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作者:成人的童话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最新章节     
    整理好心情,过去打开门。
    借着汽灯,他能看到门外是两大一小三个人。
    两个大人看上去应该三十多岁的男女。
    还带着个看上去比何雨水稍微小点儿的小姑娘。
    果然,许大茂家的家境还是很不错的,一家三口都是面色红润,从头到脚连半个补丁没有。
    甚至许大茂他老子头上还打了头油,梳得油光锃亮。
    显然许家的家境真的不错。
    只是浓妆厚粉,依旧没能遮住女人双眼的红肿。
    她也哑着嗓子,不客气地直接问到:“我家大茂在不在你家,我们能不能去你家院子找找?”
    李想国故作不知,顺口回道:“找猫啊,那有啥不行的。”
    “这带毛的畜生,到处瞎跑不知道回家,没准儿就在哪儿蹲耗子呢!”
    少年一贱在口,张嘴便是江湖。
    说实话,出了昨晚上的事儿。
    李想国是真的特别看不上许家这一家人,也就是自己年纪小,要不然张嘴那含妈量肯定超标。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或者说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父母。
    许大茂能有今天,显然跟他的家庭教育脱不了干系。
    更何况,没有许父跟贾张氏的事儿,许大茂能跑来纵火?
    各种小说里面,除非是穿越成许大茂,基本就没几个说他是好人。
    这就不得不说,大半小说也不知道是作者精分还是猪脚精分。
    一边儿说着苟,一边儿没事儿就惹是生非,或者活得比圣母还圣母。
    你一穿越过来的,怎么那么顺畅地如同一滴水,马上融入这个时代的海洋?
    但凡你有点儿正常的思维,不说你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他这人,至少你也应该用穿越前的眼光来看待他吧?
    你下意识地就用这个时代的眼光来看许大茂,你是不是油饼?
    按着普通后世人的眼光来看。
    许大茂这人要说好,肯定算不上。
    但是你说他多坏,这点只怕大多事情上也值得推敲一下。
    大半小说对许大茂的描写,基本都是围着乡下睡寡妇,厂里和四合院馋寡妇,有事儿没事儿嘴炮傻柱,以及举报娄家这些事儿展开的。
    当然,少部分没太监、烂尾写到后期的,可能还真照本宣科,照抄他气死父亲的桥段。
    那咱就拿大半小说来说事儿吧。
    在笑贫不笑娼的后世俗世价值观下,前两者能算个事儿?
    如果不考虑许大茂已婚,这种你情我愿,两相得宜的事情,实在算不得什么能拿上台面来说的事儿。
    考虑许大茂已婚,那也只是私德有亏,最多就是对娄晓娥或者秦京茹的不忠。
    还上升不到社会层面来批判的程度。
    许大茂还阳回来:咱把这事儿翻篇儿行不,对于占用社会公共资源,本人深感遗憾与歉意。
    当然这不值得提倡,却也犯不上上纲上线地大肆批判。
    要是按着更恶俗点的说法就是:他不过是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
    话说,苍蝇还不叮无缝的蛋,这种事情如果不是你情我愿,那就变成强奸了。
    这样看许大茂,你为什么又放过同样顶着屎盆子的刘岚、秦淮茹、秦京茹……,以及负责给作者水字数的万千无名寡妇?
    此刻,作者阴阳怪气地问你一句:难道她们就没错吗?
    寡妇门前是非多,本来日子就够难了。
    你还非得安排个许大茂败坏人家名声的桥段,作者你又是何居心?
    说起来,农村的大半寡妇比在座的各位自强自爱多了。
    大半年轻的寡妇,除了改嫁的那些。
    剩下往往除了挣工分,大半时间都躲在家里深居简出,没事儿都怕人家说闲话。
    就更不用说,那些小说里,搞什么接待下来放电影的在家住,看场电影就看中许大茂了。
    这像话吗?
