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卖祖求荣——朱由检!
作者:乖巧滴小啾啾   大明崇祯:朕能召唤祖宗很合理吧最新章节     
    奉天殿中寂静无声。
    朱元璋看着眼前,叩拜着身穿龙袍的男人,脸色黑如煤炭,粗壮的喘息声中缓缓吐出一个字:
    “杀!”
    暗地里蠢蠢欲动的锦衣卫们,当场扑了过来,刀刃寒芒近在咫尺!
    嗡!
    一道轻响,奉天殿中只剩三人。
    朱由检启动【小结界】,隔开了除朱元璋朱标之外的所有人。
    看着惊骇的两人,他也面露苦笑,【时空行走】锁定的目标是穿龙袍的人,没想到直接降落在太子身边了。
    他一时着急竟然忘了明朝崇火,穿火红五爪龙袍的才是朱元璋。
    而且朱标也是龙袍,只不过是四爪龙袍。
    “此界隔绝于世。”
    朱由检站起来,恭敬拱手道:“太祖爷想来是相信了。”
    朱元璋心中大震,有此威能,倒不至于上赶着认他为祖宗,沉声道:“你是咱哪一代子孙。”
    “太祖爷,孙儿名为朱由检,是您第十一世孙,也是大明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连忙回道。
    朱由检?
    见到如此超乎寻常的一幕,朱元璋尚能保持镇定,压下心中波浪,沉声问道:“标儿,把咱给你排的字辈给咱念一遍。”
    朱元璋取名以金木水火土为主,例如儿子辈的朱标,朱棣,朱樉名字皆带有木;孙子辈的朱允炆,朱高炽名字带火,重孙朱瞻基,朱瞻垍带土以此类推。
    而字辈是朱元璋特意给子嗣编排的诗句,用于名中第二个字,每一位儿子都有二十个字且不重复,到最后共有五百个不重复的字辈,以彰显他老朱有文化。
    朱标醇厚的嗓音缓缓吐出:“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这其中,可有哪一代是‘由’字啊。”朱元璋平静道。
    朱标苦笑一声,对着老爹说道:“可是父皇给四弟排的字辈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
    虽然朱由检并没有跟他说太多,但以朱标的聪明才智,单听名字就能隐隐猜到一二。
    奉天殿再次陷入寂静。
    “这么说,在后世出了意外,老四那一脉成了嫡系。”朱元璋表情微变,对这个结果并没有太多意外,虽然他嫡系观念极重,但至少大明还姓朱。
    此刻他心中已经信了,朱元璋并非无神论者,或者说古代根本就没有无神论者,他自己知道这一路起义到最后称帝,中间本来就发生了许多无法理解的事情,在他看来那都是上天在眷顾。
    更别说,这个号称大明第十六帝的祖孙子一挥手就让数十锦衣卫当场消失,如此手段,岂非神迹!
    后世子孙居然成神仙了,朱元璋老脸还是面无表情,暗地里却打起了主意。
    他想知道,修仙有年龄要求吗,如果没有,能不能看一看咱这把老骨头,资质怎么样!
    这对一位帝王来说,修仙长生无疑是最致命的诱惑,以至于朱元璋下意识忽略了这位祖孙儿一副狼狈的模样。
    朱标皱着眉问道:“由检啊,你这一身是怎么回事。”
    方才老朱叫的太快,他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召去了大殿。
    来了!
    诉苦是一门技术活!
    诉苦完不挨打,更是一种艺术!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大明,要没了!”
    “等会,别动手!太祖爷咱有话好好说!”
    朱元璋黑着脸,喘着气问道:“咱大明怎么要没了!”
    微操大师,诸臣误我!
    朱由检悲恸道:“回太祖爷的话,本朝年号崇祯,是为大明第十六个朝代,至我手中已国运凋零!”
    “彼时关外的建奴虎视眈眈,陕西闯贼攻下半壁江山,朝堂之上群魔乱舞,后辈无能,使我日月山河即将付之一炬!”
    “虽然偶得神通仙法,但一人之力亦难以挽大厦之将倾,只得厚颜前来洪武请太祖派兵助我平定叛乱!”
