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你我是同路者。以前就埋下了棋子,如今正可破局
作者:小猿神炖巨鲲   步步凌霄,重生后从小县城崛起最新章节     
    “就算为了所有人的利益,也不该以牺牲个别人的利益为代价。一人即万人,万人即一人。我若为政一方,当为所有人谋福,当不放弃一人,不抛弃一人。”
    “你说的很好。”
    杨载拧住的眉头终于舒展开,笑容欣慰。
    他没有看错人。
    “如果你想走的更远,就要坚定本心,一直在坚守的道路上前进,哪怕遍地荆棘,或是无尽深渊,烈火寒冰,哪怕最终同伴尽去,只剩……一人独行。”
    这条路很难。
    为民之路,行走者皆胸怀大德大志者。
    太少人能够秉持本心,走着走着,就散了。
    比如王宇博,他终究走向事功之路。
    杨载很失望。
    林霄扬起头颅,眼眸明亮宛若星辰:“吾将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啪啪……”
    杨载鼓掌。
    “我做不到的事情,终究要你来做。”
    笑容宛若春风,笑得肆意而畅快。
    林霄拱手作揖,再无所顾忌,郑重其事道:“我想为黑沟乡做实事,想继续建设庭河路,造福一方,还请书记帮我。”
    “哈哈。”
    杨载仰头哈哈大笑。
    “你连省的资金都争取下来了,当然要继续做了。”
    林霄心中感动,原来杨载从未离开,一直默默看着自己。
    “你能顶住这么大的压力,一心想为民做实事,我很高兴,也很欣慰。庭河路是造福百姓的好事,我支持你。”
    “我应该怎么做?还请指点迷津 。”
    “你去找陆俊民,他会帮你。”
    林霄心中一震,呢喃自语:“县发计局局长陆俊民。”
    这一步棋埋的好深。
    黑夜昏沉,云遮万里,星月遁影。
    一盏盏路灯树立道路两侧,播撒点点微光,宛若黑暗中竖起的一根根烛火,光芒微弱,却照耀人间。
    宿舍楼下有几条长石凳,几个老阿姨正在聊天。
    “姐妹们,你们听说了吗?杨书记被省纪委查了。”
    “你是说市纪委书记?”
    “除了他还有谁啊,听说罪还不小。”
    “查的好。肯定贪污受贿了,对这种贪官污吏,就该拉出去毙了。”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
    老阿姨们窃窃私语,说的眉飞凤舞,咬牙切齿。
    林霄顿住脚步,心底压着一块重重的石头,喘不过气来。
    原来还是没有改变命运的轨迹。
    该来的还是来了。
    杨载为自己想了那么多,却从未说过自己的遭遇。
    他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却一个字都没说。
    林霄心中感动,眼角微红,抬头看着那扇窗户,一个人影倒映其中。
    他依稀可以看到杨载伏案看书的模样。
    王宇博也得到消息了。
    从王宇博的态度来看,事情还不小,甚至已经板上钉钉。
    其实他早该想到。
    纪委书记这个岗位对杨载来说,是祸不是福。
    看起来态度随和,其实骨子里的那股倔强和顽固,比冯玉书更甚。
    这是杨载教给自己的一节课,
    ’“谣诼之来本非意料所备,息谤莫若自涤,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
    ……
    “阿霄走了,出来吧。”
    杨载轻声道。
    洛婉慧从屋内走出,不满道:“阿霄难得来一次,也不让我见下。”
    “有什么可见的。你嘴巴没个把门的,到时肯定又说漏了嘴。”
    杨载笑容温和,透着宠溺。
    “有啥不能说的。我相信你,你是清白的。”
    “他又帮不上忙,徒惹烦恼罢了。”
    洛婉慧伸出葱指抹了下眼角,怒骂道:“老头子,你怎么就这么倔?非要捅出天大的窟窿才罢休。”
    “谁叫我当这个纪委书记,屁股决定脑袋嘛。”
    杨载笑呵呵道,不知从何开始,头发上出现一根根白发,脸上的皱纹也多了许多,深了许多。
    “哎。”
    洛婉慧深深叹了口气,“不如我回锦都找找洛家,兴许他们肯帮忙。”
    “没用的。别说你是旁系,就是嫡系也没用。那些名门豪族哪肯趟这趟浑水。”
    杨载抚摸洛婉慧的头发,露出笑容,“我们看看阿霄带的字画。”
    “阿霄有心了。”
    杨载打开卷轴,眼睛一亮。
    这是一幅《寒食帖》。
    自然不是真品,只是临摹之作。
    写者功力深厚,一看就出自大家之手。
    杨载轻咦一声,俯下身子,戴上眼镜细细观察,须臾后浑身一震,露出震惊的表情,喃喃自语:
    “好字,真是一副好字。功力之深,世所罕有。”
    “第一次听你这么夸赞,这是谁的手笔?”
    洛婉慧见到杨载如此失态,诧异问。
    “这是元白大师的真迹,他年事已高,早已封笔。我还以为今生今世都无法看到他的墨宝。”
    “你是说那个爱新觉罗氏,皇族九世孙。”
    洛婉慧瞠目结舌。
    杨载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睛溢满泪水,双手哆嗦捧着卷轴。
    眼睛好似黏在上面,无法离开。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此诗苍凉多情。
    书法却另有一番光彩气象,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杨载摩挲卷轴,一字一句念叨,浑浊的眼睛充满沧桑,惆怅孤独之情溢满天地。
    来大风市前,踌躇满志。
    殊不知此处之险,波涛涌动,又如沼泽泥潭,越陷越深。
    前有韩俊材无计可施,独自前往锦都放手一搏。
    “妙啊,不愧是天下第三行书。如果得见真迹,此生无憾。”
    想到真迹所在,杨载老泪纵横。
    “还有一幅字。”
    洛婉慧注意到卷轴下方还有一卷宣纸。
    她拿起展开,双眸露出欣喜,字字念道:
    “安能羡鹏举,且欲歌牛下。”
    “起笔浓重,行笔舒张放逸、雍容裕如,好字,真是好字。”
    杨载眼眸微动,嘴角不自觉上扬,露出一抹笑意。
    “阿霄真是太有心了,他想的这么周到,这是在劝你,让你放宽心。”
    “为了这两幅字,他肯定花了很多心血。”
    洛婉慧感动道。
    林霄总是这么贴心,不言不语就能击中人心。
    杨载重重颔首,感慨道:“我没有看错人。他不仅是我的学生,亦是同路人。”
    在杨载心中,林霄早就不是普通的下属,两人关系亦师亦友。
    林霄是继承杨载政治抱负的稚虎。
    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同路而行,殊途同归,此生大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