    一个寡妇,但凡随便被人歪曲出有这样的意思。
    明天从村头到村尾,吐沫星子都能淹死她。
    李想国都怀疑那些作者是不是现实找不到老婆,非得意淫那点逼事儿?
    日子过不下去,逼不得已?
    开玩笑,你还以为是后世,不是村长亲戚,又或者不送礼就别想领低保补助。
    那个大集体年代,但凡她们真的过不下去,人家很容易申请五保户好吧。
    为了那五毛钱,陪许大茂睡一晚上、钻苞米地、钻柴禾垛……,犯得上吗?
    嘴炮傻柱这个,更没什么好说的了。
    毕竟大半小说里面,不管是不是原生的傻柱,往往也撕不掉身上隔壁寡妇舔狗的标签。
    许大茂这算是造谣吗?
    只不过他喜欢当面开大,就不知道是该说他勇敢,还是弱智了。
    举报娄家这个,只能说刀子落在谁身上谁疼。
    假设他不跟娄晓娥离婚,实际上可能连着他也得被批斗。
    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毕竟,就连刘海中抄家都能贪墨财物,更何况别人。
    这个阶段,他们这些资本家不过就是一棵棵肥美的韭菜,能不能长不说,反正是个人就想去割一刀。
    就算割不到肉,摸一把油回家也是赚的。
    说起来他跟娄晓娥已经离婚,那个时候为了彻底切割,举报又有什么不妥的?
    更何况那个特殊年代,举报前岳父,难道还能比那些举报自己亲生父母的垃圾玩意儿都不如?
    虽然老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但是实际上婚姻法并没规定女婿有赡养岳父母的义务。
    这个还是后面民法典明确下来的。
    更何况那个年代还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就算他们俩没离婚,许大茂对楼氏夫妻基本上也没有赡养的义务——不管是法律上还是社会道德层面上都是如此。
    更何况他们还离婚了,他也愈加的没有维护娄家的义务。
    反正咱就一有小农意识的穷女婿,举报本身不待见自己的资本家前岳父也没啥毛病吧?
    同样的道理,贾家也是这样,实际上秦寡妇对贾张氏也没有任何赡养义务。
    电视剧里或许是为了凸显温情和孝道,靠着东绿和秦淮茹的感情绑架,俩寡妇互相扶持着过日子。
    到了小说里的贾张氏更是各种作妖,从灵堂到武力霸凌,甚至还有挑拨孙子跟儿媳关系。
    硬是靠一条月老红线把俩寡妇绑在一起,哪怕过不下去也要硬过。
    就更离谱,好吗?
    事实上,李想国觉得凡是认为许大茂举报娄家有问题的,都是见色起意。
    其实,他们该多看看竖着往嘴里塞土豆丝的娄晓娥。
    这跟扛竹竿进城门的那故事有得一比。
    这也就是土豆丝,万一是块排骨,这人是不是还得磕掉两对门牙也硬要竖着塞进去?
    很显然这娄子不是单纯,是智商有问题啊。
    优生优育很重要,捅这样娄子的,难道不怕后代智商有问题?
    李想国觉得可惜的就是,以后院子里再也没了常威打来福。
    剩下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秦寡妇少了个馒头来源。
    更让乡下小寡妇们缺了个赚零钱的机会(疑似)。
    再就是可能娄晓娥也不会嫁进院子里了。
    没了血包,以后这养老院还能办吗?
    乌鸦哥掀桌子:难办啊,我草你别办了!
    当然,不管娄晓娥嫁给谁,只要不是嫁给资本家或者地主家的傻儿子。
    那最后的下场,可能也未必比嫁给许大茂好到哪儿去。
    更让她傻人猪心的是,可能平时对她父母百般孝顺的,反手就把她家给举报了。
    又没有傻柱找“大领导”疏通门路,帮她家跑路。
    最后搞不好还闹个家破人亡。
    就是不知道那时候,娄晓娥又该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