆不愿离开母亲。”
    吕氏见此,亦奔上前,母子三人哭成一团,悲泣之声震撼四壁。
    朱标听闻,头痛不已,厉声喝止:“够了。”
    瞬间,室内鸦雀无声。
    他接着宣布:“允炆无需迁居,但雄英与允熥必须去。”
    说完,他起身,居高临下审视吕氏:“吕氏,你的所作所为,天地可鉴,我只希望你能明白后果。”
    说完,他决然离去,背影消失在东宫深处。
    待室内只剩二人,吕氏怀抱着痛哭的允炆,那绝美的容颜虽泪痕交错,眼神却坚毅如磐:“允炆,铭记今日!若你不能出类拔萃,我们母子将任人鱼肉。”
    朱允炆凝视着朱标远去的方向,心中燃烧起愤慨。
    凭什么如此对待他与母亲?难道只因他是庶出?这一刻,他首次深深体会到嫡庶之间的鸿沟,那份纯真逐渐消逝。
    “我定要超越大哥,证明自己。”
    他暗暗发誓。
    * * *
    数日之后,吕氏在东宫中,忽接到来自家族的消息。
    大宫女倩蓉压低声音道:“娘娘,老爷那边传来信函。”
    吕氏急切询问:“信中怎么说。”
    倩蓉答道:“老爷查探得知,皇上突下搜宫令,乃因太子殿下秘密会晤某人。”
    这消息让吕氏的好奇心愈发炽烈。
    何人拥有这般超凡影响力,
    能令朱老御笔亲点,宫廷深处搜索?
    卢氏此刻内心惶恐,如坠五里雾中。
    是她不幸撞上风暴中心?
    还是那搜宫行动,目标直指她的隐秘?
    卢氏深陷宫墙之内,信息流通有限,
    苏铭的旋涡里,充斥着朱氏势力的痕迹,
    寻求真相,犹如海底捞针!
    无可奈何之下,
    卢氏只得央求其父,礼部侍郎卢安出马探听。
    果不其然,谜团初现端倪!
    卢氏追问:“所见何人?发生何事。”
    当倩蓉揭示苏铭的惊人之举,卢氏面色瞬间苍白如雪。
    算尽六百年的未来?这世间竟有此等奇才?
    若苏铭真能预知六百年,岂非连她的秘密亦无所遁形?
    他为何要警示太子,促使这场宫内大搜查?
    想及此,卢氏背脊一阵寒意,苏铭的神秘令人恐惧!
    “苏铭,这等神力,确凿无疑。”
    实际上,卢氏心中的疑惑是,
    苏铭真能洞悉六百年后的命运?
    倩蓉轻轻摇头:“奴婢对此无从得知。”
    “然而,听说苏铭只青睐有缘之人,太子殿下并非其选。”
    “至今为止,他并未真正施展。”
    卢氏沉吟片刻,正欲认同,
    忽然脸色剧变,声音颤抖:“不,不对劲。”
    倩蓉诧异:“娘娘,何出此言。”
    “其实,他早已出手!上回的搜宫,不正是证据。”
    “而且,他精准预判,我的布局被他颠覆。”
    卢氏说着,一掌重重拍向案几,怒火中烧。
    “苏铭,你可恶至极,毁我宏图大计。”
    倩蓉眸光流转,低声问道:“若天花之祸,果真出自苏铭之手,将来……他是否还能预见其他。”
    卢氏闻言,咬紧牙关:“此人决不能留,否则,定会带来更大的灾厄。”
    ………………
    华盖殿内,李三济满心欢喜,向朱元璋报告牛痘实验的突破。
    朱元璋神色焦虑,急于了解详情。
    “李卿,你确认牛痘法有效。”
    李三济深深一躬:“陛下,提供此法者乃非凡之才!臣从医学角度出发,尝试过其他动物,但唯有牛痘,成效显着。”
    朱元璋眯起锐利的目光,询问:“那些实验对象,确已充分验证。”
    李三济明白朱元璋所指,那些牺牲品是否真正接触过天花病人,考验伦理底线。
    此事微妙,朱元璋不便明言,期待属下自行领悟。
    “陛下,臣确信万无一失,牛痘确可抵御天花。”
    在皇家太医院的实验中,质疑之声自然难以避免!毕竟,那是关乎生与死的尝试。
    然而,当李三济踏入刑部的阴森之地,面对那些等待命运判决的犯人,他的要求只需轻轻吐出,便立即引来无数垂死者自愿加入。
    在天牢的绝望里,不如搏一把,或许天花实验失败只是疾病缠身,但若选择合作,便有可能获得一线生机,甚至免于死罪,未来免疫天花,何乐而不为?面对这样的诱惑,太医院的反对者也只能在叹息中妥协。
    作为太医院的院长,李三济深知责任所在,他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让自己的孙子也成为实验的一部分。
    这个消息传到他的儿媳耳中,她几乎要在家中上演悲情剧目,险些悬梁自尽。
    然而,李三济掷地有声,不愿妥协,他直言若不同意,那便是离婚的结局。
    对他来说,这个实验刻不容缓,哪怕背负万夫所指,他也要坚持。
    朱元璋皇帝对李三济的孙子牵涉其中有所耳闻,于是问道:“朕听说,李院长的孙子也尝试了牛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