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藏兵九嵕,祭祖关中
作者:水煮大鲨鱼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最新章节     
    “继续当山大王?”
    裴元绍一头雾水。
    本以为投奔这个大汉皇子麾下,怎么滴也是混上了编制成为公务员,可到头来还是当贼寇。
    看到裴元绍不解的表情,刘玮也不卖关子:
    “本王打算在洞中藏兵五千!”
    裴元绍大惊失色,一个大汉的皇子,居然在这里暗藏大军,他想干嘛?
    难道也要造反吗?
    “这五千兵马,便由你来统领!蛰伏山中,养精蓄锐。”
    “北出横山,南下关中,随时听用。”
    见裴元绍如此震惊,刘玮并不在意,“你能为本王办好这事?”
    裴元绍也是黄巾军造反而来的人,震惊过后却连连摇头:
    “此事,草民当然想替王爷办好,奈何草民只会啸聚山林,打家劫舍,这五千兵马,怕是没本事统领啊!”
    “无妨,你就在带着他们在山中潜伏即可。本王说你行,你就行!”
    刘玮笑着说道。
    他已经计划好了,这五千兵马放于此处,掐住关中与上郡之间的咽喉。
    一来可以保护商路通畅,二来随时可以攻占高奴。
    他在洛阳,要是与何皇后翻脸,那便早点为拿下关中做准备。
    裴元绍黄巾贼出身,遇到关羽的时候,在山寨之中已经聚集有了一两千兵马,说明还是有点本领。
    现在让他以山大王的方式统领五千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既然王爷如此交代,裴元绍一定誓死效命。”
    刘玮又问道:
    “那本王再问你,九嵕山的大汉军队若是再进山来,你应该知道如何应对?”
    裴元绍不知,仰头问:“请王爷指点!”
    “这九嵕山方圆数百里,地形复杂,你让他们有来无回就是!”
    裴元绍:“明白了!请王爷放心,此事俺在行,只是这五千人的粮草...”
    “本王调拨你一个月粮草,再任命你为都尉,在此山中,随时待命。”
    “多谢王爷!”
    裴元绍大喜过望。
    随后,刘玮又交代一阵。
    便让沈炼留一名锦衣卫负责联络,并将此处有兵马之事知会张辽和姚广孝。
    等刘玮一行离开裴元绍的山寨,出到九嵕山南麓与王方翼会合的时候,九嵕山中人影绰绰。
    五千瓦岗军模板的士卒从九嵕山各处山谷出现。
    他们运着粮草,拿着黄色品质的武器、弓弩,穿着黄色品质的盔甲,朝裴元绍所在的山洞而来。
    看着如此多的兵马以及如此精良装备,裴元绍已经被震惊得两眼圆瞪。
    如果当初大贤良师有这样的兵马,早就将大汉推翻自己当皇帝了!
    他裴元绍说不定也能混个开国将军。
    该死,自己现在是云中王麾下的都尉了,若是建功立业,升为将军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居然还想着造反,真是造孽!
    啪!
    裴元绍立马就给自己狠狠一巴掌。
    “裴都尉,还不快去接收你的兵马?”
    留下来负责联络的锦衣卫见裴元绍在发呆,于是提醒他。
    “对,对,对!”裴元绍手舞足蹈。
    五千瓦岗军,将粮草堆放山洞之中,就在山洞之中安顿下来。
    那名锦衣卫也从中选拔精锐人手,负责刺探,联络。
    九嵕山暗藏大军之事,就这么悄然无声进行。
    已经回到九嵕山南麓大汉军营之中的袁术,更是不知道这个情况。
    他只看到刘玮带着一百多人而来,那些山贼估计也被他斩杀了。
    毕竟这些山贼曾经攻击过刘玮,刘玮不可能留着他们。
    总之山贼已经不复存在,他就等着任期满后,明年开春就能高升了。
    他的父亲,司空袁逢已经给他安排了一个好去处:南阳太守!
    ......
    “这便是关中平原了!”
    看着眼前一眼望不到边的土塬,刘玮不禁感慨。
    “王爷,现在我们是去哪里?”王方翼问道。
    “先去咸阳和长安祭祖!”
    刘玮看向苍茫之地,眼神深邃。
    一日后,刘玮将要去咸阳祭祖的消息传遍关中。
    三辅太守(京兆黄琬、左冯翊段煨、右扶风钟繇)听闻此消息,惊讶不已。
    关中一众世家大族,疯狂打听内幕消息风向。
    而黄琬带领京兆官员前来接待,陪同刘玮祭拜了咸阳的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渭陵、延陵、义陵、康陵;以及长安的霸陵和杜陵。
    刘玮大张旗鼓,礼仪做足。
    而且还将大战匈奴和鲜卑缴获的一些代表性战利品拿来祭祀。
    同时,还给每一个陵墓添上一捧来自河套草原和阴山的泥土!
    此举,万众瞩目。
    一时间,关中仕林,人尽皆知。
    正如姚广孝所言,刘玮祭拜之举,在关中迅速提升声望。
    洛阳城中,安阳长公主刘华府上。
    一众汉室皇族聚会于此。
    刘虞、刘表、刘繇、刘岱、刘璋等人皆在。
    幽州牧、宗正刘虞则是东汉宗室,与皇室的血缘关系非常近。
    他是光武帝刘秀的长子刘强的后人。
    刘岱和刘繇是亲哥俩,刘岱任兖州刺史,刘繇是扬州刺史,后被加授“扬州牧”。
    从血缘关系上讲,他们与皇室之间的关系最疏远,其先祖是高祖刘邦的庶长子、齐王刘肥。
    刘璋是刘焉的儿子,父子俩就是鲁恭王刘余的后人。
    刘焉此时任益州刺史,因自己年迈,就让儿子刘璋来洛阳。
    而刘表就在几个月前接任荆州刺史,单枪匹马匿名进入荆州,并凭借出色的政治才华,获得了当地豪族蔡氏、蒯氏、张氏的支持,奇迹般地在荆州扎下了根。
    曾与刘表同在大将军府共事的蒯越,自然成为他的首席智囊。
    而如今,五大宗室难得如此齐整再聚洛阳。
    “诸位叔伯,你们可曾听说,庶皇子云中王刘玮从河套回来,没有取道并州,而是途经关中,直到现在都还没来洛阳!”
    刘璋是小辈,率先抱怨,“我们大家都要准备回去了,他都还没来!真是够可以的啊!”
    “最近洛阳市井坊间无不在传,刘玮跑去帝陵祭祖了!”
    刘表道,“这小子大张旗鼓,还将其在河套的功劳又拿来炫耀,别有用心啊!”
    “就是,拉拢人心,提升名望,他到底想干什么?”
    刘岱也跟着附和,“听说他在河套拥兵五万,而且还将凉州的河西三郡也抢走了!”
    “难道他想造反不成?”
    刘繇却道:“他若是想要造反,应该抗旨进京才是!”
    “可圣旨一到,他却只带百余侍卫进京,这说不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