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影响力最大的竟然是窦娥冤!
作者:迈克尔杰克驴   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最新章节     
    天幕介绍完苏轼的作品之后,紧接着介绍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
    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并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
    《琵琶行》是白居易创作的长篇叙事诗,通过对歌妓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不幸人生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琵琶行》的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情感共鸣,还在于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音乐描写。
    白居易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形象感很强的语言,对琵琶的演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生动地描绘了琵琶声的起伏变化和音乐的美感。
    此外,诗中还通过对琵琶女身世的叙述,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以及诗人自己的不幸遭遇,从而引发读者对人生、社会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琵琶行》的创作背景与白居易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偶遇琵琶女,被其技艺所打动,并为其创作了这首诗。
    诗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表达了对人生遭遇的共鸣和对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不仅是对琵琶女个人命运的同情,也是对所有遭遇不幸的人的慰藉。
    《琵琶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因其艺术成就被广泛传颂,还因其对音乐描写的独特性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而受到高度评价。
    白居易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高超的音乐描写技巧,还传达了深刻的社会和人生感悟,使《琵琶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琵琶行让人听的意犹未尽。
    这首超长的叙事长诗为人们展现了一个非常生动又现实的画面。
    这也许就是后世元曲、杂剧、明清小说的前身。
    可能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对诗词的追求开始逐渐减弱,需要的是更加丰富饱满故事,想要更多的精神上的能量补充!
    所以在白居易之后,排行榜上出现的是关汉卿的名字。
    关汉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之所以能够名留史册,就是他总结了前人的宝贵知识,开拓了新的文化道路!
    从元曲开始,诗词给人的冲击越来越弱,戏曲、杂剧、小说登上了文坛的舞台!
    随后天幕出现的是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
    窦娥冤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
    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
    (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
    (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
    (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堤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
    (正旦唱) 【倘秀才】则被这枷扭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
    (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
    (正旦唱)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
    (正旦云)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
    (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
    (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
    (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
    (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卜儿哭上科,云)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妇儿!
    (刽子云)婆子靠后!
    (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付他几句话咱。
    (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付你话哩。
    (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
    (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
    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
    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唱)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
    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卜儿哭科,云)孩儿放心,这个老身都记得。
    天那,兀的不痛杀我也!
    (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
    (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
    (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
    (监斩官云)你有甚么事?你说。
    (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
    (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
    (正旦唱)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那?
    (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
    (正旦唱)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正里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
    (正旦唱)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
    (内做风科,刽子云)好冷风也!
    (正旦唱)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题遍。
    (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刽子做开刀,正旦倒科)(监斩官惊云)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
    (刽子云)我也道平日杀人,满地都是鲜血,这个窦娥的血都飞在那丈二白练上,并无半点落地,委实奇怪。
    (监斩官云)这死罪必有冤枉。
    早两桩儿应验了,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且看后来如何。
    左右,也不必等待雪睛,便与我抬他尸首,还了那蔡婆婆去罢。
    (众应科,抬尸下)
    ……
    窦娥冤一出,整个华夏各个位面、各个时空的老百姓们都炸锅了!
    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大多数没什么文化,读不明白诗词,即便知道李白、杜甫、曹植、王勃、苏轼等人的诗词歌赋写的好,也不太清楚到底好在哪里,也许就是比较顺口而已。
    但是这窦娥冤却能让他们清晰、直观、明了的知道其中的内容!
    再加上戏曲这种东西对于老百姓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让大家都看的义愤填膺,为窦娥感到冤屈,为这世道不公感到悲愤!
    什么是文化?能让人感同身受的就是文化?什么是好的作品?能让人感同身受并且让人自省深思的就是好作品!
    相比之前那些伟大的作品,这窦娥冤也许显的有些难登大雅之堂,体现不出太多的文学才气,但是却能引起底层大众的共鸣,在人数支持和影响能力方面,关汉卿的窦娥冤目前为止堪称第一!
    大元位面。
    老百姓甲:“冤!太他娘的冤了!”
    老百姓乙:“苍天有眼!杀了那老猪狗!”
    老百姓丙:“呜呜!我比那窦娥还要冤啊!老天爷!你可开开眼吧!”
    老百姓丁:“朝廷不管咱死活,咱们还是反了吧!”
    老百姓戊:“我记得凤阳不是有个叫朱元璋的么?他很快就要建立明朝推翻元朝了!咱们这就去投靠他吧!”
    老百姓己:“我老家就是凤阳的,连年大旱,我是出来逃难才逃到这里的,我给你们带路!”
    老百姓庚:“这几年又是旱灾又是雪灾,可见老天爷是知道咱们受了太多的苦!都别犹豫了,现在就反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