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孙权求国太,黄忠射妙才
作者:满地是菠萝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听闻了虞翻的建议,孙权颓然坐在了大椅上,眼角抽了抽。
    他想喝口茶,稳定一下情绪。
    伸手拿起茶杯,却因为颤抖得太厉害溅出了热水,烫得他直接将水杯摔在了地上。
    慌乱之色,溢于言表。
    众臣低头,下意识退后半步。
    孙权长出了一口气:
    再回想当初,以油锅相辱刘封,却反被人按在锅沿。
    人家没受辱,却成了自己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
    但好在那时还有挽回的余地,靠着妹妹的联姻维持了孙刘联盟。
    可现在……
    联魏袭蜀,大获全胜!
    杀死刘备,差点把蜀汉打灭了国,本打算灭了蜀汉便要在江南改元称帝。
    可最终,却得到了反噬。
    两个大都督,十几员忠勇部将,二十万兵马,三个月内全部损失殆尽。
    国力损失之大,比之蜀汉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要将无将,要兵无兵,要想保住江东,已无他法!
    貌似只有割地送质子才能请和了吗?
    孙权闭目沉思了一会,终究还有顾虑。
    “即便如此……”
    孙权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那刘封……他会同意吗?”
    “吴王……”
    诸葛瑾叹了一口气,宽慰道:“当今天下大势,三国鼎立,却是曹魏一家强大,孙刘两家孱弱,而经此一战,孙刘两家更是国力大损,无力独对曹魏,如果再互相讨伐,那笑到最后的必然是曹魏了。臣想……那刘封虽说恨我东吴,但其非短视之人,也当知孰轻孰重。孙刘联盟乃是两家唯一生存之道。”
    孙权无奈道:“话虽如此,可那刘封已被复仇所蒙蔽心智,一心想与孤为敌啊!”
    张昭想了想:“大王,可麻烦子瑜先生再去一趟刘封大营,将虞先生五条求和条件说与刘封,请其斟酌。这已经是咱们最大的诚意了。”
    “是啊,献出质子,还要孤给那刘备披麻戴孝……”孙权咬着牙,屈辱得泪水在眼中打转。
    “另外,国太那边还得大王前去劝说……”
    一提这事,孙权又是一阵恼火。
    自从吴国太听闻偷袭荆州之事,便不许他入府相见,并下了绝令,吴王若入府一步,她即自缢而亡。
    孙权心里没底:事到如今,她又怎能听自己的话?
    但没办法,国之危难之际!
    就算为了江东的百姓,他也要试一试!
    “备素袍!孤去请国太!”
    国太府门口,大门紧闭!
    孙权不敢贸然闯入,虽说不是亲生,但那毕竟是名义上的母亲。
    另一方面如果国太真因他入府而死,自己便犯了大不孝之罪。
    于是,他跪在吴国太的府门面前,哭喊着请求国太原谅。
    堂堂吴王,江东之主,万金之躯。
    如今便如罪臣一般跪在母亲的府门前,姿态放得够低了。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吴国太的耳朵里。
    对此,吴国太冷哼一声:“自作孽,不可活,便让他跪着去吧!”
    府门继续紧闭。
    但孙权了解母亲的性格,嘴硬心软,多有慈爱之心。
    当即下定决心,继续跪下去。
    “母亲,你若不出,孩儿便不吃不喝,跪到死也……”
    “母亲……”
    “孩儿已无亲长,便只剩母亲……”
    “孩儿错了,孩儿悔不当初!”
    “母亲,你要眼睁睁的看那刘封屠我扬州吗??”
    “母亲,母亲……”
    孙权一遍一遍的呼唤,涕泪交加,用情至深。
    甚至好几次都晕了过去。
    这期间,吴国太心痛不已!
    她恨孙权这个不肖子!
    倘若是她自己的亲生儿子,她说什么都不会原谅他。
    但毕竟这是亲生姐姐的儿子,自己的夫君的血脉。
    这一声“母亲”承载着太多亲情。
    而这个年纪的女人,除了“亲情”已经不剩什么了。
    她怎么能忍心让孙权活活饿死在自己的门口?
    孙权绝食的第三天,她命人打开了门,看着跪在地上,唇无血色,奄奄一息还在苦苦哀求的孙权。
    她冰冷的脸上终于动了一起恻隐。
    “我非为你,乃为你死去的父母也!!”
    孙权哭着下拜:“谢母亲……”
    ……
    搞定了吴国太,孙权总算放下了一块心石,接下来,要去劝夫人徐氏。
    孙权的正妻姓徐,但却不是王妃。
    他为何要劝徐氏?
    是因为现在长子孙登年幼,正在徐氏身旁抚养。
    而此女来历不凡。
    这位徐氏原本是吴郡陆尚的妻子,没错,就是陆逊同族。
    而陆尚随祖上守庐江时被孙策所杀。
    为了安抚吴郡陆氏,另因其父徐琨为孙坚报仇征黄祖而亡,孙权便娶了陆尚遗孀,徐琨之女徐氏为妻。
    你细品!
    而徐琨实则是孙权表兄,所以论血缘徐氏又相当于孙权的表侄女。
    有时正史比野史更野。
    而孙登其母卑贱,便被徐氏扶养。
    只是徐氏并无花容月貌,孙权有心将其休掉。
    可毕竟人家功臣之后,又家族庞大,你怎能说休便休?
    孙权也不与其同寝,便将就着过到现在。
    徐氏将孙登视若己出,现在八岁,如同亲生母子。
    这要好言相劝,把登儿送到刘封那里当质子,徐氏肯定不干啊?
    用硬的?
    也不妥!
    万一这女人真舍命护犊子,死在当场,孙权真也没法收场了。
    他想来想去,决定以培养历练为由,带儿子见见世面。
    这你总不能阻拦吧?
    可徐氏并不傻,猜到了孙权因何而来,说什么也不放孙登。
    孙权只好再次放下姿态,苦苦哀求。
    并立书保证,立孙登为世子。
    哀求了几天,徐氏终于心软了,放孙登与其同去。
    现在万事俱备。只等着诸葛瑾出使归来,完成和谈,再将孙登送给刘封为质。
    便可重新促成孙刘联盟。
    ……
    而另一边,曹操也得知了刘封大败陆逊消息。
    二十万吴军命丧夷陵,东吴国力骤降。
    曹营众将皆长出了一口气,同向陛下道喜。
    曹操却冷着脸,一言不发。
    因为就在一个月前,前线传来消息:凉州刺史,征西将军夏侯渊,入山伏击蜀汉鹿角军时,被黄忠埋伏,射杀当场!
    六路大军,竟无一路攻进益州。