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愿赌服输
作者:水煮大鲨鱼   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最新章节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刘玮略加思索,很快便把《阿房宫赋》默写出来。
    古代的千古雄文,刘玮还能清楚的背得《滕王阁赋》、《岳阳楼记》、《出师表》以及《阿房宫赋》。
    《洛神赋》他也尝试背过,文字太多,而且说的是男女情爱,根本不是一个雄心壮志的大汉皇子所具有的胸怀。
    滕王阁赋、岳阳楼记、出师表跟眼前刘玮所处的境地似乎牵连不上。
    而阿房宫赋却是站在后人的角度,对阿房宫的建设和破坏的描写。
    生动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的历史教训。
    同时也对现在当政者发出警告,表现出了忧国忧民情怀。
    全文514个字,刘玮一气呵成,不带停顿的。
    毕竟前世这篇文章,是刘玮被高中语文老师课堂上点名起来当众背诵的。
    刘玮花了一个星期晨读加晚自习,终于能流利背诵默写出来。
    每一个字,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
    当刘玮写完最后一个字,把笔一放,皱起眉头,背着手,一脸肃然。
    他也不顾蔡邕父女两人的迷惑不解,便沉着脸走出了营帐,傲立于门口,凝视远方的阴山,发出重重一声叹息。
    蔡琰蔡邕还有卫觊等一众人不明白刘玮为何这般。
    直到蔡邕和蔡琰走了过去,小心拿起刘玮刚刚写完,墨迹未干的绢纸。
    蔡邕浏览着,眼神变得越来越惊诧,而拿着绢纸的手也变得颤抖起来。
    直到看完最后一句,他的呼吸粗重,眼中噙着泪水。
    文章震撼人心,直击灵魂,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蔡邕的文人好友之中也有不少写秦亡教训的文章。
    但是以刘玮这个皇子的身份,分析秦亡的原因,却是独一份。
    怪不得刘玮写完之后,一言不发走出去。
    显然是他在写的时候,沉浸于文章的意境中而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文章被他赋予了情感,把他自己都震撼打动了。
    蔡邕似乎明白了文章之中,刘玮要表达的意思。
    他喃喃说道:“吾有生之年,能读此文章,现在让吾去死,吾也乐意!”
    什么!
    向来只有蔡邕去批评别人的文章,哪怕鸡蛋里挑骨头,也被他整出二五八万来。
    可是,刘玮的这篇文章,竟然让蔡邕不仅没有一句批判的话,还说出朝问道,夕可死般的评语。
    蔡琰连忙凑了过去,拿起绢纸细细一读,顿时头皮发麻,全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王爷真乃神人也!
    如果刚才怀疑那三本小册子有刘玮麾下谋士代笔,那么现在她可是亲眼目睹刘玮一字一句将这样隽永精致,意境深远的文章写出来的。
    这个皇子那里是传言中的奢靡无度,不学无术。
    先别谈他驱逐异族,收复河套的功绩,就眼前这斐然文采,足以碾压多少人!
    蔡琰进入云中后,一路走来,河套三郡的百姓安居乐业,到处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修路,筑城,开荒,练兵,还有御寒取暖的蜂窝煤等等一切。
    与雁门关内,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状态。
    管中窥豹,云中王的文治武功,绝对在洛阳那位皇帝之上。
    蔡琰此刻更加坚定留下来,在刘玮下面干的决心。
    “父亲,您与王爷的打赌...”
    蔡琰当即提醒蔡邕。
    蔡邕回过神来,三步并两步走到刘玮身后,跪拜在地,大声道:
    “王爷文采,凭此文便能独步天下。下官愿赌服输,从今往后,誓死为王爷效力。”
    刘玮刚才也是故作深沉,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在装逼。
    写完如此文章,自然要一番沉浸式的感伤。
    他听到蔡邕效忠的话后,缓缓转过身来,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扶起蔡邕:
    “呵呵,文章乃是雕虫末节,与你父女相比,微不足道。”
    “蔡邕,本王任你为云中王府学政;蔡琰,本王任命你为云中王府博士。”
    “所需人手物资及金帛,尽管开口。”
    “你们父女在洛阳府上的典籍私藏,本王十日前就派人前去暗自保护,定会尽数送来。”
    蔡邕和蔡琰一听,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们家中的藏书,可是他们蔡家引以为傲的事情。
    洛阳学子,想要来他们家借书,还得看蔡邕的脸色。
    现在刘玮居然把这个也考虑进去了,足以说明刘玮是真心实意想要将他们留下来。
    “本王今后的教学之任,还望两位多多献策献力。”
    “本王要在河套三郡,进行一次扫盲,无论百姓或者士卒,人人都能识字。”
    蔡琰惊讶无比,没想到她一个女人还能做官。
    而且还是与父亲齐平的官职。
    更让蔡琰惊讶的是,刘玮竟然要让每一个人都能识字。
    这是多大的胸怀和气魄。
    “王爷,百姓开智,不利于管理!”蔡邕却劝道。
    “蔡学政,百姓能识字,更利于管理,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刘玮笑着说道。
    河套三郡的百姓,随着修路修城的十五万系统人口的增添,以及云中郡早已掺杂进去了十万系统人口。
    再加上三四万云中王府的军队,沃野镇一万采矿和产业工人。
    整个河套三郡,来自系统绝对忠诚于刘玮的人口,就已经达到了三十万。
    而河套三郡原住人口,也就是十五万左右,另外还有十万刘度部的鲜卑人。
    河套三郡人口总共有近六十万。
    “今日时候尚早,本王这里有一份关于河套三郡的扫盲计划,我们一起研究研究。”
    此刻只不过是上午,还没到午膳之时。
    “谨遵王爷之命。”
    “弱弱问一句,何谓扫盲?”
    “......”
    一个上午,蔡琰蔡邕被刘玮描绘的宏大计划惊呆了。
    他不仅要让麾下百姓和士兵都能识字,还有建立一套幼儿,孩童,少年的教学体制。
    不仅让他们学习语言知识,更有算经常识以及农事桑麻商贾等各种职业性的知识。
    “每一个人并不适合读书做官,他们还有更多的选择。”
    “本王也需要不同的人才。”
    “两位的学政之事不能局限于读书做文章,更要培养全类人才。”
    “......”
    刘玮恨不得将自己所想一股脑全灌输给蔡邕父女。
    不过这些已然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看到两人已经懵逼的眼神,刘玮只能感叹,一口不能吃一个胖子,还是得一步步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