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拼夕夕数学作业
作者:月白烟轻   被短视频轰炸后,老祖宗们惊呆了最新章节     
    【拼夕夕数学作业】
    【完了,拼夕夕出校园版的了。】
    【年少不懂事,上套了都不知道。】
    【“抽签决定今晚有没有数学作业,100个金币今晚没有数学作业。”】
    【一听到金币我就懂了,套路,全是套路。】
    【“打开跟大家说多少个?”
    “99”
    “我们现在还差几个金币?一个金币,那么我可以给你第二次抽奖的机会,你需要付出一点行动,请把第35页完成,开始。”】
    【刚开始嘻嘻,后面不嘻嘻。】
    【“9个钻石。哦我知道了,9个钻石。10个钻石可以兑换一个金币。”】
    【一次次失望过后的平静
    同学:老师我可以砍你一刀吗?
    明白人:老师是不是还要找没上过学的新用户?】
    老祖宗们:玩儿这么大?还给金币钻石?
    虽然大部分老祖宗们没有亲身拥有过那什么金子钻石的,但是他们也是知道金子的价值好吧?
    没看那天幕之前说有钱的都是穿金戴银的?
    老祖宗们羡慕是羡慕,但也有自知之明。
    只是,这天幕上的夫子学生,玩儿的真的是有些大了。
    [好聪明的教学方式,哈哈哈哈哈。]
    [还差0.1个钻石就满分了[看]]
    [砍不完,根本砍不完。]
    老祖宗们:搁这儿玩儿呢?
    老祖宗们这下才意识到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要真是真金白银钻石的,后世人的反应就不是这样了。
    毕竟一脉相承,他们觉得惊讶的后世人不可能不觉得。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天幕中的什么金币不是真金。
    不是真金那老祖宗们就无所谓了。
    [ 学会了,以后就这么干。]
    [怎么实施的我学学[调皮]]
    夫子们:后世人教书是如此教的?
    太不妥当了,总之他们是不可能照搬的,再怎么样也要改改这个规矩,哪怕不是真金白银,那夫子们也会有损失。
    ……
    【千载东坡】
    【“即使深处黑暗,苏轼也不会停止寻找光明。”】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即使已经时隔多年,苏轼依然清晰记得少年时的一段往事。】
    “这是要讲到哥哥了。”苏辙喃喃自语,而后看了眼在父亲面前颇有些得意的苏轼。
    天幕真是,如此多文人墨客,偏就近段时间仅仅提到了那么几个。
    本身他们家处理那些人情往来已经跟累了,但,比起与家人分隔两地,这样聚在一起的累,苏辙还真是乐在其中。
    至于苏轼这个哥哥,则是庆幸自己可以出现在天幕上,毕竟弟弟出现过了,他怎么也要出现过一次才对。
    谁让他们两兄弟,就是如此的形影不离呢?
    至于其他朝代的其他人,则是撇撇嘴,天幕真就偏爱那什么三苏。
    怎么就不能提一提他们呢?
    【公元1055年,此时的大宋仁宗天子在位,他的父亲苏洵依然健在,与弟弟苏辙也未曾分离。】
    【在苏洵的带领下,三人前往成都拜访张方平,这场会面有一段形象的描述:
    轼,年二十,以诸生见公成都,公一见,待以国士。】
    【这个评价并非吹捧,此时的少年意气风发,东坡居士的名号,将贯穿中国历史的长河。】
    苏辙:看来我猜的不错。
    哥哥本应也是如此光芒万丈的人生,那颠沛流离的人生,如何配的上他?
    苏轼:原来我这么厉害的吗?(开玩笑)
    不过话说回来,苏轼心中本就有自己的坚持与自傲,有这样的评价,日后有这样的日子,似乎…也不奇怪啊。
    苏洵:两个儿子!都是我的!
    【公元1066年,在苏轼青云直上之时,苏洵病逝。三年后,王安石变法的大幕徐徐拉开,作为众望所归的清贵才俊,苏轼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党政漩涡。】
    【多年的风雨对苏轼来说,既是惩罚,也是一种磨砺。】
    【22岁丧母(程氏)
    30岁失去发妻(王弗)
    31岁丧父(苏洵)
    47岁失去恩师(欧阳修)
    48岁丧子(苏遁)
    57岁失去第二任妻子(王闰之)
    61岁失去侍妾(王朝云)
    62岁诀别弟弟(苏辙)
    在苏轼向着自己的大道坚定前行的同时,他生命中的故人也在一一离他而去。】
    这样不断都在失去的人生,也让现在意气风发的苏轼对了一抹不解和惆怅。
    纵观历史,难道说只有这样的经历,才能够配得上一些人嘛?
    他苏轼何德何能?
    想起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失去的太多,哪怕是他这个本就豁达的人,也都会觉得遗憾。
    【历经亲人相隔和官场失意却造就了一位万众敬仰的无双国士。】
    【大宋少了一位太平宰相,却多了光芒万丈,苏东坡这个中国人的可爱符号,随着历史乐谱的演进,将继续奏出千载华章。】
    老祖宗们:啊!原来不仅苏辙这位弟弟位高权重,苏轼身为哥哥,也曾做到宰相的位置啊?
    但是朝堂之上的事情,作为老百姓们都是不了解的。
    在他们眼里,那可是宰相,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就这样,还能被贬的远远的?
    老祖宗们实在是不理解。
    皇帝都是如此随性的吗?
    天幕和后世人都夸的人 老祖宗们可不相信苏轼会做不好的事情。
    所以有时候,不是苏轼不行,而是皇帝不行?
    皇帝:有本事在朕面前说!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可爱的典型,哪怕身处黑暗的阴影中,苏轼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找光明。】
    “可爱?为何要用可爱一词?”苏轼说道。
    就不能用个和子由一样的词吗?
    【他为官四十年,清正廉洁,做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
    【在徐州,黄河大水泛滥,他组织军民抗洪抢险,保护了徐州城的安全。】
    【在杭州,他疏通西湖,建筑苏堤,美化了城市环境,还自筹金银,开办了一家名为安乐坊的医院。】
    【在海南,他创办学堂,教授弟子,培养了这个小岛历史上的第一个举人。】
    ps:
    1@娱乐刘三姐
    2@布衣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