    朱元璋目光炯炯,注意力全都停在最后一句话:“你能带兵去崇祯朝?”
    “可以!”
    朱由检沉吟片刻,时空行走没限制人数啊。
    没说就是能!
    朱元璋一拍手:“好,咱倒是要去亲眼见见……”
    您还去啊?
    这要到了崇祯,不得给我揍死?
    朱由检心虚的准备转移注意力,严肃拱手道:“太祖爷,其实刚才所说帝系问题,并非发生在后世,而是在十八年后就已更换。”
    “嗯?”朱元璋疑问。
    对不住了!
    我要开始卖祖求荣了!
    朱由检清了清嗓子,严肃道:“三十一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建文四年燕王朱棣老祖打着靖难的名号入京称帝,年号永乐……”
    “什么?!老四造反了?”
    “他哪来的狗胆!”
    朱元璋勃然大怒,猛然拍案而起,对着朱标怒吼道:“这个狗东西居然敢抢你的皇位,咱非得废了他不可!”
    “父皇息怒,据儿臣所知,四弟钟爱行军打仗,并没有争夺皇位的心思,其中定有变故。”
    朱标连忙安抚,这才把老爹按回去,接着疑惑问道:“不对,由检啊,为何是允炆继位?”
    “对啊,咱标儿称帝三十一年之后,还有嫡长孙雄英在前,嫡次孙允熥在后,怎会轮得到这个庶出的小子继承大业!”朱元璋恍然,急忙追问道。
    对于朱标称帝三十一年这个数,老朱还是很满意的。
    可对于朱允炆继位,他就很不满意了。
    朱由检眨了眨眼,感觉两位好像是误会了什么,解释道:“太祖爷,是您称帝三十一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而且皇长孙朱雄英于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薨逝,八岁而终,死后以皇嫡长孙视皇子,追封虞王,谥号为‘怀’,后世因此称之为‘虞怀王’!”
    “雄英……没熬过吗。”
    朱元璋脸上悲恸欲绝,酸涩难耐,朱标脸色苍白无力,满是痛心之色。
    此时朱雄英已然大病,于宫中静养,每日汤药不断,却不见好转,虽然两人心中早有准备,可在确认之后,仍难掩悲痛。
    朱雄英倾注了两人大量精力,虽然年岁尚小,却已通书达礼,身具明君风范,老朱寄大希望于他。
    却没想到……
    “等会!”
    “咱称帝三十一年?”
    朱元璋被这一连串的消息砸懵了,忽然反应过来,站起身,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问道:“咱称帝三十一年,为何直接到孙辈了,标儿呢,你朱标老祖呢!?”
    朱由检头皮发麻,说道:“朱标老祖于洪武二十五年,陕西视察归来后病逝……”
    轰!
    朱元璋身形晃了晃,双手按在御案上支撑着,根本没有听后面说了什么,激动的追问道:“太,太子因何病故?”
    他对于自己还剩十六年寿元,没有任何感觉,毕竟他今年已经五十五岁,十六年后七十一岁寿终在古代已经是极为长寿的存在了,并不难接受。
    可涉及到朱标的死,他宁愿眼前之人是神仙下凡,愚弄他而来,也不愿意接受以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
    “因背痈之疾外加过于勤政,身体与心理的压力过大留下了病根。”朱由检想了想道。
    朱元璋目光骤然凶厉:“太子可否是被人所害!”
    “朱标老祖之死,大概率是劳累过度,病症不过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朱由检顿了顿,补充道:“还有可能有曾经跳过河的原因,留下了病根。”
    朱标的死,受益面太窄了。
    朱元璋早就定下祖制,哪怕朱标死了皇位也只能上朱标子嗣的,跟藩王没有一丝关系!
    而百官正需要一位与皇帝相比,还算仁慈宽厚的太子,来给他们抵挡皇帝的怒火。
    唯一是受益人就是太子妃吕氏,朱元璋定然会来回调查无数次,若真是吕氏所为,是绝对藏不住的。
    即便要立朱允炆为太孙,
    也不妨碍吕氏会在喝水的时候被呛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