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读书,就是为了寻觅人生的使命(3)
作者:安瓴   玉簪络最新章节     
    “嗯,这富人能拥有财富,也是有头脑的,自然是明晓做慈善是好事,还得保持合理,才算是真正的慈善。按照这个理嘛,那富人能够容许那流浪汉借宿一晚,并且提供一口铁锅与水,也算是在恰当的范围内做慈善,就是合理的吧!毕竟,借一口铁锅给别人烧水,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邢振宏道。
    “盐与胡椒粉也是小事,蔬菜末也是小事,面粉也是小事,肉末……哎,不对啊!这肉末啊,可不算是可舍弃的边角料啊!尤其是对于身无分文的流浪汉来讲,这些边角料算得上顶级的荤菜啦!”刘佩萱瞧向邢振宏,“阿宏,我好像有点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啊!这流浪汉一次又一次向富人提出要求,这些要求不算大,可是这食材从调料到菜叶子,从面粉到荤菜,最后还有牛奶,越来越精细啦!嘿!这流浪汉瞧着不是一般人啊!虽说是变相索取食材,但是,每次都是在合理的范围内,那富人还很乐意呢!”
    “嗯,重点是那富人很乐意。”邢振宏道。
    “千金难买我乐意啊!这富人若是乐意了,那就……”刘佩萱笑了笑,“那一切就好说了。”
    “嗯。做慈善这事儿,还得施舍一方乐意呢!”邢振宏道。
    “这话嘛,我赞同。做善事,就是得双方都乐意,方可成了。就说这故事嘛,瞧着像是趣闻,细想……”刘佩萱摇了摇头,“都不简单哦!”
    “阿萱,瞧你这神情啊,不知情的还误以为你是个智者呢!”王宸笑道。
    “我啊,不是智者,但是,也崇尚智者的睿智目光啊!我觉得,能够从一个小故事当中吸取些教训,或者一些感想,也是好的,这才是读故事的妙处。”刘佩萱道。
    “或者说,读些杂书的好处。”王宸补充道。
    “也行啊!”刘佩萱点了点道。
    “柔儿呢?”邢振宏瞧向宋怀柔,“你可有什么想法啊?”
    “柔儿,你也说说你的看法吧!”刘佩萱道。
    “我觉得,你们将能说的都说了呀!”宋怀柔道。
    “你大可不必顺着我们的思路说啊!”刘佩萱笑了笑,“就像大家围着观赏一个白玉雕像,从不同的角度,就看到不同的形象,自然是有不同的感受,或者想法。”
    “那我想想……我说了啊!”宋怀柔道。
    “说吧!”刘佩萱道。
    “这‘石头汤’的石头是神来之笔,正如刚才阿宏说的,只是一个噱头,或者是吸引富人提供食材的伎俩。”宋怀柔一边说,一边斟酌,“如果没了这块石头,就是缺乏这个吸引人的噱头,那么,那名流浪汉直接向那富人请求一口热饭,还是含有荤菜的热饭,打个比方,就是到了别人家中喧宾夺主,只怕是惹人生厌,怎么会有好结果呢?”
    “所以说,这流浪汉肯定是懂得人情世故呢!”刘佩萱略顿了顿,“只是为何当了流浪汉呢?”
    “只是一个小故事,何必较真呢?”王宸道。
    “不管怎么样,那流浪汉深谙人心呢!”宋怀柔道。
    “既然深谙人心,那就是一个精明的人啊,有这八面玲珑的本事,竟然当了流浪汉,哎,还真有点暴殄天物的意思啊!”刘佩萱道。
    “阿萱,你用错成语了吧?这‘暴殄天物’不是这般用啊!”王宸提醒道。
    “好,阿宸,你能用哪个成语来说明一个人没将他的才能用在该用的地方呢?”刘佩萱道。
    “我……一时想不到。”王宸道。
    “一个人有才华的话,就应该用到恰当的地方,就像好钢使在刀刃上。”宋怀柔道。
    “好钢使在刀刃上,说得不错!不过,这是一句俗语,不是成语。”王宸道。
    “物尽其用,各得其所。”邢振宏道。
    “对!就是各得其所!每个人,或者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王宸道。
    “还是阿宏厉害啊!”刘佩萱伸出大拇指,“四个字,定乾坤!”
    “不就是一个成语么?”邢振宏摇了摇头,“想到了就是想到,就算是想不起来,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啊!”
    “此言差矣!”王宸瞧向邢振宏,“阿宏,你这个成语算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
    “不就是阿萱问你一个问题么?这就算是燃眉之急么?”邢振宏道。
    “学问上的问题,在读书人的心目中,就算是燃眉之急。”王宸道。
    “学问上的问题,可不只是成语俗语之类,还有很多呢!”刘佩萱道。
    “譬如,为人处世。”邢振宏道。
    “为人处世,圆滑得体,可不容易呢!”王宸道。
    “我知道为人处世确实是不容易。对了,有句话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刘佩萱道。
    “这也是老人家常说的话,肯定是有些道理。”邢振宏道。
    “道理就是这样,听着顺耳,做得到却是很难。”宋怀柔道。
    “哎,柔儿,你说的话咋像迎面泼冷水呢?”刘佩萱道。
    “柔儿也说得对啊!”王宸瞧着刘佩萱,“阿萱,难道你做到了么?”
    “暂时还没呢!”刘佩萱捧着木碗,“所以,为人处世这件事,是那个……嗯,路漫漫其修远兮!”
    “连《离骚》也拿来当挡箭牌啦!”王宸笑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离骚》的千古名句。人的一生,就是短短几十年,浑浑噩噩也是一生,清醒通透也是一生。”宋怀柔道。
    “既然身为读书人,还用得着选择么?自然是选择清醒通透的一生。”刘佩萱道。
    “嗯。作为一个读书人,见识过书卷的力量,领略过文墨的风采,怎么会选择回头路呢?所以呢,虽说是二选一,其中只有一条路是可选的。”王宸道。
    “阿宸,其实你刚开始时,可以选择第一条路。”刘佩萱道。
    “书山有路勤为径,从我决定读书那一刻起,我就不怕读书的苦。就算苦,我也是甘之如饴。”王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