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现实问题很残酷
作者:开飞机的人   正德朱厚照为大明续命500年最新章节     
    土地兼并是个头痛的问题,这可是个超级地雷。
    古往今来,谁碰谁死,只有那么极个别的人,利用这个问题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但也是小心翼翼,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成的啦。
    特么的,去动他们地主阶级的奶酪,那是和整个世界作对了,屁股下的龙椅还坐的稳不?
    “哈哈哈哈哈!”
    站在太阳底下的朱厚照毫无征兆的大笑起来。
    穿越过来3个月时间,第一个念头是想治理黄河,第二个念头是绝灭蒙古草原人,第3个念头想动地主们的土地。
    这古代还有什么东西需要改进的,朕来想想,一起给他改变咯。
    天圆地方,给整成是圆形的,什么?圆的?这是异端邪说,烧死他就好。
    儒家当道,咱们给整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相信科学?什么?不信孔孟,不尊儒家?
    推翻干掉他,打入十八层地狱,让他永世不得超生。
    算了不想了。想起都会头皮发麻。
    朕不想当千古一帝。随便玩玩耍耍,过了这一辈子就行。
    朕现在有小丞,从此君王不早朝,反正原来早朝来的也少。
    朱厚照你应该是有雄心壮志的,不想做什么守成之君。
    向往自由,对命运作出了抗争,所以搬出紫禁城到了豹房居住,可惜遇人不淑,把自己给折进去了。
    崇拜的是太祖的杀伐果断,尊敬的是永乐大帝,想着能亲自带着骑兵,横扫八荒。
    所以就有了御驾亲征,兴州大捷。
    几万上10万人规模的交战,咱也杀死了鞑靼蒙古人16个不是?
    可我这个现代来的朱厚照,就真的只想搂着你老婆,混吃等死过这一生就行。
    “哈哈哈哈!”
    “走,去校场!”
    张永莫名其妙的跟在后头,这万岁爷昨天夜宿皇后娘娘那儿,什么事情这样开心?
    校场还是汗水混着喊杀声,激情热血的年轻人在为自己,为家人拼搏。
    “参见陛下!”
    刘全急忙过来行礼。
    “刘全,发一个紧急命令,现在开始新兵训练结束,进入考核期。你和1连2连的几个连长副连长,一刻钟之内制定好考核内容。”
    “立刻执行!”
    “是!”刘全大声回答。
    朱厚照在校场边缘慢慢的走着,做千古一帝也好,做混吃等死平平淡淡也好。
    什么都能缺,唯独不能缺钱和兵。
    钱倒是不着急,国库财政还能支撑,自己也有方法赚钱。
    兵也不用愁,就看今天这些人了。这些都是种子,一旦撒出去,将会遍地开花。
    伟人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其实想要做成上面所有的事情,只要你肯去做,还是能做到的。
    “万岁爷,万岁爷!”张永匆匆过来小声说道:“魏彬跪在那里晕倒了。”
    张永和魏彬很多年的老朋友了,因为扳倒刘瑾,2人站到了同一战线,成为了亲密的战友。
    大家都是太子东宫老人,而且这个人的胆子小为人但也厚重,还算讲义气。
    这晕倒也是张永给他出的主意。
    昨天傍晚发生的事情,事后张永派人告诉了魏彬,让他赶紧派人去处理好仁寿宫庄的事情。
    “废物东西。带他来这里的营房。”朱厚照骂了一句,不知道是在骂自己还是在骂魏彬!
    魏彬过来时精神不振,看起来有点萎靡,马上60岁的人了,还是显得文质彬彬。
    放后世也是帅老头一个,能迷倒不少的大妈。
    “奴婢参见万岁爷。”
    “奴婢该死!”
    “请万岁爷责罚!”
    朱厚照冷哼了一声,知道这魏彬是正德8虎里面难得寿终正寝的一个太监,而且活的年数也长到了嘉靖18年。
    死后的墓志铭也是由嘉靖朝的首辅夏言撰写,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张瓒书写,成国公朱希忠篆写。
    这个恩宠,荣耀可不低。
    夏言的正直,敢说那是鼎鼎有名。眼睛里见不得沙子的人,他来写墓志铭,对魏彬还尽是“好话”,说明魏彬不是一个奸令之人。
    武宗死后,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就要家里的兄弟把封的伯爵给辞了,官也辞了。
    见机行事快准狠。
    所以才活的长久,得善终。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小心翼翼。胆小谨慎之人。
    看昨天他的族人做派就知道,嚣张但不跋扈。
    朱厚照对他没有恶感。
    “跪了多久?”
    “回万岁爷的话,差不多2个时辰。”
    “还不是无药可救,起来说话吧。”
    “谢万岁爷。”魏彬这一刻悬着的心总算是放回肚子里了。
    “这皇庄是怎么一回事?都已经糜烂到这样的地步了吗?10税7?还要不要人活了?”
    朱厚照站在窗户前,看着外面,听着外面的呼喊声。
    士兵们为了能留着圣卫军,此轮考核就是决定命运的时刻,把吃奶的力气都使了出来。
    都在抗争。
    魏彬低头悄悄的看了看皇帝。
    这些事情他是从来不过问的,难道是因为昨天那一对兄妹里面的那个妹妹吗?
    根据皇帝以往的经历爱好,魏彬做了个符合实际的猜测。
    魏彬掏出一本账册递给了张永。
    朱厚照静静的翻看着。
    仁寿宫庄、清宁、未央宫庄的庄田都是以前的皇帝留下来的产业,有一万七千顷。
    继位之后1.2年之内就增建了七处皇庄,以后每年都有增加,陆续增至36处,累计占地达到了惊人的三万七千多顷。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皇帝的私人土地居然有这样多。
    5万5千顷,按照明朝的面积换算,“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
    一尺是32厘米,一亩就是620平方左右。
    当然明朝一顷可分为大亩(市亩)和小亩(公亩),一顷土地约15市亩,也就是100公亩。
    总之这个面积是很大很大的。
    皇帝要这样多的土地做什么?
    当然是上面的产出归自己,毕竟谁都想要一些体己的私房钱。
    尤其按照朱厚照以前的作风,去国库弄钱,估计他放不下这个面子,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身边不是有那些干儿子啥的,替他办事,弄皇庄赚点钱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